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芦哲大大什么都没说,但我觉得,这事一定就是他亲自带队搞的,说不定还是幕后主谋!你觉得他这一轮到底赚了多少呀?真的好奇死了!!!”
“这么大级别的做空,不得个一百亿起步?”
“我猜芦哥可能是合伙人角色,毕竟身价好像还没到那种地步吧,可能只是拿了技术咨询费,估计也有个五六十亿吧?”
不过,网友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一点是,
这次所有风浪、所有赌注都是芦哲独自一人扛下来的。
也因此,所有的收益也都装进了他的口袋。
现在的总资产已经悄无声息飙到了905亿!
如果这件事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都得震惊得合不拢嘴!
再来说郭嘉队那支20人的精英小队,
此时也是激动得不得了,
仿佛亲历了一场教科书级的金融战役!
在民行的数据分析室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虽说是20人团队,但欢呼的声音却像是几百人在喊一般热闹!
本来芦哲还想从中拨出一小笔奖金送给这些精英们表示感谢,
没想到大家都一致拒绝了。
“飞哥!这笔钱我们不能要!”
“对啊飞哥,咱们都是国家金融队伍的人,所做的事本来就和金钱无关,而且制度规定也不能接受这些!”
“谢谢你带我们完成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项目,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光凭这一点我都感到无比自豪!一辈子只要一次这样的经历就够满足了!”
数据室里的气氛一度达到高潮,有人甚至感动到说不出话来。
能在有生之年参与一场成功的狙击战,这无疑是每个金融从业者的梦寐以求的巅峰时刻。
这段记忆日后讲出来,都是牛得飞起的谈资!
没错,我就干过一票大的——做空低通!
一想起来都觉得骄傲!
唯一的遗憾是,
他们并不是芦哲的专属团队,这种刺激又伟大的合作今后也许很难再次出现了。
想到这里,大家的情绪虽然仍旧兴奋,但也多了一丝怅然。
再说说芦哲。
他知道过去几天这20位同仁为他的计划拼尽全力,
也打算适当表达心意,可无论是奖金还是礼物,他们全都婉言谢绝。
他后来想了想,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思。
他们本身就肩负保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使命,
对他们而言,钱财早已不是最重要的目标。
这点就好比那些科研老前辈们。
他们经常向国家申请经费,全是为了开展研究工作,而自己的收入其实并不高。
有一段广为人知的事例:
当初京剧大师登台演出的费用动辄几十根金条,月薪也有两千多元,别人并不会觉得嫉妒。
可那时国内顶尖的科学家一个月才拿30块工资!
两者对比相差极大。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认任何一边的价值。
京剧名家同样在危难时为国奉献大量财产,
事情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可以一概而论的。
只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
真正的英雄不一定站在聚光灯下,而是甘愿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想着,芦哲心中也升起了敬意。已经完成套利的芦哲,准备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