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尚未进门,贾员外深深一躬:
孙义士,此次多谢你仗义出手,搭救我儿性命。
孙阳连忙避开,将他们迎进室内,谦逊道:
以员外的身份,就算没有在下,令郎想必也是有惊无险,孙某不过是适逢其会,锦上添花而已,谈不上救命之恩。
何况员外还对我有救济之恩孙某理应报答。
见孙阳举止合度,在自家老爷面前侃侃而谈,大管家感慨颇深,也对孙诚的想法十分不解。
孙氏这样的人家,若在往常,能与自家老爷交谈几句,都会沾沾自喜,孙阳却凭借品性能力,在短短数月就成为贾府坐上客,孙诚怎么就不能改变对他兄长的看法呢
此时,贾员外也有感慨,不过他感慨的是自家养子,颇为烦恼地解释起来:
还要请孙义士见谅,贾某未能让我儿亲来致谢。
他太过自傲,竟以为可以借此邀直扬名,我已令他已经闭门思过。
孙阳有些哑然,他没想到贾少爷竟还有这种想法,怪不得孙诚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然,很可能是受贾少爷影响。
说到这里,贾员外叹息道:
他却不知,邀直买名也需根底,他一无功名,二无靠山,如此作为只能枉送性命,其实无益。
孙阳倒不好回应,只是见贾员外说得恳切,倒很理解他对儿子的担心。
贾府与严侍郎的仇怨,起源于十几年前的元初改制,其中更是涉及皇子的大位之争,孙阳不太了解,也不便多问。
最后,贾员外又说道:
孙义士之恩,贾某无能为报,只有尽心而为。
说着,他从大管家那里取来一张身契道:
这是令弟的卖身契约,贾某已令人解压,放还其自由之身。
只是,贾某观他在举业上颇有天赋,不妨依旧与我儿一同读书,待孙义士改换门籍,便可下场应试。
有朝一日,或可光耀贵府门楣。
在这方面,孙阳不可能客气,双手接过身契,满是感激道:
贾老爷费心了。
贾员外摆手笑道:
绵薄之力而已,不过贾某并未告知令弟,还需孙义士找个良机,或可一举解开你兄弟之间的误会。
说完,他便起身,郑重地拱手告辞了。
孙阳将他送出巷口才返回家里,见林采茵正收拾茶具,便指着贾员外留下的礼物笑道:
几日前还说咱家积蓄不多了,却未曾想转眼便有贵人赠礼,我猜里面必有不少银钱。
林采茵轻轻抿了抿嘴,拿了个帐本出来,一本正经道:
相公还是不要糊涂取用,容妾记下类目,以便将来还礼时查看。
孙阳受教地点了点头,将孙诚的身契交给林采茵笑道:
这个却不用还了,先存起来吧,等我想办法改了咱家的户籍再说。
听到这话,林采茵再也抑制不住喜色,忙问道:
我曾听父亲说过,改籍乃极难之事,连公爹在世之时都无计可施,你真有办法
孙阳闻言,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这傻娘们竟以为孙父无计可施他算计的就是林家,寄希于林家绝户,然后他孙子就能改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