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蹲在土豆田埂上第
N
次数幼苗时,突然被一片枯叶砸中脑袋。他盯着那片打着旋儿落地的叶子,又看了看地里参差不齐的绿芽,猛地一拍大腿:“我知道了!土豆长不好,是因为缺了精神滋养!”
这个顿悟来得如此突然,吓得旁边的蟋蟀都停了叫。他想起韩忠说过,村里的农妇给庄稼说话,收成会更好
——
那土豆这种
“有灵性的仙薯”,肯定得听歌声才能长得壮!
“对!就是音乐!”
公孙康蹦起来,差点踩坏刚冒头的土豆苗,“现代科学证明,声波能促进植物生长…
虽然我忘了是哪本书上看的,但肯定没错!”
他当即跑回府里,翻出父亲珍藏的《诗经》,对着土豆田的方向比划:“《关雎》太缠绵,不适合土豆这种硬汉作物;《战城南》太凶,会吓着幼苗…
得找个接地气的!”
最后,他敲定了自己改编的《土豆谣》,歌词简单粗暴:“土豆土豆,埋土就长,给你唱歌,结满筐筐!”
调子是他瞎编的,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在嚎叫。
韩忠路过书房,听见公子对着空气鬼哭狼嚎,吓得以为闹鬼,端着的茶水都洒了:“少东家,您这是…
给土豆提前哭丧呢?”
“懂什么!”
公孙康把歌词往他面前一摔,“这是声波增产计划!等丰收了,每颗土豆都得刻上我的名字!”
实施
“声波计划”
的第一晚,公孙康特意选了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他说这样
“土豆能更专注听歌声,不受月光干扰”,实则是怕被人看见笑话。
三更半夜,他揣着个小马扎溜出太守府,像个偷庄稼的贼摸到土豆田。地里的蟋蟀正唱得欢,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黑黢黢的田垄开唱:
“土豆土豆快发芽,长出叶子像小伞~”
第一句就跑调跑到天边,惊飞了田埂上的夜鸟。
“根茎粗壮埋地下,颗颗长得圆又大~”
他越唱越投入,手舞足蹈地对着泥土鞠躬,仿佛面前站着一群土豆听众,“明天给你们加肥料,今天先听我唱歌~”
歌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惊悚,时而尖锐如杀猪,时而低沉似牛吼。他自己却浑然不觉,唱到动情处,还掏出随身携带的土豆标本,对着它和声:“你说对不对?多听我的歌,肯定长得比你壮!”
此时,巡逻的士兵李四和王五正缩着脖子往前走。最近边境不太平,营里都在传有
“土豆精”
夜间作祟,专偷没长熟的土豆。
“王哥,你听…
那是不是鬼叫?”
李四的声音发颤,手里的长矛都快捏断了。
王五咽了口唾沫:“像…
像是被踩了的黄鼠狼…
不对,比那还难听!”
两人壮着胆子循声走去,借着微弱的星光,看见一个黑影在田里手舞足蹈,嘴里还念念有词。黑影猛地转身,月光恰好照在他脸上
——
正是他们那位总爱折腾的公孙公子!
“公…
公子?”
李四吓得差点跪下,“您半夜在这儿…
做法呢?”
公孙康被打断演唱,气得瞪眼睛:“什么做法!这是科学实验!声波促进生长懂不懂?”
他指着地里的土豆苗,“它们听得正入迷呢,被你们吓跑了!”
王五看着公子脚边歪歪扭扭的绿芽,突然觉得白天训练被独轮车撞都没这么吓人。
公孙康的
“夜间演唱会”
成了常态。每天三更,土豆田准时响起鬼哭狼嚎,吓得周边百姓以为闹鬼,纷纷往田边撒糯米。
巡逻队更是苦不堪言。李四和王五被派去
“保护公子安全”,实则是监视他别真把土豆吓枯萎了。
“今天公子加了新歌词:‘谁敢吃你我揍他,辽东土豆是我娃’…”
李四偷偷跟王五吐槽,“听得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王五往田埂边挪了挪:“昨晚他还给土豆讲笑话呢,说‘为什么土豆不喜欢游泳?因为怕变成土豆泥’…
我瞅着那苗都蔫了,怕是被冻着了。”
最离谱的是公孙康的
“互动环节”。他会蹲在地里,耳朵贴着泥土听动静,然后兴奋地大喊:“我听见了!它们在说‘再来一首’!”
吓得躲在树后的士兵差点喊救命。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小雨,公孙康非但不躲,反而顶着雨高歌,说是
“雨中演唱会更显诚意”。结果淋了场高烧,躺在床上还惦记:“没唱完的《丰收谣》,记得明天替我给土豆道歉…”
韩忠拿着退烧汤药进来时,正看见公子对着天花板唱:“土豆不怕雨来浇,喝饱水分长得高~”
老管家叹了口气,觉得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公孙康的
“声波计划”
实施半个月后,他拿着尺子去量土豆苗,突然欢呼起来:“长了!真的长了半寸!”
韩忠凑过去一看,发现那株
“长得最快”
的苗旁边,有个被踩扁的蚂蚁窝
——
分明是公子自己昨晚跺脚太用力,把土都压实了,显得苗高了些。
但公孙康不管这些,认定是歌声的功劳。他特意让人做了个
“声波增产记录板”,挂在田边:
·
3

