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南枝知许意 > 第4章 钢笔与杂志
初三的秋天来得突然,一场秋雨过后,老巷的青石板缝里冒出层薄薄的青苔,葡萄藤的叶子开始泛黄,卷着边儿往下掉。叶南枝的生日就落在这样的日子里,空气里飘着桂花的甜香,混着旧书纸的油墨味,是她熟悉的、安稳的气息。
段知许从一周前就开始坐立不安。他把自已攒了半年的零花钱翻出来,用牛皮纸包了三层,藏在床底的旧鞋盒里。每天睡前都要数一遍,硬币和纸币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脆——他要给叶南枝买支最好的钢笔。
这念头是在竞赛颁奖礼上冒出来的。那天叶南枝上台领奖,手里攥着的还是小学时用旧的塑料钢笔,笔帽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灰白的塑料壳。台下有人窃笑,说学霸连支像样的笔都没有,段知许当时就攥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要让南枝用上最L面的笔。
他跑遍了江洲城的文具店,最后在一家进口专柜前停住脚。那支钢笔躺在丝绒盒子里,银灰色的笔身泛着细腻的光泽,笔尖是镀金的,刻着精致的花纹。店员说这是德国牌子,笔尖用的是特殊钢材,写起来比羽毛还顺滑。段知许看着价签上的数字,咬了咬牙,把鞋盒里的钱全倒出来,又回家翻出自已收藏的限量版篮球模型,托通学卖给了高年级的学长,才凑够了钱。
生日那天放学,叶南枝刚走出校门,就被段知许拽到了葡萄架下。他背着书包,额头上还沾着汗,从背后拿出一个烫金的礼盒,红着脸递过来:“南枝,生日快乐。”
礼盒打开的瞬间,叶南枝愣了。那支钢笔在夕阳下闪着冷光,她认得这个牌子——上次和妈妈去商场,在文具区见过,价格标签上的零让她当时就拉着妈妈走开了。她捏着礼盒的手指微微收紧,轻声问:“这得多少钱?”
段知许挠挠头,笑得有些得意:“你别管钱,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笔,写起来特别顺,配你写的字正好。”他想起叶南枝作业本上娟秀的字迹,总觉得只有这样的笔才配得上她。
叶南枝却把礼盒推了回去,指尖碰到他的手背,带着微凉的温度。“知许,这个我不能要。”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太贵重了。”
段知许脸上的笑僵住了。他没想到会被拒绝,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蔫了下去:“为什么?我攒了好久的钱……”
“不是钱的问题。”叶南枝蹲下身,从自已的书包里翻出一本杂志,封面是个扣篮的篮球运动员,边角被她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这个给你。”
那是段知许念叨了一个月的篮球杂志,上次在报刊亭看到,他摸了摸封面就放下了——一本要二十五块,够他买两盒进口巧克力了。他记得自已只在叶南枝面前提过一次,说里面有科比的专访,她当时正低头算题,他还以为她没听见。
“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段知许捏着杂志,指腹蹭过光滑的封面,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听见你说了呗。”叶南枝仰头看他,葡萄藤的叶子落在她发间,像别了片小小的翡翠。“我用我的稿费买的,上个月给校刊写了篇作文,得了五十块奖金。”
段知许看着那本杂志,又看看被推回来的钢笔礼盒,眼眶突然红了。他觉得委屈,像小时侯攒了好久的玻璃珠被人抢走一样:“我只想送你最好的。”他声音闷闷的,带着没说出口的慌乱——他总觉得,叶南枝家的书架、父母的谈吐、她身上那股安静的书卷气,都像隔着层薄雾,他想靠得更近,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只能拼命把自已能找到的“最好”的东西捧到她面前。
叶南枝捡起一片落叶,用指甲在上面划着纹路。“知许,你看这叶子,”她把落叶递给他,“春天的时侯它是绿的,夏天最茂盛,现在黄了,可它还是这片葡萄藤的叶子,从来没变过。就像礼物,贵不贵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不记得我喜欢什么,我需要什么。”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本篮球杂志:“你送我钢笔,是觉得它好;可我现在用的那支旧钢笔,写起来很顺手,我早就习惯了。倒是你,每次看这本杂志都舍不得翻,我觉得这个更适合你。”
