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宋小玄师啊!
何如健摇头嘲笑,你这个人心性纯真,涉世未深呦!
何如健背过身望向人工湖,沉声问道,一个人被厌恶,一定是他得罪了人吗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个世上,不是你不得罪人,就不会被人得罪。
宋绾被人绕晕了。
皱眉问,你就不能说得明白些
何如健无奈说道,栾胜没有得罪过村民。相反他乐善好施,常常为人义诊和赠药。
村民之所以厌恶他,是因为嫉妒和仇富。
一个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群体,可以一起挨饿,也可以一起富贵。但却不能有人鹤立鸡群,不能展现悬殊的富有,更不能表现自己的善良。
否则富有便成了被杀的磨刀石,善良则成了旁人眼中施舍的催命符!
何如健面露阴沉,绘声绘色,民众怨恨和嫉妒富贵人家是很常见的事情。
何如健甚至怀疑宋绾当时不肯偷偷放他们一家走,也是因为嫉妒他们家比较富贵!
宋绾懒得管何如健小人之心。
问道,......何老爷,所以你想说,栾胜被厌恶是始于仇富
可是如果村民真的仇富,那么在栾大善人定居观音村的时候,就会被盯上、被刁难不是吗为何到了栾胜这一代,他才被村民群起攻之
何如健忍不住在心中夸赞了一声宋绾,这女娃问问题总是能问出关键。
他清嗓,原因很简单,一是恩情会随岁月变迁被稀释。
二是栾大善人举家来到观音村,当时还带着不少忠心的家丁。平时和开荒村民打交道的,大多是家丁而非栾大善人。众人不知道栾大善人的秉性,不知道他的家底有多丰厚,对他仍然保持敬畏。是以,栾大善人能很好地平衡栾家和观音村众人的关系。
后来栾家在村中安家,栾大善人也放了家丁的身契,允许他们在村中各自成家。一代一代下来,栾家渐渐无人,势弱矣。
何如健说到关键的地方。
他眼睛逐渐眯起,言语中透出几分贪婪。
凑近宋绾,压低声音,当年的家丁,不知是谁代代相传,说栾家有一尊高达两尺的纯金观音像。
仿佛看见了似的,攥着拳头激动:
倘若是真的,那可是两尺!纯金的观音像!
消息不胫而走后,玉匣街上的家丁后人就都眼红了。是想方设法地为难栾胜,日积月累的,栾胜成了众人的眼中钉,成了众人争相想射中的靶心。
然后呢栾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宋绾想起黄纸上诅咒栾胜永世不超生的话,好奇地问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解厄阁的下人没有将栾胜下落告知于我。
不过据下人所说,两尺观音像并没有被村民找到。
也不知它究竟是否存在。
说话间,何如健甚是感慨。
他也想目睹两尺纯金观音像的风采。
实在是如今的大梁不同于前面几朝几代的战乱纷飞,民间逐渐有安定的雏形,皇室对纯金物品的管控也甚为严格。
结合大梁不允许百姓私造佛像的律法。
那尊观音像,任谁能多瞧一眼,都会觉得是赚到了。
宋绾又问了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