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殿下亲启:
望殿下恕罪,先前对殿下说的大不敬之话,实数无奈之举。
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迟某一言,去听茶馆里那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来惭愧,那个故事正是出自于迟某的手笔,写的,不过是我与封将军的往事。
封常清这个人啊,说起来,其实已经死了好些年了。但他却像影子一般跟随着我,使我不得安生。我这个人生来眼盲,幼时因此被父母丢弃,幸而得师傅垂怜,捡回一条命来。师傅教我算卦,还教我如何以耳听物。那时我不懂的他为何要教我这些,后来我才明白,我这一切,都是为了遇见封常清。
师傅死后我凭借着算卦糊口,堪堪保住一条命来。我那时以为一生便可以这样糊涂的过下去,却没有想到,某一日街边为一个少年算的一卦,却赔进我全部的一生。
那个少年,就是封常清。
当年他还未被扣上谋反的罪名,正是战功赫赫的时候。我那时不知他的身份,凭借着周易,为他算出了龙困于野不得善终的卦象。本以为他会恼怒,我却未曾想过,这样的人居然会招我入了封家军。
我真是傻,跟在了这人身后,替他卖命。数十年间,我辅佐他打赢了大大小小的仗不计其数,因此为他赢得了白衣将军的名号。这哪是什么白衣将军,只不过是那个沉默寡言闷葫芦一般的封常清罢了。对我来说,世上只有一个封常清,没有什么封将军。
那些年真是快乐啊。虽然总是打仗,但是封常清惜兵如子,将士们也都听他的话。北蛮人不敢来犯,山海关也一片太平,我跟他常常在梨花树下喝酒,喝的醉醺醺的时候,他就会站在城墙上,沉默的眺望着远处的山河。
他不爱说话,我却能感受到他守护这片河山的决心。我微笑了,只是笑着笑着,我想起那个铜钱上的卦象,就突然止不住的心痛。
龙困于野,不得善终。
师傅在世时曾多次跟我说,天命不可违。但这一次我却不信,我想破这天命,想让封常清活下来,可后来的事实告诉我,我终究是失败了。
封常清队伍中有个叫程真的将士,虽为一个将领,却常常畏手畏脚,口中常常说着北蛮威风我等不可敌的话。每逢封常清提及此人,总会叹息此人难当大任。只是山海关需要用人之处太多,一时间只能如此。
封常清本想过几日重新提拔将士,谁知未等他有这个决定,北蛮军队突然来犯。
那一日夜晚,程真传来消息,说山海关叶松林中发现北蛮人踪迹。因担忧北蛮人来犯,为了百姓安全,夜里封常清起身,带着小队前去查勘。当时城中各处其他小队在巡逻,只有程真一人带领的队伍在休息中。于是,封常清命他前后接应,下达这个命令后,他便匆匆骑马而去。
谁知这一去,就是永别。
程真本来领命,在封常清前去勘察叶松林时,接应封常清及其小队。可谁能知道,在他骑马带人前往叶松林时,望见数千人的北蛮军队包围封将军时,并没有派人去城中报信,也没有上前支援,而且转身纵马离去。那天夜色沉沉如墨,他身后那个赤血丹心的封将军,苦苦撑了数时,竟未等到一个援军前来。因而,活活的惨死在叶松林,血流了好几里地。
程真回来,只说他到时封将军已死,北蛮军队众多,他寡不敌众,才逃了出来。其余的,他便一言不发,不肯再说一句。
没有人怀疑过这个漏洞百出的说词,除了我和余下的接受过封常清恩惠的数百名百姓。这些年,我费尽心思查明真相,最后终于从程真当年带兵小队的一个人中找到了证据。人真是虚妄啊,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说词,便可以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假象。难道真的没有人怀疑过用兵如神的封将军怎会如此草率若不是程真懦弱无能,若不是他那天夜里袖手旁观,封将军又怎么会死
更可笑的是,朝中从未有人派人查明真相。
荒唐啊,真是荒唐。究竟要做到什么地步,才能将这虚假的一切都撕破为何朝中无人重视为何举目望去,众人皆醉那高堂之上,真的有人会怜惜肝胆的臣子么那高高在上的人,为何一言不发!
