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科举的路上,有老书生很正常。
但庄毅有一种感觉,眼前的书生,不简单!
怎么说呢。
气质,完全不像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童生。
更像是久居上位者的霸气。
山长介绍道:毅儿,这位姓周,是本县的一位秀才。
秀才
大伯一副质疑的表情:姓周的秀才,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请问,这位兄台考过岁试吗面对质疑,老秀才微笑着反问。
岁试,是只有秀才才能参加的考核,每年一次。
一等拿国家补贴,四等一下受罚,六等淘汰。
大伯还没过童子试,自然没资格参加岁试。
被这么一问,大伯羞惭满面,拔腿就走。
山长和老秀才对视一笑。
接着,山长对庄毅道:毅儿,这位老先生学富五车,你跟他学习多有裨益。说着,扭头向老秀才:周公,他就交给您,请多多指教,千万不要对他客气。
你放心吧。老秀才点点头。
两个人互相行礼,山长就扬长而去,把庄毅留在这里。
庄毅一头雾水。
虽然自己很聪明,但不是神算子,做不到未卜先知。
老秀才目送庄松走远,再看向庄毅:小兄弟,我请客去酒楼,咱们边吃边聊。
酒楼还边吃边聊!
庄毅感到莫名其妙,一是因为自己年龄还小,去酒楼不合适;二是,总感觉被人盯着。
不会是文庙的人吧,庄毅在心里想。
面上还是恭敬的请老秀才在前面,到了喜庆楼。
名字俗,但菜不俗。
老秀才对这家酒楼了如指掌,一上桌,就点了一品黄铜锅子,外加荤素搭配的菜十三道。
庄毅光听名字都馋坏了,口水不觉的吞咽。
还是那句话,大雪天,配火锅,绝配!
不一会儿,小厮端来了一品黄铜锅子,锅子下面有一口炉子,用的是上等木炭,不冒烟不难闻。
锅中炖着薄如翼、晶莹剔透的肉,块状的白豆腐,以及在汤汁中翻腾的是酸菜。
哥儿,来,趁热!
在锅子汤汁最沸腾的时候,老秀才开口笑道:越烫越好吃!捞起一片五花肉,沾上蒜汁和香醋,一口吞下,满脸陶醉。
庄毅也不客气了,吃了口菜,嗯,味道真好。
不过也用不着陶醉。
正疑惑着,老秀才开口了。
哥儿,今年几岁
过了八月就是九岁,虚岁十岁。古代岁数算法很多,庄毅来了个全面回答。
老秀才似是感慨,似是欣赏的说道:我朝自开国以来,参加科举的老老小小,多到数不胜数,却从来没有一个似你这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来考童子试。
以前没有。庄毅笑道,现在有了,说不定将来还会有。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