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时间一晃又是几天过去,清阳驿站之中。
驿丞正拿着孙阳的效果哈哈大笑:
孙大郎,你还真有一套,本来县里本来只打算给二百两银子修缮驿站。你这效果图一上,大老爷大笔一挥,嘿嘿......
孙阳拱了拱手笑道:
驿丞大人过奖了,还是大人的主意好。
驿丞摆了摆手,从书桌里取出一张文书递给孙阳道:
你去户房支取银子吧,我只给你三百五十两,你自己采购木料,务必要在两个半月内完工。
质量不能出现一点问题,否则我唯你是问。
另外你还可以去匠役营挑选五个匠役,人手不够你就自己找相熟的工匠。
匠役营是县衙的直属工匠,他们不用服劳役,却需要以工代役,技能良莠不齐,做工也不甚积极。
所以衙门里但凡有比较重视的工程,大都是从民间另招工匠负责,匠役只能做为辅助。
孙阳大约估算了一下,点头道:
请大人放心,孙某必定按期完成。
这时代给衙门做事很简单,付钱做工,没有定金一说,否则,没人敢与衙门合作,尾款肯定是结不了的。
待孙阳汇合钱行首介绍的王、江两位师傅,去县衙支取银子,却只有三百两,让他一阵无语。
王师傅笑道:
孙师傅不必纠结了,你道衙门里为何将修缮事务交给我等
若是全由衙门自己承办,这么点银子连合适的木料都买不齐。
孙阳也只能承认,在衙门赚钱的不容易,他不确定这里面有没有驿丞的手笔,也没有办法计较。
不过这些银子也将将够了,只要木料搭配合理,工期再短一点,还是能大赚一笔的。
在两位老师傅的介绍下,孙阳结识了不少木料商人,最后通过对比竟价,十来天的时间就买来了足够的木料,都是已经烘干的成品原木。
他见江、王两位师傅热忱主动,也猜到这其中未必没有鲁班行会的猫腻,但既然合作,他也不便太过较真。
只要质量过关,价格不超过他的心里预期,他就能够接受。
就如这次,他们采购木料花费不到一百八十两,还剩下的一百二十多两雇佣人工。
除去两位大师傅每月四两左右,十来个学徒工和普通木工在半两到一二两之间,再刨去食宿杂用,打总算下来,孙阳自己还能剩下三四十两。
若缩短工期,孙阳还能赚更多,已经能够让他满意了。
他当然也可以自己找木材商,但会浪费更多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找到可靠的......
大牛,你对咱们的街坊都挺熟悉吧
确定开工日期后,孙阳又找来两位大师傅,简单做了个规划后,见大牛忙前忙后地伺候,不由问道。
大牛给孙阳续了杯水后忙点头回道:
孙叔,我家在东城住了十几年,各个巷子里都很熟。
孙阳喝了口茶水笑道:
这样就好,你找三个会做菜的妇人,厨艺不用多好,能做些肉食和蔬菜就行,让她们为工地做饭。
恩,每月就按五百文算,另外你家的馒头也可以每日送一些。
说完,他又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