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苏燕宜点头,一脸钦佩状:老爷果然有勇有谋,可是......
可是什么
苏燕宜装作犯难的样子:既然是为我儿请命,妾身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忠贤自然是让苏燕宜有话快说。
苏燕宜一手按上了宋忠贤的心口,隔着锦衣轻轻摩挲宋忠贤的胸膛,轻声开口道:既是为咱们玉儿请命,老爷不如让宋玉跟着前去,等届时立了大功,再将我儿的功劳在圣上面前提及些许,也好名正言顺。
宋忠贤听罢,哈哈大笑,一手猛地抓住了苏燕宜在胸前不安分的小手:我夫人好算计!
第二日,天还未亮,宋府门前停下一辆青蓬马车,里头坐着的正是宋忠贤父子。
宋玉回想到刚才出门时看到这辆马车的场景,不起眼的青蓬马车在他这里简直称得上寒酸二字。
但是谁又能想到,待他掀帘而入后,又是另一番光景:车厢的内壁是柔软的羊绒毯子,可以隔绝沿途的喧嚣,但镂空的窗棂又有细沙罩着,日光可以透过增添情调,乌木座椅上是特制的狐皮软垫,可以缓解一路来的颠簸感。
除此之外,矮桌上摆放着燃着的檀香炉,顺着镂空的盖子散发出袅袅的清香,另外还摆有鎏金的茶具供二人饮茶品茗。
内里的考究和车外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宋玉不由得道:父亲为何要这般谨慎,特地将马车布置设计成此般模样,难道我们还怕山匪截道不成
您不是说,此次去武昌府的不单是您这个蝗灾巡查使,还有太医院的院判和御医,以及司农寺的几名官员随行,就这些加上也有七八人了。
宋玉又想到一行人起码要有四辆马车,难免引起沿途的匪患觊觎,不由得害怕起来:真有碰到了山匪,就八名锦衣卫能行吗
大周朝设了锦衣卫,主要直接听命于皇帝,用以监察百官,刑讯和缉拿,除此之外,皇帝还经常派锦衣卫跟随官员去到地方处理紧急事务。
马车外的正六品锦衣卫白户石友朋听到了这位御史大人公子的担忧,适时开口道:宋公子放心,我等在锦衣卫有些年数了,一路上定会保诸位无虞,全须全尾地回来。
石友朋是此次随行的八名锦衣卫中官职最大的,其他七个都是锦衣卫中无品级的校尉。
宋忠贤睨了宋玉一眼,掀开车帘朝石友朋赔笑:有劳石大人了,我等相信石大人和诸位弟兄的身手。
石友朋点头:不过还是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听闻武胜关一带山道狭窄,匪患频发,此次我们还是小心为好。
宋忠贤点头:还是多谢石大人。
二人寒暄过后,宋忠贤拉上了车帘。
宋玉见到宋忠贤待石友朋客气非常的模样,小声不解道:父亲堂堂三品大员,为何要看一个六品百户的脸色。
宋忠贤马上捂住了宋玉的嘴,轻声呵斥:你懂个屁,锦衣卫听圣上号令,此次去到武昌府,表面上你爹我是存巡查使,但锦衣卫可是有随时密奏圣上的特权!
眼神往马车外身穿飞鱼服、横跨高头大马的身影上瞟了一眼,宋忠贤告诫宋玉:你给我记住,在京城里,得罪了谁都不能得罪锦衣卫,知道了吗
宋玉点头,郑重地看向宋忠贤:知道。
因着蝗灾紧急,宋忠贤和宋玉一行人没有选择日程一月的水路,而是走了陆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