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独来独往的投资者对抗金融界混迹多年的老江湖队伍!
“说实话,芦哲才18岁,就算他打小就开始学投资,也不过就是18年而已。可是对面那些人每人至少30年的经验加起来就快600年了。这么一看,你们猜谁能胜出呢?”
“赌注已经摆出来了,如果芦哲输了,他就得退出投资圈子......我真心希望芦哲不要输,但是对手太强了,简直就像在游戏里单挑9个人啊,不仅如此,就连各种野怪都在帮他忙一样!我觉得情况很危险,挺为他担忧的......”
“对方那伙儿真是无耻到极点,我都没想到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不对,是有一群这样的货色!”
“哈,你们思考过没有,好比智商普通的人加在一起也没法跟一个天才比。在我看来,芦哲就像是那个唯一的天才,他必定会胜利!真希望看那些老教授写一本二十万字烂大街的小说!”
“哈哈,太有意思了吧!这简直是超级爽文!老头们加油啊,千万别像某些作者一样写着写着就弃坑啦!”
“好戏就要开场了,我要赶紧去民行官博蹲点看结果!”
而另一边。
郭嘉团队的重要讨论会也已接近尾声,现在就剩下整理总结了。
虽然许多人看过芦哲的建议后对其它意见不再感兴趣,但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心,其他人提交的想法也被逐一审议了一遍。
到了这个阶段,
所有值得考虑的投资选项都已被评估并评分。
总共筛选出了130个项目,并且有87名专家给出了建议。
在芦哲建议中的三个项目与其他教授推荐的一样,这就跟四选一的选择题类似,重复也是常事。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芦哲给出的观点更像是正确答案的直接指导,按此思路推导更容易找出最优解。
相较之下,其他教授的意见却含糊其辞,有时甚至误导了整个分析小组!
经过郭嘉团队再次验证后,
高下立现。
排在最前面七个位置的名字全是芦哲。
现场每一位财经精英看到屏幕上显示前七名全是他时,都露出了敬仰之色。
一位工作人员激动地说:“简直不敢相信,感觉像是自己拿下了全部名次似的。”
“确实啊,这七大方案会给郭嘉带来多少回报啊?”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所有人一致认同芦哲的回答,好像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一般,让人信心满满。
通常,一次会议会确定大约二三十个投资项目以分散风险,也就是说不能把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很有必要用来防备不确定因素的方法。而现在。
胡荣站在台上,在认可了大家整整两天的努力之后,开始深思起来。
虽然所有人都已经累得不行,但对精算会议的这个部分却是格外重视,立刻聚精会神起来。
这个部分就是最后拍板!
考试考完了,答案也核对好了,剩下的就是给一个最终的成绩了。
“就选这七个吗?”
胡荣自言自语,同时也是在征询意见。
他确实是唯一的决策者,但他知道台下有些人的金融才能可能比自己还强。加上接下来的决定至关重要,所以他还需要听听在场人的看法。
此时,现场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的事,变得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