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逍遥小家主 > 第97章

第97章
陛下厚恩,下臣无以为报,谈什么嫌弃,赵兄欲置贾某于不忠之地吗
通过三阳劫教这件案子,他也体会到了手中无权的难处,就算是县丞,大小也是个官,不会坐等别人随意设计诬陷了。
只要皇上还没忘了他,还没忘记他们这些元初旧臣,他就心满意足了。
听到这个答复,赵御史这才松了口气,满意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道:
茂卿果然是至诚君子,不枉陛下信任。
此时,在座的清阳官吏们却是神色各异,考虑着贾员外做县丞之后,对清阳县官场的影响。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赵县丞了。
如今,清阳县令已经被革职查问,王典史也被流放边疆,他以县丞之职暂掌县令事务。
贾员外既然已内定县丞之位,那他岂不是马上就能扶正
想到这里,他心中越发火热。
前任县令屡任清阳七八年的光景,手掌大权,将全县掌控得滴水不漏,也将他这个县丞压制得很死。
他几乎已经打消了翻身之念,只希望县令升迁时,不忘举荐他一下。
没想到柳暗花明,他没熬到县令升迁,却也等到了扶正的机会......
孙阳此时的心情也很好,他没想到,这一桩反教冤案,不仅把一直兴风作浪的王典史扳倒,消除了头上的大威胁,还可能多了个大靠山。
他与贾府的关系自是不用多说,若贾员外做了县丞对他是极有好处的。
而且贾员外这个官位对他来说不大不小,恰好妥当。
按照朝廷的惯例,如果贾员外做了正职县令,便不能在家乡任职,这对孙阳来说,是远水不解近渴,反而会失去靠山。
县丞这个副职,却没有不能在本地任职的避讳......
孙阳正想着清阳县以后的大好形势,贾员外却再次开口道:
赵兄说我弄险,试探陛下,却是冤枉贾某了,其实在此案暴发之前,我已将心腹密事托付给一位义士。
若贾某蒙受不白之冤,这位义士自会上京替我伸冤。
说完,他起身走到孙阳身边,把臂将他拉起,向赵御史介绍道:
我与孙典吏相交于微末,乃患难知己,彼此可托心腹,因此贾某才无所畏惧。
典吏是衙门里对六房主事的官方称呼,与典史只差一字,但典吏还是吏,典史却已有官员身份。
说着,便述说起与孙阳相交的过程。
见贾员外形容地如此夸张,孙阳颇有点汗颜,若说患难之交还靠点边,说是知己就太看得起他了。
他自觉的贾员外没有多少了解,哪里能称得上知己不过此言一出,倒让在场官吏郑重起来。
贾员外既然是通天的人物,那与他互为知己的孙阳,以后也变成了不可招惹的人物,炙手可热啊......
听说孙阳自与贾员外以《大学》相交后,不仅从一介赌徒转变成如今模样,还作出过一句新诗,赵御史不仅没有嫌弃孙阳的出身,反而起身拱手,带着些惊讶与艳羡道:
未曾想清阳县竟有这等义士,茂卿兄与孙义士的情谊可称为佳话了。
史书有伯牙子期之交,也未尝不可记下茂卿兄与孙义士这一笔......
但凡有一点史书留名的可能,都让他羡慕不已,何况这位孙典吏还有一句新诗,更增加了传扬开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