第39章
碍眼的终于走了。
王嫂子和魏嫂子这才专心的吃鱼,对杨彩凤的厨艺真正是赞不绝口。
凭良心说,她们觉得杨彩凤败家也是可以原谅的。
自己就算有两斤油有两桶鱼,也绝对做不出这么美味的鱼。
又鲜又嫩又麻又鲜,吃起来太爽了。林班长很是感慨:可惜了,我们炊事班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就算你们有那厨艺也没有那家底儿。钱司务长道:叫花子的米是有颗数的,你以为嫂子做这两盆子的鱼不要点东西调料钱就不少呢,你啥也别想,省着点儿花。
嘿嘿,我就是说说。
鱼不贵,再不济让战友们下河去捉都行。
但是,油贵啊,调料贵啊,这些东西都是定量供应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这个炊事班长就算想给战友们改善一点伙食也没机会。
嫂子,你这厨艺真的可以去招待所当大厨。
黄政委道:在家里天天烧菜给老周吃真是埋没人才。
周明华......天天烧菜的人是我,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敢信!
招待所说现在不招大厨,等有机会再通知我。
人家明显是推辞的话,她就真信了呀
杨彩凤的回答让大家心里都是一声叹息。
从此以后周队媳妇的形象变了:厨艺好,心思简单,说直白一点,就是脑子不好使。
哪儿能看得出来呀
赵红桃都跑到她家里挑衅了,她还请人家吃鱼还说要给招待所写表扬信。
杨彩凤才不管那些呢,反正一顿鱼收买了周明华几个战友她就满意了。
聪明人是要懂得先经营人脉关系。
比如林班长,钱司务长,这些人以后都用得上。
当然,杨彩凤又将魏海和王建更是收服得服服贴贴的。
饭后还主动帮忙洗碗扫地。
干妈,下个星期天您又煮鱼吧,我们还打平伙。
魏海算是吃上瘾了,碗还没洗完就又安排上了。
贪嘴的样子确实和杨彩凤有得一拼,真不愧是她的干儿子。
下周不吃鱼,我们吃点别的。
魏海的贪嘴让杨彩凤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事儿。
吃什么
小龙虾,吃过没有
魏海和王建都摇头。
小龙虾长啥样啊
杨彩凤......看看,这军区大院的孩子就没有农村孩子玩得花。
我等会儿带你们去捉。
见几个大男人还在那里喝茶聊天侃大山,杨彩凤找到了新的助手。
捉鱼要下河,让周明华去干;捉鱼只是下田而已,八岁多的魏海和王建都行。
更何况,那位老乡说他犁田的时候龙虾往田坎上爬,她就在田坎上蹲守来个守株待兔。
杨彩凤带着两个干儿子提了水桶出了家属院。
走到香椿树边上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过了七八天了,香椿都长出新芽来了,再不吃就吃不上了。
干妈,你看啥
王建抬头看向那棵树:树上没有鸟窝啊
如果有鸟窝,早被他们霍霍了。
你们谁会爬树。
我们都会。
很好,这才是小孩子的天性。
爬上去帮我摘点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