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时艺还不到16岁,同龄人的痛苦可能是高中的课程好难,她的烦恼却是:如何不出示身份证就能找到工作。
她在烈日下发传单、在超市门口促销、在仓库里搬货......
很多次,她脑中反复地想过一件事:我是不是在没苦硬吃
明明只要低头就能解决的事,低头就可以不用再吃苦了......
可她想要走自己选择的路,而不是父母给她指定的路,她不能低头,她要昂首挺胸地走向自由的未来。
想彻底不依靠父母,就必须从经济独立做起,那本该是她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面对的人生课题,不过是让她提前面对罢了。
她的命格可能就是这样,总是要比别人早几年面对更复杂的人生课题,可能就是揠苗助长人格吧。
时艺倔强地咬牙撑到现在,从一开始的彷徨无助、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到如今能完全支撑起自己的生活,甚至马上就能提前还清助学贷款了,她比自己规划的还要做得更好,算是超额完成人生KPI吧。
被生活千锤百炼,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磨练,那些打不倒她的,终将使她强大起来。
时艺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接受了没有童年、没有人爱的现实,却在认识秦玺以后一次又一次地意识到,被父母好好爱着的孩子,可以拥有怎样幸福的生活,可以怎样肆无忌惮地撒娇,可以养成多么天真的性格......
人和人之间不应该比较,因为比较会让她显得更悲惨。
同样是来世上走一遭,她为什么得多受那么多的考验
时艺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人,但也不妨碍她有脆弱的时刻。
之前你劝我读研,其实我不想继续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还欠着助学贷款,我想结束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刚决定不读了,就赚到足够的学费了。不过我也不后悔,如果我准备考研,就不会有时间写书,也就赚不到钱提前还贷款。世间事就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施赛楠一直隐约有点感觉,一个人的性格越坚韧,说明她遭遇过的难熬的时刻就越多,否则铸就不了那样的性格。
就如那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植物,人们夸奖它的生命力顽强,可是不顽强的话,它就死了呀。
从我高三那年离开家,已经快三年没回去过了,我的父母都很沉得住气,也没有跟我联系。上个学期,我妈突然主动打电话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告知我,研究生考回去读的话,他们可以考虑原谅我。时艺说到此处都笑了,三年没有联系,不关心我经历了什么、怎么活下来的,只是对我提条件。所以我坚决不要读研,而且我将来还要回去就业。我要以家族学历最低的人的身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个没读研的女儿,我要到他们面前去转着圈的丢人现眼......
施赛楠才知道时艺说的那句半文盲是什么意思,原来本科生在她的家族里就算是个半文盲。
她只要把研究生读完就是全家族的学历天花板了,而时艺就算是读完研究生也只满足了家族对学历的最低要求。同样的学历,换个环境,被认可度就成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亲情有一种很神秘的力量,哪怕时艺已经完全经济独立了,一点都不依靠父母,也决绝地三年没有跟家里联系,她还是会被妈妈一句话整到破防,重伤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