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王阿五短篇故事集 > 第一章

第一篇,我是谁
王阿五从生下来就有了一个名字叫王阿五
王阿五有了名字有了自己归属,可王阿五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
王阿五是个婴儿,每一次吮吸,都在成长,也好像在问我是谁
王阿五是村里孩童,是父母的孩子,是爷奶的孙子,唯独不是他自己。
王阿五上小学了,好像又有了新的意义,他成了学生,学习和成绩成了他的意义。
父母老师亲人总是在问:有没有好好学习,又考了多少分
这些不变的提问。
王阿五也对父母提出问题:学习为了什么
为了你自己,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好生活。
王阿五不明所以,不知道大人说的什么意思。
王阿五上课总是看向窗外的蝴蝶,精神跟着蝴蝶飞舞,在窗外翱翔。
王阿五的成绩并不好他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他不知道大人口中的大学是什么,好的生活又是什么。
王阿五班上有一个天才刘家乐每次考试都是满分第一。王阿五有一次问他:你这么努力学习是为了上大学吗
学习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王阿五口中重复道: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不懂得王阿五迷惑的看着刘家乐。
你认识花,才知道她是花,你认识字,才能看懂故事,我们认识的世界,决定了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王阿五更加迷惑。
玫瑰花在有些人眼中代表爱情,可是在药师眼中,它是一味药材。就像你,你是谁呢
我是王阿五啊。
你是王阿五吗在老师的认识中你是孩子,在父母眼中你是孩子,你真的是王阿五吗
王阿五更加迷惑。
直到一直到走入社会,结婚,王阿五才开始理解刘家乐的话。
我是谁,父母,老公,孩子,工人,路人
王阿五不明白他究竟是谁他好像在这样称呼中失去了自己,也好像在这样称呼中找到了自己。
我是谁父母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老师认知中的学生,流水线上的工人,孩子世界中的父亲,妻子眼中的老公,这一个个称呼中王阿五中失去了自己,也在这一个个称呼中证明自己存在。
因认知而存在,因存在而认知,我是谁就像用花证花,用存在去问认知,可是每个人的认知永远不同,永远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花就在那里,无需证明。
一步自己,一岁一流年,何须证明我是我,我本就在。
第二篇,神的庇佑
神的保佑
王阿五登临神位前,曾立下宏愿:若得神格,必护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令众生饱足欢颜。
神诺既成。第一年,神力所至,沃野千里,仓廪堆金。凡尘欢腾,感恩之声直达云霄。王阿五俯瞰人间烟火,心中暖意融融。
第二年,丰收依旧,颗粒归仓。人们的笑容却似蒙尘的明珠,光芒减半。颂祷之声稀落,神坛前的香火也淡了几分。
十年、二十年……岁月如流。丰收,已成了大地刻板的年轮,成了呼吸般理所当然的空气。田野里沉甸甸的穗浪,再也激不起心湖的涟漪。邻舍皆丰,户户皆足,那曾经盈满胸腔的丰之喜悦,竟在无差别的富足中悄然蒸发,化作了日复一日的平淡咀嚼。
王阿五立于云端,困惑如浓雾笼罩心间。神力所赐的丰饶明明触手可及,为何人心深处那片名为喜悦的田地,却日渐荒芜他化身为寻常老农,走向田埂间一位满面风霜、沉默劳作的老者。
老丈,神祇的声音带着凡尘的疑惑,我见年年丰收,粒米满仓,为何人们的脸上,再无当年那般真切的欢欣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浑浊的眼望向无垠的金色田野,又缓缓扫过远处相似的村庄。他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一丝洞悉世情的苦笑,声音沙哑却如金石坠地:
人啊,神君,他们的欢喜,常常不是来自‘拥有’本身,而是来自‘比昨日多’的满足,或是‘比旁人足’的得意。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滴也觉甜;若日日饮琼浆,蜜也成淡水。
这满地的粮食,若只是自家的仓廪独满,或许还能激起几分窃喜;可当四野八乡皆如此,这‘丰’便成了寻常底色,失了‘收’的惊喜,也熄了心头那簇因‘得’而燃的火苗。
王阿五如遭雷击,怔立当场。老者的话语剥开了繁华的表象,直刺人心的幽微:
岂止是这丰收啊,神君。
这人间情爱,不也如出一辙
