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县试的第一场,叫做正场。
这一场的考题为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题目比较简单,考的是基本功。
庄毅看到木牌上的题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也是巧了。
自己上一世在书上就看过这些题目,还看过怎么破题。
第一题出自《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第二题出自《中庸》:道其不行矣夫。
四书文的题目早已抄在草稿上,而且庄毅学过,可以说信手拈来,所以一点都不急。
庄毅把注意力放在试帖诗上。
试帖诗的题目,是一句诗:惊雉逐鹰飞。
科举考试中试帖诗就是这样,题目都是摘自前朝诗人的一句诗甚至是一个典故,然后你就开始根据这句诗开始做试帖诗。
庄毅想起来了,这首诗出自《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写的应诏诗。
全诗:校猎长杨苑,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鸣笳河曲还。
试帖诗不需要你写有思想的东西,只要符合格式,最好是契合八股。
事实上,不用太费心于试帖诗。
县试最主要的是八股文!
看完所有试题,庄毅心中有数,把宣纸放在桌子一侧,用镇纸压住,从篮子里取出吃的,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吃了几口,感觉口干了,又拿出水壶喝了几口。
熟食、卤肉都被官差切开,庄毅用筷子夹起,细嚼慢咽。
吃了一些,感觉瞌睡,早上起来的太早,干脆躺在板凳上睡一会。
这一幕,落在其他考生眼里,充满了震惊。
坐在对面的考生,就看到了庄毅吃喝和睡觉,想起他就是那个年仅九岁就敢跑来县试的少年,不禁摇了摇头。
这个小子来的还是太早了。
他的年纪连千字文都未必背的明白。
就连没听说过庄毅的考生看见,都不禁摇了摇头。
庄毅对此一无所知,只在考场呼呼大睡。
反正考一天,他一点都不担心,时间会耗光。
想我辈算是读书之人,十年寒窗,却要和这样的人同场考试,即便是考中小三元,也会遗憾。
反而让这孩童引为谈资,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说当年和谁谁待在同一个考场。
能看到庄毅的考生,渐渐的,都有这个想法。
过了一个时辰。
庄毅醒了,活动了一下筋骨,感觉自己精神好了许多。
这时候开始研磨、蘸笔,在宣纸上开始写答案。
用的是馆阁体——这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字体,毫无风格,但整洁漂亮。
当然,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公平起见。
毕竟字体的变化,很容易被当成一种信号,传给阅卷人。
所以很多人跳出历史环境的指责,仔细一想,都是无的放矢。
写了半个时辰,就完成三道题。
不能提前离场的情况下,庄毅只好把卷子放在一边,不能有任何折叠。
然后,从篮子里拿出食物,继续吃,吃完睡。
全天有条不紊的庄毅,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吃饭的这个行为被对面的考生视为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