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到了城里,沈清棠父女俩挑着布匹往市集走,沈小妹攥着沈清棠的衣角,眼睛东张西望,看什么都新鲜。
老位置旁边卖胭脂的摊主见了,笑着打招呼:好几天没见着你们了,总算来啦,这几日好些个人来问我你们家啥时候来卖布呢。
嗯,带了些新颜色。沈清棠麻利地把布摆好——绛红、翠绿、明黄、淡紫、淡粉,在晨光里摆成一片鲜亮的色带。
哟,这色真正!一个穿蓝布裙的妇人走过来,正是上次买蓝布的老顾客,我上次买的布做了件褂子,洗了三次,一点色没掉!
沈清棠笑着点头:婶子放心,我这布保准不掉色。
再给我来八尺红的,给我家丫头做件袄子。妇人道,再要五尺紫布。
好嘞,您稍等。沈清棠笑眯眯应下,麻溜裁布。
开张后,客人越来越多,都围在摊子前七嘴八舌地说着话。
有个婆子说:我邻居说你家布好,特地来看看,看着确实不错嘛。
沈清棠笑眯眯问,婶子有没有看中的
婆子哎哟一声,什么婶子啊,我都这把年纪了,你个小姑娘该喊我婆婆了。
沈清棠一副惊讶的模样,是吗,没看出来,我瞧着您跟我娘差不多大呢,还很年轻呀。
年轻什么呀,都快六十岁了。话是这么说,婆子却笑的合不拢嘴,你家的紫布咋卖的,我想买几尺回去做冬衣。
沈清棠笑眯眯道,一百二十五文一尺,婶子真有眼光,您皮肤白,这紫色啊最衬您了,穿起来保准好看。
行,给我来七尺。婆子被哄的心花怒放,当即便掏钱。
还有个年轻媳妇指着的布:我要八尺粉布,你家的粉可真好看,瞧着一点都不俗气,做成裙子肯定好看。
沈清棠忙着裁布、收钱,沈老大在旁帮忙卷布,手忙脚乱。
沈小妹看了一会儿,凑过来:姐姐,我帮你收钱。
会算账吗沈清棠记得沈明理曾经简单教过沈小妹算数,但教的不多,只涉及到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沈小妹点点头,姐姐,我会算的。
说完,她接过客人递来的银子,念叨着,这位姐姐要了十尺绿布,是一两二百五十文,姐姐给了二两银子,我找您七百五十文。
她速度很快的数出铜钱,递给顾客。
沈清棠有点惊讶。
小妹啥时候学会的算数
周围的顾客们见沈小妹算钱这么快,纷纷夸赞起来。
有个胖掌柜的逗她:我家只生了两个臭小子,一直想要个闺女,小姑娘,你要不要跟我回去我家开胭脂铺的,天天给你擦红脸蛋。
沈老大立马急了,那是他闺女!
他刚要说话,沈清棠笑着摆手:掌柜的说笑了,我们家虽然不富裕,可养闺女还是养得起的,可舍不得给人。
周围人都笑起来,摊子前更热闹了。
到日头偏午,沈清棠数了数,三匹布都卖空了,手里的银子沉甸甸的。
闺女,咱们上午赚了十五两。沈老大激动得声音发颤,一上午就赚了十五两!
沈清棠把银子塞进钱袋:爹,你看着摊子,我带小妹去买午饭,顺便逛逛。
沈小妹拉着她的手,一路蹦蹦跳跳。
看见捏糖人的,眼睛亮了亮,却没作声;路过玩具摊,盯着小木马看了会儿,也乖乖跟着走。
想要啥就说。沈清棠停下脚步,家里现在买得起。
沈小妹摇摇头:不要,姐姐赚钱辛苦。
路过书店时,沈小妹忽然停住脚,盯着门口摆的书挪不开眼。
沈清棠扫了一眼,发现是《三字经》。
她问,老板,这书怎么卖
两百文。老板笑道。
沈小妹扯了扯她的衣角,小声说:姐姐,咱不买,快走吧。
买,怎么不买,书是好东西。
正好来年要送小妹上学堂,她得在那之前给小妹好好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