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长太息以掩涕兮,叹民生之多艰。
几场大雪下来,百姓便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只恨吾时运不济,尚无功名在身。
否则如清阳县这等官吏,皆可罢免,可见如今朝廷疏忽到了何等地步。
刘公子对清阳县令也很不满很久了,见书生谈及这场雪灾中官府的表现,更生知己之感。
没几句话的功夫,二人的话题就逐渐深入起来,又是官场,又是朝廷,听得孙阳眉头直皱。
骂县令几句还好说,大庭广众之下,谈论朝廷不是没事找事吗
若是不小心说了犯忌讳的话,被人举报,一个诽谤朝廷的罪名跑得了吗
怪不得县令想在诽谤朝廷的罪名上做文章,想要借此整治贾府,讨严侍郎欢喜,实在是刘公子本身就有这种毛病......
而且这书生来历不明,谁知道是不是县令设下的圈套
看着熟练度不时提示一下,马上升到2级的缉捕技能。孙阳眼皮直跳。
缉捕技能平日里涨得很慢,他练了数月,也不过上涨了几十点。现在短短一刻钟,竟已经上涨了三点。
缉捕技能包含刑侦方面的内容,按孙阳的理解,若这其中没有阴谋,熟练度又怎会涨得这么快
这说明自己的怀疑是有效的。
林采茵见孙阳出神,为他夹了几片羊肉,轻声道:
相公在想什么为何不吃饭,还在为孙诚的事烦心
说着,她微笑着悄悄提醒道:
相公,你们到底是兄弟,平日里都难免有言语口角之争。
相公别忘了,咱们手里还有孙诚的身契,只要拿出来,孙诚必然会感激你。
林采茵还以为孙阳还在为孙诚刚才的态度介怀。
这时代很看重家族和睦,兄不慈,弟不悌,非常容易被人诟病。
孙阳转头看向孙诚,见他一脸认同地听着刘公子与那书生谈论国事,不由无语地摇了摇头道:
哼,他只会认为是贾员外胸怀宽广,心有仁善,刘公子看重他。
或许还会以为我嫌丢人,所以挟恩邀宠,要挟了贾府,才得到他的身契。
这也不能怪孙阳多想,只是贾府对孙诚待遇太好,让孙诚有了感恩之心,否则他一个仆人伴读,怎么可能与府里的公子同桌进餐
再加上他对自己这个兄长的成见,极有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
说着,孙阳笑了一下,嘀咕道:
他感激我又怎样兄弟是需要调教的,若他不听话,总看我不顺眼,还不如不要这个兄弟。
见林采茵面露疑惑,孙阳叹了口气,解释了一下道:
我不是为刚才的事烦心,我是怕他连累咱们......
你不觉得刚才的事太巧合刻意了吗那书生不简单,或许有人设了圈套。
林采薇见他夫妻二人低声交谈,却听到这最后一句,沉吟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睿智,转头对林采茵道:
有些人,不想出钱救人就想不出钱呗,别人也没说什么我还觉得这是持家之道,但何必出言诬陷
人家仗义之举,做了善事,还被说成别有用心,若是听到,不知怎样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