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倒是见交警的几率挺高,江昭宁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十字路口、红绿灯下,穿着反光背心的不少。
可问题是,这些人只管车,不管人!
管得了你的车是不是压线、是不是超速、是不是违停,但管不了路上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出了治安案件,他们手一摊:对不起,不归我管。
他们是不管的,也没有这职责。
我说一个真事,这情况也很普遍。
两辆小车在路口蹭了,责任不大,事儿也不复杂。
两位车主吵了起来,越吵越凶。
旁边就站着个戴大檐帽的处理他们违章问题的交警,可两人当他不存在一样!
吵得最凶时,其中一位,当着交警的面,掏出手机就打110报警。
江昭宁的声音带着一丝荒诞的嘲讽:你们说,这是不是很滑稽
在他心里,在他这个普通老百姓的认知里,交警根本——不算是警察!
交警管不了他‘被欺负’的事,只有打110叫来的‘警察’才算!
江昭宁环视四人,加重语气道: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穿着警服、站在路中间指挥交通的这位,他——根本不算是警察!
或者说,他的职责范围,狭窄到只够管理汽车轮子!
这种割裂,这种资源的浪费和错位,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他的话音落下,小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每个人都在消化这番话带来的冲击和蕴含的巨大变革意向。
终于,赵永春打破了沉默,他放下手中把玩着的笔,语气带着谨慎的探询:江书记,你发现的问题切中要害。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吗江昭宁身体靠回椅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环视四人,斩钉截铁地说:很简单!改变这种割裂的、低效的、甚至引发群众认知混乱的制度!
打破警种壁垒,整合优化资源!
改变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落后模式,实行‘一警多能’!
让路面上的警力,真正成为既能管事又能管人、既能疏堵保畅又能维护治安、既能巡逻震慑又能及时处置的全能型警力!
一警多能刘世廷几乎是本能地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强烈的质疑和一丝压抑不住的不悦,江书记,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说改就能改的!
警务改革是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
你说的理想状态当然好,但现实是什么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警力
警力总数是受编制严格限制的!
如果真要实现您说的‘一警多能’,现有的交警人数根本不够用!起码要扩编一倍。
光是扩编这一项,编制从哪里来
县财政能不能负担得起这么多额外的警力
而且即使扩编了,他加重了语气,让交警去查处治安案件、处理纠纷矛盾、应对突发暴力事件专业训练够吗工作经验和心理承受力足够吗
刘世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这样搞下去,交警还是交警吗那不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