一人日日为你洗手作羹汤,嘘寒问暖,起初是蜜糖,久了便成了呼吸般自然。那点滴付出,反被视作天经地义,心湖难再起波澜。
可若有一日,这付出忽而断绝,或是旁人偶然递来一颗甜枣,那瞬间的‘得’或‘失’带来的强烈落差,竟能比经年累月的‘有’,更让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世人追逐的,往往并非那‘物’或‘情’的本真滋味,而是得失起伏间,那如烟花般短暂炸裂的‘多巴胺’——那因‘比较’而产生的强烈刺激。
云端的王阿五,神心震颤。他俯瞰着这片由他亲手织就的丰饶大地,终于彻悟:
真正的保佑,并非永无止境地填满仓廪,满足那永不满足的比较之欲。
真正的福祉,在于唤醒人心深处那份自足的智慧,那份珍惜当下所有的能力。
当人们学会——
爱这丰收本身,而非它是否多于旁人;
珍视那日常的付出,而非等待戏剧般的惊喜;
以内在的丰盈为根基,而非永远向外索求落差带来的刺激……
那时,爱便在每一个平凡的此刻具足圆满。
无需祈求神佛额外的恩典,
人间烟火里,自有永恒不灭的喜悦微光。
第三篇,吃下最后安逸的勇气
开始,当王阿五活在与世隔绝的净土,不过是在吃着前人留下的蜜饯,那蜜饯十分甜蜜,也藏着名为安逸的剧毒。
结尾,当王阿五吃下最后一块名为安逸的糕点,能否把糕点化做动力,把安逸化积累,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去攀爬属于自己的珠峰。
还是在安逸中腐朽,逃避世界上一切的联系,做一只溺死在水中的鱼。
第四篇,花于泥
我从不歌颂尘世,也不反对尘世,因为我是尘世里的泥土,因为我本就是尘世,但是我的思想超越尘世成为在天空上竖立的星辰。
我即是花,我又是土,因为我即是土地本身又是土地上生长的花朵,土地上开出的花是我,人们脚下的泥土亦是我,在泥土中生长,在土地上绽放。
第五篇,有无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得到即是得到,失去即是失去。
以得之心可生千般力,以空之心可渡万般有无,可得,可失,不可尽得,不可尽失。
尽得如同伸出手去抓未得到的东西,把它们拿到手中,一样接着一样,想要把人生填满,可是欲望不过无法填满的沟壑
所有所得如镜花水月一样美好,得到后又会被立即戳破,戳破后又想更美好的镜花水月。
尽失,对什么都不要,对什么都不求,只活在自己一片空虚的精神世界里。
可是世界是相互的,王阿五放弃道,道也放弃了王阿五。
就如同人间是千灯互照的网,你投我以火,我方能还你以光
逃避如同自熄灯盏,黑暗便成了王阿五唯一的回响。
不得就如同王阿五种地次次无收,日久觉种地不可为,饿死在田地之间。
不失,没有失去之心就会被所得所困,就如同害怕自己受到伤害,不敢上路。
直面有无,不加得失于心间,于得得于得得,于失失于失失,世界就各种烦恼,就如同无尘之尘,无忧之忧,自然消散。
第六篇,得于舍
少年执木棍,便敢斩春风、裂秋霜,无剑之剑,自有江湖在掌心;
成年负行囊,见尽千山月、众生相,有心寻心,反失心于路上。
何为得
木棍空握时,天地已在怀——
从未因无剑弃侠心,无得,恰是大得。
何为舍
仰首见孤月,俯身拾寒衣——
舍九霄玉魄,暖一身风尘,未曾失,因从未得。
少年不识得舍,木锋破长空;
中年自囚得失,望楼生怅惘。
得如春茧自缚,失似秋叶障目。
鸟不栖林,方知天无界;
狼离群啸,始觉风自由;
无护无援,反得大自在身。
花谢秋风里,何曾问归期
春雨过旧冢,新红满故枝。
少年木棍斩春秋,心在青山外;
成年行囊渡尘海,身至彼岸,心留浪涛中。
我见花开,便见花灭;
我见年少,便见鬓雪。
无得无失,
舍即是得,
此心光明,万物正好。
第七篇,海鸥和天空
我看见海鸥在天空飞翔,我觉得天空属于自由的海鸥,可是我却忘了每一个自由的灵魂都搭乘海鸥在天空自由飞翔
海鸥若只剩下自由的天空,是否失去落脚的大地。自由从来不止天空和海鸥,海鸥在大地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起飞。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八篇,拥抱的勇气
当你拒绝拥抱别人时,别人也在拒绝拥抱你,所谓的安全距离,是人心与人心本就存在的距离,从来不是那个拒绝拥抱自己的灵魂。
当你终于有了在别人目光下,拥抱爱人(爱人这里既是自己也是别人)的勇气,怯懦者终于回归了属于自己的灵魂。
第九篇,对立统一
人应该向内求,还是向外求,应该求欲望,还是求无欲,多篇王阿五一直在追寻一个答案,我现在好像找到了一个答案。
向内求太空,向外求被裹挟,无欲者不知为何,有欲者被欲望掌控。世界从来不是向内求的世界,也不是向外求的世界,不是欲望的世界,不是无欲者的世界。
花落成泥,泥落成花,非有非无,不会有绝对的一,绝对的二。行路的道,诵经的佛,无情的魔,一切皆道,于我合和。
花,草,树,人,鸟,兽,一切的我观,合成更大的世界观。
我本世间我,世间本是我,一切皆道,于我合和,合而共和为之统一。
