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大批粉丝站出来为他挺身辩护,直接把那群黑评怼得灰头土脸:
“你们这几根葱是什么人呀?也敢点评芦哲?你行你咋不飞呢?”
“同上,人家靠自己真金白银积累出来的财富,做点贡献社会的事儿怎么了?这种国家还没攻破的问题难道别人就不能试一试?一群只知道批评别人的败类也好意思跑来评论区发言?拉黑送你一份!”
尽管支持者众多,但仍有不少人为芦哲的选择感到担忧。
毕竟他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从投资到技术落地,完全是两码事!
要知道,即使夏国整体的航天能力位于全球前列,但在核心发动机方面仍与世界最先进水平有着不小差距。
发动机性能如何主要看推力大小,每个参数优化都不是简单的数学题,而是深奥的技术攻关课题,连国家都没有全部攻克,凭一个私营企业又能有多大的把握成功?
甚至在专业航天机构得知芦哲准备投资源红箭时,内部技术人员也摇头表示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在国家航天中心的会议上,
数十位资深专家聚在一处,每个人的脸上都不轻松。
并不是瞧不起芦哲这个人,恰恰相反,这些真正懂行的老专家都很看好他的能力和担当!
事实上,关于芦哲的名气,早在各大官方单位传遍,大家都觉得他值得尊敬。
可惜的是,金融和科研毕竟属于两个不同体系,彼此之间沟通不容易融合,但这并不妨碍所有人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听到芦哲打算投资收购濒临倒闭的红箭,大家一时之间都很困惑。
红箭面临的是技术难题啊!
这可不是靠砸钱就能解决的。如果有钱就能搞定,那还要科研人员干什么?
以前国家为了把发动机研制出来,连工资都不发,科研人员勒紧裤带咬牙坚持了十几年。
所以,
芦哲的做法,哪怕是一些真正的科学专家也不太能理解。
专家们都觉得这事风险不小,
网友们自然也跟着担心起来了。
对于外界的各种议论,芦哲根本不在乎。
他现在只等着一个电话。
十分钟后,
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
“您好,请问您是芦哲先生吗?”
“对,我就是。”
“哎呀!真是您!我是红箭科技现任董事长李威国。芦哲先生,您之前在微博上说的事是真的吗?”
“李董你好,我说过会全力用资金支持红箭。不过我不接受股权入股,具体原因......”
没等芦哲说完,对方急忙表态:“明白明白!我们完全尊重您的决定!要不是有您出面,咱们公司怕是已经破产清账了,这点我们都清楚,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