从那时起,我便知晓了一切。原来封将军的性命对那些达官贵人来说也只是一文不值。所有人都昏庸的活在盛世的美梦中,而织造这场美梦的,是一个又一个如同程真那样,满口谎言的人。他们向圣上呈报虚假的消息,而千里之外,徒留我一人,在深夜里被阴影缠绕。
复仇的火焰无时无刻的不燃烧着我的灵魂,封常清死后,封家军被程真掌控,他一点一点除去对封常清忠心耿耿的将士,而我,只能看着,毫无办法。
因为我从未在他人面前露过面,我辅佐封常清时,只有我二人而已。
后来我无数次感叹这个举动为我带来的便利,我得以隐藏在山海关百姓中,静静的等待着一个时机。这个时机,能让我复仇,能让我把这个世道,重新改写!
我想要一个人,想要一个人,改变这昏庸的朝堂,改变所有的一切。
后来的事,殿下你也是知道的。
你临危受命,前来山海关时,我还不确定你是不是那个人。于是我三番五次刺探殿下您,刺探殿下您究竟是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我向您提出了向百姓征用军饷,您拒绝了时,我就知道,我该施行我这么多年的计划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收购火药,和剩下的那百十个还相信封常清的百姓一起。我有一个机会,但是能不能抓住还是个问题。我要殿下您信我,只是我想要一举成功罢了。
我从程真府上借着殿下您的名义偷走了城防图,借此交换了北蛮人那边的粮草来送给殿下。殿下现在知道了,估计会骂我的吧但是迟某已经无所谓了,骂我的从来少数,纵使殿下怎么看我,我也不在乎了。
粮草我给了殿下,城防图我给了北蛮人。我得到了北蛮人的信任,殿下得到了作战的军资。我假意投诚北蛮,不过是想为殿下铺路而已。先前对殿下所说的那些话,是为了激怒殿下将我囚禁起来,以获得北蛮人的信任。殿下若是不关押我,怕是北蛮人不肯轻易进军。更何况,我在山海关中也有暗手,就算殿下真的关押我,我也能从中脱身。
不知殿下有没有注意到,在殿下取得粮草时,山海关后门护城河里,有多名百姓凿冰钓鱼,其实那哪是钓鱼,不过是将包裹着油纸的火药埋放在冰洞里,等待着某一日,战争的开始。
若是北蛮人真的攻打山海关,那么我便会和这些剩余相信封常清的百姓一起,亲自纵马点燃冰下的火药,到那时,数千里冰面崩塌,相信殿下您借着此举,能大获全胜吧。
只不过真若是到了那时,我与殿下,怕也是缘尽于此了。
迟某一生,无愧百姓,,只愧对于封将军。数年前迟某未曾与封将军同死在一处,或许是天意要我复仇。迟某本可真的投诚于北蛮人,拿下程真。那日所说的话,未尝没有几分晦暗的心思。奈何封常清这人,对我影响过深。殿下一直记得他曾说过的海清河晏,山河靖安,迟某又何尝不是呢因此,不愿受封常清庇护多年的百姓,卷入战乱之中。
迟某前些年,还想手刃程真泄恨。见到殿下后却觉得,罢了。
殿下是第一个,让我看见封常清影子的人。
或许殿下并不知道吧,自从殿下信我之后,迟某就再也未曾做过封常清惨死的梦。这么多年了,我已经忘记了他的脸,却始终记得血海深仇。或许是那个少年将军留给我的太多了,以至于我不得不负重前行。因为他,我不信这世道。却因为殿下,我信了世道。
程真怕是在战乱中会逃窜他处,望殿下战胜北蛮后,将此人捉拿归案,还封常清一个清白之名。
如此,也不算辜负了我这些年的等待。
风大,殿下早日归京,迟某就先行一步了。
迟昀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