15
日:演唱《土豆谣》三遍,幼苗平均增高
0.1
寸(疑似误差)
·
3

17
日:加唱《战城南》片段,有三株苗叶子发黄(可能是太激动)
·
3

20
日:雨中演唱会后,十株苗倒伏(推测是感动得鞠躬)
村民们路过田边,看见那块写满鬼话的木板,再听听半夜的狼嚎,都偷偷议论:“太守家公子怕是被土豆附了体,不然怎么对着泥巴唱歌?”
消息传到公孙度耳朵里时,他正在宴请乌桓使者。使者听闻辽东有
“夜间歌声驱邪保丰收”
的奇事,好奇地问:“公孙太守,贵地的巫师…
都这么爱唱跑调歌吗?”
公孙度的脸瞬间红得像煮熟的土豆,当场把公孙康从床上揪起来:“你要是再敢半夜去地里鬼叫,我就把你那破嗓子用土豆泥糊上!”
“爹!这是科学!”
公孙康挣扎着喊,“等秋收了,我给您用土豆摆个‘声波必胜’四个字!”
最终,公孙度拗不过他,只能下令:“唱歌可以,但得在白天唱,且不许跑调超过三个音!”
结果公孙康第二天一开口,连他家的大黄狗都吓得跳进了猪圈。
尽管反对声一片,公孙康的
“玄学实验”
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甚至发展出
“进阶版计划”:
·
晴天唱激昂的《冲锋谣》,说是
“给土豆注入阳刚之气”
·
阴天唱温柔的《细雨谣》,号称
“安抚作物情绪”
·
遇到虫害,就唱《驱虫歌》:“虫子虫子快走开,土豆有毒别来踩~”
结果虫子没赶走,倒把麻雀招来了
士兵们被派去
“旁听监督”,一个个听得表情扭曲。李四偷偷跟韩忠说:“公子唱得还不如炊事班的磨刀声好听,至少磨刀能吓唬老鼠。”
有天,公孙康正唱到高潮,突然发现地里多了几株长得特别壮的苗。他刚要欢呼,就看见张大胆从树后钻出来,手里还提着个空粪桶
——
原来是老兵们实在看不下去,偷偷给那片地多浇了粪水。
“这…
这是歌声加肥料的双重效果!”
公孙康愣了片刻,立马给自己找台阶,“证明我的理论完全正确!”
他转头对张大胆说,“明天起,你们也得学唱《土豆谣》,每人每天唱十遍,算军功!”
张大胆手里的粪桶
“哐当”
掉在地上,心想还不如去跟乌桓人拼命。
夕阳西下,公孙康又站在田埂上开唱,晚霞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活像个在地里作法的巫师。远处传来士兵们跑操的口号,和他跑调的歌声混在一起,构成了辽东最奇特的黄昏景象。
韩忠站在村口摇头:“少东家这哪是种土豆,分明是在给土豆找个乐子…
但愿这些仙薯真能听懂吧。”
他哪里知道,公孙康已经在琢磨下一个计划
——
给土豆听算盘声,说是
“能长得更圆,像算珠一样整齐”。
夜色渐浓,田埂上的歌声又准时响起,惊得月亮都躲进了云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辽东真能长出听过歌的土豆,只是不知道咬下去的时候,会不会带着点跑调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