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公公私藏300万被发现后 > 第一章

第一章
王海涛从来没想过,自己辛苦攒了一辈子的钱,会成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那天下午,他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儿媳刘晓敏突然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沓银行流水单。
爸,这些钱是怎么回事
王海涛抬头看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那是他私人账户的流水,里面显示着这些年攒下的三百万存款。
你怎么拿到这个的
昨天去银行办事,工作人员给错了。刘晓敏的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芒,爸,您这么多钱,怎么从来不说啊
王海涛有些慌乱,他本想等百年之后再处理这笔钱,没想到会被提前发现。
这是我多年的积蓄,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刘晓敏立刻换了副笑脸,我就是觉得,咱们一家人,有什么事应该商量着来嘛。您看,志强这些年工作也不容易,买房买车都花了不少钱。
王海涛明白了她的意思。儿子王志强去年买房时,他已经资助了五十万首付,本以为足够了。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我的意思是,您和妈年纪也大了,这么多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趁现在,咱们合理规划一下,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刘晓敏说话时,一直紧盯着王海涛的表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比如说
比如说,我们可以换个大点的房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或者投资点什么,让钱生钱。总比放银行里贬值强吧
王海涛沉默了。他知道刘晓敏的小心思,无非就是想分一杯羹。但这钱是他一分一分攒起来的,每一笔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事我需要和你妈商量一下。
那当然了,一家人嘛,什么事都要商量。刘晓敏脸上堆满了笑容,不过爸,您可千万别有什么顾虑。我们都是一家人,志强是您儿子,我是您儿媳妇,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话音刚落,王志强推门进来了。
你们在聊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聊聊家里的事。刘晓敏抢着回答,同时向王志强使了个眼色。
王志强似乎明白了什么,在沙发上坐下来。
爸,您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我是您儿子,应该为您分忧解难。
王海涛看着眼前的儿子儿媳,心情复杂。二十多年前,他们刚结婚时多么恩爱,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没什么大事,就是银行的一些流水账单。
哦,那就好。王志强松了口气,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刘晓敏在一旁急得不行,这个王志强怎么这么迟钝,这种时候还装糊涂。
志强,你爸刚才跟我说,想重新规划一下家里的财产配置。
是吗王志强抬头看着父亲,爸,您有什么想法
王海涛被逼到了墙角,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也没什么具体想法,就是觉得应该让你们年轻人多参与一些。
那太好了!刘晓敏兴奋地说,志强,你看你爸多开明。我就说嘛,咱们一家人就应该有什么事一起商量,有什么钱一起花。
王海涛心里苦笑,这哪里是商量,分明是逼迫。但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他又不忍心直接拒绝。
这样吧,等你妈回来,我们四个人坐下来好好谈谈。
行,就这么定了。刘晓敏满意地点点头,妈这么明事理的人,肯定也会同意的。
等儿子儿媳走后,王海涛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愣。他忽然想起了多年前,刚把刘晓敏娶进门时的情景。那时候她多么温顺可爱,对他们老两口也是百般孝顺。
可是人心会变,金钱的诱惑面前,亲情显得那么脆弱。
晚上,老伴张秀英回来了。王海涛把下午的事情告诉了她。
你说什么三百万张秀英瞪大了眼睛,老王,你什么时候攒了这么多钱
这些年省吃俭用,一点一点攒的。本来想着等我们老了,或者有什么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那现在怎么办晓敏她们知道了
知道了,而且看样子不会善罢甘休。
张秀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觉得这钱咱们得守住。不是说不给孩子,而是得有个章法。现在就全给了,以后我们靠什么养老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你没看到晓敏那个眼神,恨不得立刻就把钱分了。