一切的自我观,行成的统一观,是花,是鸟,是我,是你,却从不是一一而一。是相对的是统一的,是你我碰到花的那一刻花的落下,是花落下那一刻种子的新生,是那无尽轮回中的自我观和于世界观。
第十篇,梦
我应该如何写梦,是人间一场大梦,还是一夜千重梦醒,醒后仍是人间。
不不不,梦在此心,不管人间梦,还是醉后,都由此心所化,此心所成。
心欲时,不提色相也生千般幻想,心不欲时,千般色相入吾身,也弹指可破。
所以梦是千般幻想吗梦是弹指破碎的虚空吗
不不不,梦是此心,正如此心真实,生千念可得,弹指破后可失。
梦可化天上飞鸟,地上行人,海中鱼,一切正如此心,正在此心,飞时可越九天,行时一步一山,堕时溺死在水中。
梦正如心脏每一次跳动,从未停止,却经事杀,人杀,己杀,散落,在儿时的模糊的记忆中,在夕阳下的诗歌中,在梦中的一幅画中。
折断了飞鸟的翅膀,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把游鱼放进池塘中,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囚禁在梦之外,心之外。
梦中的彩色铅笔,因各种原因选择放弃,不需要的珍贵项链,在万人追捧中,戴在了脖子上成了枷锁。
他们的心脏好像不再热烈,好像梦想很远很远,远的只能去少年的心里一见。
好似这不是人间,好似他的心不是他的,只是他们的心依旧在跳动,但是他们不敢去听,不敢去见,好像那是一种伤害。
去见自己,去见梦,别装睡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
梦就在那,正如此山,正如此水,从未改变,弹指破尽千重幻,唯见此心依旧在,仍在跳动,依旧热烈。
第十一篇,见落叶
王阿五是一个道士,曾向内求,修心却越修越空,观花开不开,观花落不落,空洞的好像可以容纳一切,其实却什么都没有,眼中无花,无人,无我,好像不曾存在。
有一天王阿五看树叶落下,突然心动了一下,想起道经所言,存无守有,顷刻而成。
王阿五好像化成了落叶随着它落地,发芽,长大,成为一片青叶,在枯黄,飘落,经过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
王阿五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于天地合一,我即是道,道即是我,而不是我即道,道就在我脚下。
王阿五彻底明白有无重来不是对立面,于发时发,于落时落合道而无为,正如此心,正如此天,正如此人。
王阿五写下
我得
得得与得得,我失
失失与失失
正如一叶秋叶飘落,曾也失曾也得
第十二篇,相内于相外求
当世界还有能杀死王阿五的剑,当那把剑斩落王阿五头颅那一刻,向内求不过是最大的虚像。
求别人的剑不要落下吗担心别人的剑不够快吗
当你还会被这个世界伤害时,所有的相内求都是帮助这个世界伤害自己。
所有的不在乎都在杀死真实的自己。
天冷人不会冷吗天热人不会热吗
中医说人是一个整体,人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于社会是一个整体,哪一个环节出错都会使人生病。
只向内求个人,失去自然,失去社会属性,就像以小我求大我。
太过在意别人会杀死自己,太过在意自己会伤害别人。
第十三篇,收获是心灵之泉,虚无是人心之墓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叫心脉受损,人为什么会心脉受损呢
因为一次次碰壁和失败,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就像心灵的种子想要发芽成长,可是只是钢铁铸成的壁阶,心种每一次失败,就会消散一份心气,于是不愿意在去发芽,把内心埋藏在土里,直到有一天在也找不见自己的心,认为自己本就无心,什么都不想做,陷入虚无和抑郁。
现在的抑郁症为什么这么多,因为打压式教育。家长的呵斥:你怎么打破了碗。
在孩子每次做事前心底都会出现一个声音:会不会做错。从而不敢向前。
教室里老师训斥着看向窗外的同学:外面有什么好看的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了以后才能找一个好工作。
孩子缩回了抓向窗外阳光的手,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任务。
当孩子长大从学校出来,以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次次找工作碰壁,一次次被领导训斥,拿着饱腹的薪水,做牛马的工作,此心还剩几何
心灵的种子无数次想发芽,也想成树也想成花,可一次次的打压失败,付出的心灵力量和回收的心灵之泉不成正比,心死了,心气散了。家人,社会,都还在叫着让他开花。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在看看你。
