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开学的日子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由于国防科大需要提前军训,我比李斐然早半个月离开家乡。
出发那天清晨,车站里挤满了送行的人群。
我妈红着眼眶帮我整理衣领,絮絮叨叨地叮嘱着注意事项。
我正要上车时,忽然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斐然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攥着一个纸袋,正局促地站在不远处。
我对着妈妈我妈,向李斐然的方向指了指:
我去说两句话。
李斐然见我走来,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她小跑两步迎上前,将纸袋塞进我手里:
路上吃的......我做了你最喜欢的豆沙包。
我低头看着纸袋,还能感受到微微的热度。
上辈子我也曾收到过这样的送行礼物,只不过那时是我站在月台上,目送她踏上北去的列车。
谢谢。
车站广播开始催促乘客上车。
我转身要走,她却突然抓住我的手腕:
黎正安......我们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晨光透过车站的玻璃顶棚洒下来,照在她挂着泪痕的脸上。
这一刻的李斐然,与记忆中那个趾高气扬的女孩判若两人。
我轻轻挣开她的手,轻声回答:没有了。
上车后,我透过窗户看到她仍站在原地,肩膀微微发抖。
当汽车缓缓启动时,她突然追着车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抹眼泪。
有那么一瞬间,我几乎要喊司机停车。
但最终,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身影在后视镜里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模糊的蓝点,彻底消失不见。
到了国防科大后,校园生活比想象中更加充实。
每天清晨五点半的起床号,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严谨的专业课程......
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我不再是那个围着李斐然转的男孩,而是一名真正的军校学员。
入学一个月后,我收到了第一封来信。
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我的心跳漏了半拍。
黎正安:
首都的秋天来得比家乡早,梧桐叶已经开始泛黄了。新闻系的课程比想象中紧张,但很有趣。
昨天路过一家书店,看到军事杂志上介绍你们学校的文章,就买下来了。
你过得好吗
李斐然
我将信纸折好放回信封,没有回信。
之后的日子里,她的信断断续续地寄来。
有时一个月一封,有时两三个月一封。
内容大多是些日常琐事:学校食堂的饭菜、新认识的室友、采访课的趣事......
每一封信的结尾,都会小心翼翼地问我近况如何。
我始终没有回复。
大二下学期,学校号召优秀学员参军入伍。
在宿舍的台灯下,我反复阅读着征兵通知,眼前浮现出上辈子那个为了爱情放弃前程的自己。
第二天,我就向系里递交了申请。
想清楚了教导员严肃地看着我,一旦入伍,至少要两年与外界断绝联系。
我挺直腰板回答:
报告教官,我想清楚了。
和妈妈通电话时,她还是一如既往笑着:
你从小就倔,自己拿定主意就不会改。记得照顾好自己,妈支持你的决定。
离校前一天,我又收到了李斐然的信。
这次的信封比往常厚,里面除了信纸,还有一张她在首都大学校门口的照片。
阳光下,她笑得很灿烂,但眼神里似乎藏着什么。
黎正安:
听说你们学校有参军的名额,你会报名吗
如果......如果你真的要入伍,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我申请了校报的军事专栏记者,也许有一天,我能在某个军营里采访到你呢。
保重。
李斐然
我将照片和信一起锁进了抽屉,背起行囊踏上了新的征程。
运兵车缓缓驶出校门时,我望着渐渐远去的教学楼,忽然想起那个追着汽车奔跑的蓝色身影。
大概这次,我们真的要消失在彼此的生命里了。
但我心里异常平静,就像归航的船,终于找到了它该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