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当然真名是不可能用的,这种时代,律法不健全,女子们的闺名大多都不会告诉外人,若遇到恶趣味的人用别人的闺名编个小故事啥的,名节就毁了。
当然也有人不太在意,全看个人......
账房先生轻轻打了自己嘴一下,连忙打哈哈道:
东家勿怪,是我多嘴了,不过我是太高兴了。
掌柜看了他一眼,转而问道:
东家,您以后还能写出这种话本吗
孙阳笑道:
放心,话本多的是,只要能印,你们一辈子也用不完。
说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画了个大饼道:
好好干,若干得好,等赚了大钱,我给你些书坊干股......
听到这话,掌柜更加开心,什么是衣食父母,这就是啊,于是连连点头道:
东家放心,若能如此,我能把咱家书坊做成全天下最大的书坊。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道:
东家,咱家书坊现在的这套木活字只有两万多枚,大师傅也只有两位,若大规模印刷恐怕有些捉襟见肘。
您看是不是再采购一些字模请几位师傅
他现在对书坊很有信心,但若卖买摆在眼前,却不能印刷出来,就难受了,所以才会提议扩大书坊规模。
孙阳点了点头,问道:
这字模卖得贵吗
掌柜连忙道:
最便宜的梨木字模,大概是五十两银子一万枚,我想着再采购两万枚,再请两个大师傅,能提高一倍多的印刷速度......
孙阳摇摇头道:
算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能印多少印多少吧。
恩,也可以把话本卖给府里的大书坊,先赚点快钱再说。
因为活字字模造价昂贵,易损耗,所以周边府县并没有租赁字模的商家。
而且这时代没有什么版权保护,所以只能抢个时间差和地域差赚钱,等其他书坊排好版印刷,也开始发卖之后,就没有什么独家优势了。
好在这个时间差时间不短,也足够孙阳大赚一笔了。
交待清楚开工、售书事宜,孙阳就离开了。
此时账房先生才感叹道:
夫唱妇随,合著话本,真是令人叹羡啊。
谁能想到孙东家一介工匠,竟还有写书的能耐,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啊。
说不得,咱们书坊换了个东家,或许真能做得更大。
掌柜白了他一眼,一边招呼人手一边道:
别废话了,赶快出账,拿银子,买纸,买墨,赶紧开工。
这么好的话本,耽搁一刻钟,都是对东家不忠......
在书坊风风火火开干的时侯,县驿里的工程款也已就位了。
眼下已经进入了冬季,比起春秋两季,官员们调动较少,正是开工的好时节,但时间也很紧。
若年末不完工,耽误了过路回京官员的食宿,也会受到不小的诟病。
尤其是明年开春,县衙就会提报改动户籍的名单,这是孙阳入职工房司吏后的第一次机会,要把县尊大老爷哄高兴了才好。
过了县里这一关,府里也就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