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徐哲接过那函古籍,打开一看,眉头不由得微微蹙起。
这是一部明代刻本,但书页已然泛黄发脆,不少地方出现了虫蛀的孔洞,边缘处还有水渍和霉变的痕迹,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
更有一些书页,因为纸张酸化,轻轻一碰,便有碎屑剥落。
你所看到的,还算是保存相对完好的。沈振邦叹了口气,更严重者,早已书不成书,只剩一堆残页断简。
徐哲,你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先对这批古籍的年代、版本、以及文物价值,进行一次全面而精确的鉴定和分级。
哪些是亟待抢救的孤本善本,哪些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哪些可以暂缓处理,都需要你一一甄别出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徐哲郑重地点了点头:沈老太爷放心,小子定不负所托。
接下来的数日,徐哲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这座沈家秘藏的书库之中。
他每日天不亮便来到这里,直至深夜才在管家的再三催促下离开。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若是换了寻常的鉴定师,恐怕穷尽数年之功,也未必能理出头绪。
但徐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金手指——透视异能!
每当他拿起一卷古籍,双眼之中金光流转,那些看似复杂难辨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纸张的纤维结构、是竹纸、皮纸还是棉纸,一目了然。
墨迹的渗透层次、是松烟墨、油烟墨还是后世的化学墨,清晰可辨。
那些隐藏在书页夹层中的前人批注、被后人故意覆盖涂抹的题跋印章、甚至是某些书画作品中,作者最初的修改底稿,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更不用说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修补痕迹,或是后人刻意伪造添加的所谓名人藏印,在他的透视之下,更是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般醒目。
短短数日,他便已经将书库中近万册古籍,粗略地过了一遍,并按照其珍稀程度和破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标记。
沈振邦每日都会抽空过来查看进度,对于徐哲这神乎其技的鉴定能力,老太爷心中的震惊与欣赏,早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越发庆幸自己当初力排众议,将徐哲请来沈家的决定是何等明智。
这一日,徐哲正在整理一批明代中期的手抄孤本。
这些手抄本,内容多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野史笔记、地方志异,以及某些失意文人的诗词唱和,其文献价值极高。
当他拿起其中一卷抄录着某位明代藩王游记的残本时,目光突然微微一凝。
在他的透视视野中,这卷残本的某些特定页面,字里行间,竟然用一种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极其浅淡的特殊墨水,书写着一些细小如同蚊蝇的神秘符号和阿拉伯数字!
这些符号和数字,并非随意涂鸦,其排列方式和出现的位置,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规律性。
这是......密码徐哲心中一动。
他立刻将这几卷出现了神秘符号的游记残本,单独标记了出来,准备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隐隐感觉到,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历经数百年岁月而未曾被人发现的密码,很可能指向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某件不为人知的秘密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