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探龙涎井,对于夏宸而言,无疑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他不仅成功吸收了神秘的龙涎灵液,在体内种下了龙气道种,踏上了修炼之路,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界和心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一个在宫廷斗争中艰难求生的废柴皇子,而是开始以一个修炼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未来的道路。
他知道,那本手抄册子上记载的运朝之说,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而他体内这缕精纯的龙气,或许就是开启运朝力量的钥匙之一。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需要他一步步去验证和探索。
回到清凉殿后,夏宸并没有立刻显露出自己身体的巨大变化。他依旧每日病恹恹地待在殿内,只是精神比以前好了些,看书的时间也稍稍长了些。
福安则谨遵夏宸的嘱咐,对殿下身体的变化守口如瓶,只是在照顾夏宸起居时,眼中时常会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和敬畏。
而那份从龙涎井密室中带出来的、临摹的地图,则被夏宸不经意地夹在了一本普通的经史典籍之中,仿佛只是随手涂鸦的产物。他相信,如果小翠背后的人还在关注着清凉殿,他们迟早会发现这份意外的惊喜。
他要让对方知道,自己已经探查过龙涎井,但......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这种模糊的反馈,或许能让对方放松警惕,或者......引诱他们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时间在平静中悄然流逝。
半个月后,淑妃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在三司会审提交了如山铁证之后,皇帝夏允虽然没有明旨斥责四皇子夏昭,但其储位之路,已然彻底断绝。朝堂之上,曾经依附于四皇子的势力,也遭到了严厉的清洗和打压。
而太子夏启,则在这场风波中,不仅安然无恙,反而因为受人构陷、深明大义,赢得了皇帝更多的信任和倚重。东宫的地位,愈发稳固。
随着淑妃案的了结,笼罩在京城上空的紧张气氛,也渐渐消散。皇帝下令解除了对各位皇子的禁足令,宫廷内外,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
淑妃之死,以及四皇子的失势,打破了九龙夺嫡原有的平衡。空出来的权力真空,以及被压抑的野心,如同潜伏在深海中的暗流,随时可能再次汹涌而出,掀起新的惊涛骇浪。
禁足令解除的第三天,夏宸便迫不及待地再次前往文渊阁苦读。
他依旧是那副病弱好学的模样,只是这一次,文渊阁的官员和小吏们,在看向他时,眼神中除了以往的同情和轻视,似乎又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探究和敬畏。
毕竟,在淑妃案这场惊心动魄的漩涡中,这位九皇子虽然看似无关紧要,却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甚至还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这本身,就足以让一些有心人重新评估他的分量。
李若愚见到夏宸,态度比以往更加温和,甚至主动询问他病情恢复如何,并勉励他继续用功读书。
夏宸自然是感激涕零,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父皇和太子殿下的忠心以及对圣贤之道的向往。
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已经初见成效。至少在这些文官眼中,他已经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废柴,变成了一个值得同情且或许有点潜力的边缘人物。
而在苦读之余,夏宸也开始更加主动地利用文渊阁这个平台,去接触和筛选那些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人脉。
他不再仅仅局限于翻阅那些无人问津的故纸堆,而是开始有选择地向一些低级官员请教一些高深的问题,比如......关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关于祭祀礼仪的变迁,甚至......关于一些野史中记载的祥瑞与灾异。
这些问题,看似与他蒙学的水平不符,但配合他那副天真好问、不耻下问的姿态,倒也勉强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