那就让她们闹去吧。钱是我们的,怎么花还轮不到她们做主。
张秀英说得轻松,但王海涛心里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刘晓敏那种人,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果然,第二天一早,刘晓敏就来敲门了。
第二章
爸,妈,你们起了吗
刘晓敏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听起来格外殷勤。
王海涛和张秀英对视一眼,都明白今天的谈话在所难免。
来了来了。张秀英起身去开门。
刘晓敏提着一袋早餐走进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我特意去买的您二老爱吃的包子,趁热吃。
有心了。张秀英客气地说道,但心里已经有了防备。
应该的嘛,我们都是一家人。刘晓敏一边摆放早餐,一边试探着说道,昨天志强跟我说,爸要重新规划家里的财产,我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好。
张秀英看了王海涛一眼:是吗老王,你有什么想法
王海涛被架在中间,进退两难。昨天他只是想敷衍过去,没想到刘晓敏这么快就找上门来。
也没什么具体想法,就是觉得应该让年轻人多了解一些家里的情况。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刘晓敏立刻接口,我昨天想了一夜,觉得咱们家确实应该好好规划一下。您看,您和妈现在身体还硬朗,趁着现在精神好,把事情安排清楚,以后也省得麻烦。
张秀英听出了话里的意思:你说的规划,具体是指什么
就是把家里的财产梳理一下,该投资的投资,该消费的消费,该存起来的存起来。这样既能让钱发挥最大作用,也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刘晓敏说得冠冕堂皇,但字里行间都透着对那三百万的垂涎。
晓敏啊,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这钱是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钱,不能乱动。张秀英直接说道。
妈,您这话就见外了。我又不是要拿走,只是想帮您们合理规划一下。刘晓敏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您想想,钱放银行里,一年才几个点的利息,还不如通胀的速度。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可以帮您们买一些理财产品,收益比定期存款高多了。
理财有风险,我们不懂这些。张秀英摇摇头。
不会有风险的,都是保本保息的产品。而且有我朋友在,肯定给您们最好的服务。
刘晓敏越说越起劲,仿佛她真的是在为公婆着想。
王海涛终于开口了:晓敏,你的心意我们懂。但这钱我们有自己的安排,暂时不需要理财。
那您的安排是什么呢总不能一直放在银行里吧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王海涛的语气有些强硬。
刘晓敏感觉到了阻力,但她不打算就此放弃。
爸,我知道您可能觉得我们年轻人不懂事,但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投资理财方式比以前多得多,如果不懂得利用,真的是浪费。
我们不需要投资理财,够用就行。张秀英坚决地说。
够用妈,您想过没有,万一以后生病住院,需要用大钱的时候怎么办现在医疗费用这么高,三百万看着多,但真到用的时候可能连零头都不够。
刘晓敏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暗示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又强调了钱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更应该谨慎,不能拿去冒险。王海涛说道。
这不叫冒险,这叫保值增值。您想想,如果每年能多赚个十几万,积累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我们可以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改善生活,比如换个大点的房子,或者买辆好点的车。
话说到这里,刘晓敏的真实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她不仅想让老人投资理财,还想让他们拿钱出来消费,而这些消费的受益者无疑是她和王志强。
张秀英再也忍不住了:晓敏,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们的钱
妈,您这话说的,我是为了这个家好啊。我和志强都是您的孩子,自然要为您们着想。
为我们着想我看你是为了你们自己着想吧。张秀英直言不讳。
刘晓敏的脸瞬间涨红了:妈,您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和志强这些年对您们不好吗我们什么时候惦记过您们的钱
那你现在在干什么
我是在帮您们规划,帮您们理财!