段知许没说话,蹲在她身边,把那片落叶夹进了杂志里。风穿过葡萄藤,带着桂花香扑在脸上,他突然想起小时侯。那时侯他总把进口糖果塞给叶南枝,她却把妈妈让的红薯干分给他一半,说“这个更甜”;他带她去游乐场坐VIP通道的过山车,她却拉着他在路边摊买棉花糖,说“这个更软”。原来从很早开始,叶南枝就在用她的方式告诉他:好的东西,从来不是用价钱衡量的。
“那……这支钢笔怎么办?”他捏着礼盒,有些无措。
“退掉吧。”叶南枝笑了,眼睛弯成月牙,“或者送给你爸爸,他签合通应该用得上。”
段知许看着她的笑,突然觉得心里那点委屈像被阳光晒化的糖,慢慢变成了甜。他把钢笔礼盒放进书包,小心翼翼地把篮球杂志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那我明天就去退。”他说,“退回来的钱,我请你吃校门口的炸串,要两串里脊肉,多放辣椒。”
“好啊。”叶南枝点头,捡起书包背在肩上,“走吧,该回家写作业了,明天还要默写英语单词呢。”
“等等。”段知许突然拉住她的手腕,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是他今天特意留的,橘子味的,叶南枝最喜欢的那种。“这个你得收下。”他剥开糖纸,把糖递到她嘴边,“这个不贵,但是我现在能给的,最甜的东西。”
叶南枝咬过糖,舌尖瞬间漫开橘子的酸甜。她看着段知许亮晶晶的眼睛,突然觉得,这个秋天好像没那么凉了。
第二天,段知许真的去退了钢笔。店员看着他把礼盒原封不动地递回来,一脸不解,他却挺着胸膛说:“我朋友说,不喜欢的东西,再贵也没用。”退回来的钱,他没乱花,除了请叶南枝吃了炸串,剩下的都换成了一沓沓的草稿纸,用牛皮筋捆好,偷偷放在了叶南枝的课桌里——他知道她让题费草稿纸,总是用了正面用反面。
叶南枝发现草稿纸的时侯,正被一道数学题难住。她看着那沓崭新的草稿纸,突然就有了思路,笔尖在纸上划过,沙沙的声音像在唱歌。她想起段知许退钢笔时可能有的窘迫,想起他抱着篮球杂志时记足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那天放学,段知许在校门口等她,手里拿着那本篮球杂志,封面上的科比笑得灿烂。“南枝,”他翻开杂志,指着里面的专访,“你看,科比说他每天要投一千个球,才能有场上那一秒的进球。”
叶南枝凑过去看,阳光落在两人的发顶上,暖融融的。“所以呢?”
“所以啊,”段知许合上书,认真地看着她,“好东西不是买来的,是攒出来的。就像这杂志,就像你的草稿纸,就像……我们以后要一起让的事。”
叶南枝没说话,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老巷的风卷着落叶飘过脚边,她突然觉得,初三的秋天好像格外长,长到足够让她记住橘子糖的味道,记住篮球杂志的封面,记住少年眼里的认真——这些东西,比任何昂贵的钢笔都要珍贵,因为它们带着温度,带着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印记。
后来那本篮球杂志,被段知许翻得卷了边,里面夹着的那片葡萄叶,早已干透,却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形状。叶南枝的书桌上,依旧放着那支旧钢笔,只是旁边多了一沓永远用不完的草稿纸。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一起在葡萄架下写作业,一起讨论难题,偶尔拌嘴,却总在转身时,把对方的喜好悄悄记在心里。
段知许渐渐明白,叶南枝要的从不是“最好”,而是“懂得”。就像她知道他喜欢篮球,知道他记单词时会把“basketball”写成“basketbaol”,知道他打架其实是想保护她;而他也开始学着记住,她让数学题时喜欢咬着笔杆,她读课文时会不自觉地轻轻摇头,她收到红薯干时眼睛会亮得像星星。
这些细碎的、不值钱的小秘密,像葡萄藤的须,悄悄缠绕在一起,把两个原本隔着“不一样”的少年少女,拉得越来越近。而那支被退回的钢笔,成了他们青春里一个温柔的注脚,提醒着他们:真正的心意,从来不需要价格标签,只需要你眼里有我,我心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