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好!林峰也不再矫情,但我一个人不行。我需要人手,绝对服从指挥的人手!我还要王贵祥师傅他们几个老铁匠,二十四小时听我调遣!还有......我需要苏玉同志的帮助。
他的目光转向苏玉,眼神诚恳:苏玉同志,我只懂一些土办法,很多理论上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但在计算弹道、材料应力这些方面,我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有系统的辅助,林峰其实根本不需要苏玉的辅助。
而他这么说的目的一是让苏玉有参与感,不管怎么说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二来,要是上面追问下来,他在用祖传秘方忽悠估计会大打折扣,这时候拉上苏玉这样一位专业对口留洋回来的专家参与进来,怀疑度会减少很多。
苏玉没想到林峰会点自己的名,她微微一愣,随即脸颊有些发热,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没问题!这是我的荣幸!
她心中充满了激动。
能够亲身参与到一支全新武器的诞生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军工专家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她也想借此机会,彻底搞清楚,这个林峰脑子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李云龙当即拍板,连夜把老修械所的所有家当都搬到了新建的修械所。
不为别的,就为那里地方更大,更能施展开手脚,速度更快!
第二天李云龙也是说到做到,半个团的战士出动,硬是把独立团积攒了数年的家底——上百支破旧不堪、锈迹斑斑的报废枪支,全都搬到了新修械所的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整个修械所,彻底变成了林峰的独立王国。
白天,锻造炉的火光冲天,将整个厂房映得一片通红。
王贵祥带着几个徒弟,赤着膀子,抡着大锤,按照林峰画出的草图,将一根根从旧枪管上截下的钢材,烧红,锻打,再烧红,再锻打......汗水顺着他们古铜色的脊背流下,在炙热的地面上蒸腾起一阵白烟。
夜晚,厂房里则点起了十几盏马灯,亮如白昼。
林峰和苏玉并肩站在一起,面前的桌子上铺满了各种草图和数据。
这里的膛线缠距,如果设定为240毫米,对于七九二尖头弹的弹道稳定性是最好的。苏玉拿着铅笔,在一张烟盒纸的背面飞快地计算着。
不行,林峰摇了摇头,我们的加工精度达不到。缠距太小,对枪管内壁的光洁度要求太高,稍有瑕疵就会导致挂铜,影响寿命。我们把它放宽到260毫米,牺牲一点极致的精度,换取更高的可靠性和制造可行性。
苏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林峰的思路。
她看着身边这个男人,他明明只是个铁匠,却总能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找到那个最完美的平衡点。
她现在对这个男人是越来越好奇了。
两人的头凑得很近,能闻到彼此身上汗水和机油混合的味道。
偶尔,手指不经意地碰到一起,又像触电一样飞快地缩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妙而紧张的气氛。
李云龙则像个监工头,背着手在外面转来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