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穿越小说 > 史上第一祸害 > 第46章

第46章
二月初八,宋志明和一众举子在贡院外排起了长龙,依次经过检查进入考场。
大周朝的春闱共九天,分三场进行,一场三天。
和乡试的规矩一样,进了考场之后均不得外出,吃喝拉撒都在小小一方隔间里。
经过上次乡试的一番经历,宋志明已经有了经验,对考试的流程从容不迫。
宋志明攥着考篮,里面是茶叔给自己准备的干粮,穿过戒备森严的龙门,来到自己的号舍里。
接下来,他要在这里度过九天的时间。
号舍里有一块长木板,供学子休息用,上面还带着些许初春的寒意。
宋志明拿出考篮中的软垫,将其铺在木板上隔绝了淡淡的凉气。
击鼓声响起,宋志明展开誊写工整的试卷,仔细打量起了这次的试题。
四书五经的题目刚扫过两眼,宋志明心里便有了底。
他长舒一口气,《礼记》中的‘大同小康’、‘君子务本’,这都是他复习的重点,经史试题中竟然有八成他都涉猎到了!
这些宋志明近一个多月来反复研磨的重点早已经铭记于心,右手执起狼毫笔,他的脑海中马上想到了当朝《成康大典》的批注,又将程朱理学重组拆解,变成自己的话语,狼毫挥洒而下,字字浸润在纸张上,每一行都带着成竹在胸的力道。
看到策论部分,宋志明的双目更是亮了起来,他的指尖微微发颤,嘴角不禁扬出淡淡的微笑。
隔壁的号舍显然对于策论的题目不是很满意,传来哀嚎的声音。
怎么没有曾大家的古文
不是说孙大人最喜欢前朝曾大家的文章了吗
隔壁的学子痛心扼腕,丝丝叹气声在宋志明耳边不住响起。
远处的号房也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没有如大多数学子预料那般,原本以为会有大量的古文考据,没想到却变成了三道时政。
宋志明早有准备,他从考篮中拿出一小团棉花,搓成两个团状,分别塞进自己的耳朵里,这才接着专心致志奋笔疾书。
不远处,宋玉的号舍。
待宋玉勉强将四书五经部分作答完,他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看到策论的三道题目又是眼前一黑。
漕运淤塞整治边疆倭寇治理、藩王屯田要害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藩王屯田和边疆倭寇尚且可以作答一二,京城中的藩王近年来被圣上削得差不多了,这个照搬即可。
倭寇无非就是先打,打不过再求和罢了。
可这河道淤堵
他怎么知道河道淤堵怎么办
怎么和他押的题差了十万八千里
宋玉下意识咬上了手指甲,不住唉声叹气。
宋志明这边却又是另一幅光景。
果然,他的猜测没错,今年的会试和乡试一样,侧重民生,他只需要结合大周朝的实际状况加以自己脑中的蓝星治理蓝图,便可手到擒来。
执笔时,宋志明忽然又想起了班楼包厢中三两官员的扼腕叹息,元宵灯会上谜语摊子前学子的阵阵热议,街巷邻里间百姓对时事的怨怼,还有小五他们那般乞儿的困苦境况......
桩桩件件的事件直逼脑海,此次的会试策论,所指要害哪一个不指向这些方面
想到这,宋志明仿佛看到了大周朝的现在和未来,看到了他来到这个朝代立志科考入仕,不单单是为了打宋玉那帮人的脸,也是为了大周朝千千万万百姓的将来。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狼毫沾了沾砚台里的墨渍,挥笔写下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