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其实,他一进城,就被庄松送到了万府。
万府当家人,名唤万子光,和庄松是同一届科举,双双中了举人。
但两个人的命运不同,庄松选择教书育人,而万子光沉淀几年,终于一举高中,在外地做官。
万家实际管事的人,乃是万子光的母亲万老夫人。
当家人不在,如果不是庄毅名气太大,担心有人对他不利,庄松是不会劳烦万家的。
老夫人在前院正堂见客。
庄松引着庄毅,走到了前院。
是隆县的小案首吧,好孩子。
老夫人一眼就喜欢上这孩子,语气便很是热络:我听隆县来人说,一个九岁的孩童是案首,还不信,今日一见,倒是完全信了。
这话说的非常客气。
庄毅快步上前,朝老夫人施礼:承蒙老夫人关照,给晚辈一个可以读书休息的地方,晚辈感激不尽。
老夫人微笑的点头,接受了庄毅的道谢。
庄松这才开口:老夫人,晚辈就把他托付给贵府了,府试开始当天晚辈再来接他。
听出庄松不在这里住,老夫人认真道:前院有客房,本来就是留给客人住,贤侄可以住下,不用避嫌。
庄松笑道:老夫人一番美意,晚辈感激在心,但另有四名学子还在客栈里待着,他们的学业需要有人盯着。
老夫人愣了一下,怎么回事,庄毅的学业不需要有人盯着,还是说把他的学业托付给我
为了不耽误事,老夫人问道:那,毅哥儿的学业怎么办
他是个好孩子,学业不用操心,就是......爱吃爱喝,所以,要给老夫人添麻烦。庄松说着,从怀里掏出银锭。
老夫人摆手不要:一个小孩子能吃多少,即便是山珍海味,也不过一两个月而已。
庄松把银锭放桌上:这算是笔墨纸砚,毅哥儿喜欢看书写字,您多多担待。
这句话,反而让老夫人欢喜的不行,一个劲儿表示不用。
庄松眼看目的达到,推掉了老夫人留他吃饭的挽留,叮嘱庄毅几句,便告辞离开。
老夫人一边吩咐丫鬟,把庄毅的行囊搬进内院,一边牵着庄毅的手,亲自带他进内院。
小男孩嘛,不用顾忌男女大防,直接带进内院居住。
既能就近照顾,又方便监督学业。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
这个好处,也是老夫人的一块心病。
哦,老夫人的孙女,闺名万柔。
还和晚辈同岁,这真是巧了。
她不爱读书,不爱女红,只爱骑马、射箭,还有东游西逛。
把老夫人说的复述一遍,算是一种确认。
老夫人点点头:正是如此。
庄毅懂了,老夫人是想让自己当一个标靶,激励她孙女读书。
大户人家的儿女,和小门小户就是不同,很注重闺阁教育。
尽管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下一代。
既然看明白,就得投其所好。
老夫人,小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进了内院中堂,老夫人请庄毅在凳子上坐了,他才缓缓开口。

老夫人笑出声,很宽容地道:你这孩子真客气,我儿子和你的山长是同窗加同年,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啦,有话只管说。
听了您的话,小子以为,贵府小千金聪明伶俐,秀外慧中,不是您想的那样。
啊!
老夫人笑了:你这孩子,倒是会说好话哄我这老婆子。只是我那孙女什么德行,我心里有数。
庄毅抬起头,却一脸认真的道:小子以为,老夫人对小千金有偏见而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