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苏玉在来之前,孔捷已经给她打过预防针,说独立团条件艰苦,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她也想象过根据地的修械所会很简陋,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料。
这哪里是修械所,分明就是一个大号的铁匠铺子,而且还是快要倒闭的那种。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铁锈和一股说不清的怪味。
地上坑坑洼洼,散落着各种废铜烂铁。
角落里,一台锈迹斑斑、缺胳膊少腿的手摇钻床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旁边堆着几把大小不一的锤子、几把磨秃了的锉刀。
几个穿着油腻腻、破了洞的军装的老兵,正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
看到林峰带着一个陌生的女同志进来,都好奇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林技术员,这位是一个年纪稍长的老老兵,满脸油污,擦了擦手问道。
王师傅,我来介绍一下。林峰走上前,这位是苏玉同志,鲍曼技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旅部特派来协助我们工作的专家。他又转向苏玉,苏玉同志,这位是王贵祥王师傅,我们修械所的老把式了,一手打铁的好手艺。
苏玉礼貌地点了点头:王师傅好。
王贵祥有些局促地搓着手:苏专家好,苏专家好。俺们这儿,脏得很,乱得很,别嫌弃。
苏玉环顾四周,目光在那些简陋到堪称原始的工具和设备上停留了片刻。
她看到一个工人正用一个破风箱呼哧呼哧地给一个小土炉子鼓风,炉火熊熊,映红了他被汗水浸湿的脸。
另一个工人,正拿着一把大铁钳,从炉火中夹出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在一个破旧的铁砧上,抡起大锤,咣当咣当地砸着,火星四溅。
她想象不出,威力巨大的独立一式手榴弹,就是从这样的地方诞生的。
林峰同志,苏玉推了推眼镜,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你们平时就是在这里,用这些设备,制造‘独立一式’手榴弹的
林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点了点头:是的,苏玉同志。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因陋就简嘛。让您见笑了。
他指着不远处用黄泥和砖头垒起来的几个简易土灶台,上面架着几口大铁锅,锅里似乎还在熬煮着什么黑乎乎的东西,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那边是进行一些材料预处理的地方。这边,他又指向棚子底下相对干净一点的区域,那里摆着几张破旧的木桌,上面放着一些瓶瓶罐罐和零散的零件,是进行引信装配和部分精细加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