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父皇,儿臣并不赞同几位大臣的意见。
只见五皇子忽然上前一步,与大臣们针锋相对。
五皇子!
许多五皇子派系的大臣赶紧给他使眼色,希望他不要强出头。
可五皇子就像没看见一样,拱手道:儿臣以为,应该先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武昌侯这么做,肯定事出有因。
听到这话,很多大臣顿时就急了。
五殿下,武昌侯草菅人命,杀了罗家上百口人,这种恶行还需要调查原委吗
殿下贵为皇子,不想着为百姓请命,却维护杀人如麻的武昌侯,到底是何意
难道殿下怀疑老臣污蔑武昌侯
南安州的奏报已经呈上来了,难道整个南安的官员都串通一气吗
五殿下,莫要因为一己私心,就替武昌侯求情!
一时间,五皇子被大臣们驳斥的满头大汗。
他本来就不善言辞,再加上也不认同江澈的所作所为,纯粹是因为母妃的指示,才帮武昌侯说几句好话。
太子等人纷纷冷笑,看五皇子的眼神就像看傻子一般。
要知道,大殿内的众人,哪个不是出身大世家哪个不是代表着世家门阀的利益
可以说,搞死武昌侯江澈,已经成了大臣们的共识。
不然以后有人效仿武昌侯的做法,那还得了
承文帝听着众人的争吵,始终犹豫不决。
他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江澈循序渐进,一步步打压南安州的世家门阀,他还能保下江澈。
可江澈第一步就做的太过了,他并不想为了江澈,站在整个世家门阀阶级的对立面。
陛下,还请严惩武昌侯!
大臣们纷纷望向承文帝。
承文帝叹了口气,沉声道:武昌侯江澈,无故残害梁山郡罗家满门,罪不容诛,传朕旨意,将武昌侯......
报!
突然,殿外快步走进来一个侍卫,来到承文帝面前,跪下道:陛下,南安州刺史江澈发来急报!江侯爷说,事关大奉国运!
闻言,文武百官纷纷露出鄙夷之色。
就那个废物侯爷,还能有事关国运的大事怕不是想跟陛下求情吧。
呈上来。
承文帝无奈的摇摇头。
都到这时候了,就算江澈怎样向他求饶,也无济于事了。
刘桂把奏报递给了承文帝。
他心中也认为这次江澈必死无疑。
只是可惜了这一人才,他本来还挺期待江澈的潜力。
承文帝撕开封条,从奏报里取出几封信。
随着他看完一封又一封信,双眸不断睁大,脸上逐渐浮现震惊之色。
砰!
看完后,承文帝一拍龙椅扶手,满脸骇然的说不出话来,这......这......
见此一幕,群臣皆是错愕不已。
他们都知道承文帝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此时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应
莫不是武昌侯上奏的事,真能影响大奉的国运
哈哈哈!好!好啊!
承文帝陡然放声大笑,左右丞相、六部尚书、车骑将军、王将军、田将军、夏侯将军、李将军,都跟朕来偏殿议事!
被点到名字的,无一例外都是当朝重臣。
承文帝龙颜大悦,笑着走向了偏殿,其他人紧随其后。
等承文帝等人离开后,殿内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愣在了原地。
他们都很是好奇,那封奏报上到底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