于是越来越多人抑郁,抑郁真的是个人问题吗还是这个世界让人变得抑郁
如何能使心气恢复
很简单收获,就像农民种地,到了收获季节能收获粮食,于是农民才会种地。
但凡心气高的人,都是一次次成功养出来的。
所以想要恢复心气,只要中彩票,升官,发财,心气立马能恢复。
农民在秋天收获自己种下的粮食,我们也要学会自己种下的种子并收获开出的果实。
有人说着不切实际,是的,所以自己给自己奖励,每做好一件事,奖励自己一杯奶茶,奖励自己一顿美食,奖励自己去旅游。
锻炼时记录每一分的力气增长,减肥时记录减下的每一克肉,看书时留下书中的句子带给自己的每一分震撼。
当回头时清醒的认识到,摔破的碗,刺破的血肉,不过是人生的成长,大声喊出:这是我的成长,不是我的过错。
当放学后,他看着心灵的蝴蝶在阳光下自由飞舞。
当领导的声音被质疑打破。
心灵的种子撕破了他的牢笼,在错误中,在阳光下,在反抗中,在脚下的土地生了根,破碎虚无。
第十四篇,以欲做舟渡苦海,纯心之念道不迷
王阿五有一个问题,人无欲可活吗
王阿五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个小孩从小就懒,长大了还在家里好吃懒做。有回爹妈要出门三天,给儿子做了个烧饼,又将饼中间挖个洞,套在孩子脖子上,临走嘱咐他说,饿了就低头咬一口。三天后爹妈回家,儿子还是饿死了,再看饼,只有前面有一个大缺口。
王阿五小时候只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懒,现在一想这个人不正是不欲的最高境界吗不欲生动一下就可得生,他却不求生不欲食,动一下就可饱腹,他却不求饱腹。其他的欲望更是没有。
所以没有欲望真的是超脱还是死路
人由心念起而生做事之心,由行而成天下之事。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累了歇歇,如果人连这样欲望都没有了还是人吗
求成功错了吗求名利错了吗没有错人心所求,人心所欲,正向那舟载着人前行,无所欲而不求,无所求而不往。
求成功,求名利本来没错,这是世间前行的舟,但是陷入名利和成功又会从一个苦海跌入另一片苦海。
欲望就像天黑了王阿五点燃了蜡烛,本没有错,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光,王阿五开始吧屋内的东西投掷进去燃烧,在到把屋子点燃,在到燃烧看到的一切,被欲望控制去吞噬一切。
王阿五听见身边的人又在攀比着在几星几星饭店吃饭,饭菜有多么豪华,又发了多少钱,王阿五吃着他的小笼包和着一碗撒汤,听着他们肚子化作欲望咕咕咕的无休止的做响。
当王阿五点燃的蜡烛化为了月亮载着世人行,当欲望燃起的大火把一切燃成荒芜。
第十五篇,农户
王阿五穿越了,成了一个农户。
王阿五是这个世界再小不过的小人物,倒下一个就会有另一个人接替,就像路边的野草,微不足道,割了一茬,还有另一茬。
春天随着春雨声嘀嗒嘀嗒地来了,王阿五就开始像一个老黄牛一样伺候着他拥有的十来亩地。可是哪怕是丰年,给媳妇买一根头绳也要掐着手指头算开销。可是王阿五还是尽他所能去帮助他人,帮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水,帮来不及收麦子的陈三收麦子……
日子终究还算过得去,在深秋的某一天村里平静被打破。一个大侠骑着骏马拿着利刃来到村里,杀掉了一个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王阿五却为他报了官。
可是官差带着侠客同样的剑而来,来的那一天被抓走的却是王阿五。举报王阿五的是王阿五曾经帮了不少次陈三。王阿五向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投去希冀的眼光,他们却不敢看王阿五的目光,唯唯诺诺地不敢说话。
王阿五成了杀人凶手,被关进大牢里,王阿五在大牢里,认识了李九,一个柴夫,在山上砍柴发现了尸体,被认为是凶手抓了起来。
半个月过去,王阿五被放了出去,家中的妻儿把家中能卖的都卖了,才把王阿五救了出去。出狱时王阿五听衙役一旁议论:都是穷鬼,榨不出几两油。
那个李九都半年了家里也没来人,我看就这几天给他拉菜市街口砍了算了。
回到家王阿五看着空荡的家,家里只剩下一把没有地可以种的种子,王阿五攥紧双手,又无力松开。
出来后王阿五才知道他被陈三举报,只是因为官差要村里交一个人交差,而陈三举报王阿五只是因为王阿五的地比他多了几块。
夜深了那个远近闻名侠客又来了,来杀王阿五这个冒犯他权威还活着的人,侠客一剑斩落了王阿五的头颅,头颅落下好像说着生死消,恩仇了的侠意,血滴从他的剑上落下,嘀嗒嘀嗒,像是江湖的回声。
王阿五的血染红了大地浸透了他藏在胸口的种子,第二年春天种子发芽,贫瘠的土地上长出血色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