理财我看是你想理我们的财吧。
两个女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王海涛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别吵了。有话好好说。
爸,您评评理,我哪里说错了刘晓敏委屈地说,我一片好心,却被当成驴肝肺。
晓敏,你的想法我们理解,但这钱确实不能乱动。王海涛尽量温和地说道。
为什么不能动这钱又不是不给我们,只是想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为这是我们的养老钱,我们有权决定怎么处理。张秀英硬邦邦地说。
养老钱刘晓敏冷笑一声,妈,您和爸现在身体这么好,还用得着养老吗再说了,就算养老,也用不了三百万啊。
用不了三百万张秀英被激怒了,你知道养老院一个月多少钱吗你知道请护工一天多少钱吗你知道老年病的医疗费用有多高吗
那也不需要三百万啊,而且还有医保,还有我们呢。
就凭你们张秀英讥讽地说,你们自己都还房贷呢,还想着靠你们养老
这话说到了刘晓敏的痛处。她和王志强确实还在还房贷,每个月的压力不小。
妈,您这话太伤人了。难道在您眼里,我们就这么不可靠
可靠不可靠,不是嘴上说的,是要看行动的。
刘晓敏彻底被激怒了:行动这些年我们对您们还不够好吗逢年过节的礼品,平时的嘘寒问暖,哪一样我们落下了现在只是想帮您们理理财,就成了别有用心
第三章
就在这时,王志强回来了。他一进门就感觉到了客厅里紧张的气氛。
怎么了你们在吵什么
没吵什么,就是在商量一些事情。王海涛连忙说道。
但刘晓敏不干了:志强,你来得正好,你说说,我刚才哪里说错了
王志强一脸茫然:什么事啊
就是你爸妈那三百万的事。我本来想帮他们规划一下,结果他们说我别有用心。
王志强这才明白过来。昨天晚上刘晓敏跟他提过这事,但他没想到今天就闹成这样。
爸,妈,晓敏也是一片好心,您们别误会。
好心张秀英冷笑,她的好心我们可承受不起。
王志强尴尬地笑笑:妈,您别这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好商量嘛。
商量你们想商量什么王海涛问道。
王志强犹豫了一下,然后说:爸,我觉得晓敏说得有道理。钱放银行里确实有些浪费,不如想想别的办法。
比如说
比如说投资一些稳妥的项目,或者买套房子。现在房价还在涨,买房既能保值又能增值。
王海涛失望地看着儿子。他原本以为王志强会站在自己这边,没想到他也被金钱迷了眼。
志强,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爸,我不是想要您的钱,我是觉得应该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您想想,如果我们买了房子,以后还能留给下一代。
下一代张秀英笑了,你们连孩子都没有,哪来的下一代
这话戳到了王志强和刘晓敏的痛处。他们结婚三年了,一直没有孩子,这是家里的一个敏感话题。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刘晓敏的眼圈红了,我们一直在努力,这种事不能强求。
那你们还说什么下一代
就算现在没有,以后总会有的。王志强辩解道。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就想着花我们的钱张秀英毫不客气。
王志强被说得无话可说,但刘晓敏不服气:妈,您说话太难听了。什么叫花您的钱我们又不是要拿走,只是想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你们的合理利用就是买房子买了房子写谁的名字
当然是写志强的名字,他是您的儿子。
那你呢你在这里面得到什么
刘晓敏愣了一下,她没想到张秀英会问得这么直接。
我...我什么都不要,我就是想为这个家好。
为这个家好张秀英冷笑,你要真为这个家好,就别老惦记着我们的钱。
我没有惦记!刘晓敏大声反驳,我只是想帮您们理财!
理财理财,说来说去还不是想要钱。
我要钱干什么我有手有脚,自己会赚钱。
那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们的钱
刘晓敏被问得哑口无言。她总不能说,她是想趁老人还在的时候,提前分得一些财产。
王志强看妻子被逼得无话可说,只好出来替她解围:妈,您别这样逼晓敏。她真的是好意。
好意王海涛终于爆发了,志强,你告诉我,她的好意到底是什么
就是...就是想帮您们理财增值。
理财增值那风险谁承担万一亏了怎么办
不会亏的,都是保本的产品。
保本世界上哪有绝对保本的投资王海涛冷冷地说,你们就是想拿我的钱去冒险,赚了是你们的,亏了是我的。
爸,您怎么能这么想我们王志强委屈地说。
那你告诉我,我应该怎么想
王志强说不出话来。实际上,他心里确实有小算盘,只是不敢说出口。
刘晓敏见丈夫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自己上阵:爸,妈,我知道您们对我有意见,觉得我是外人,想占您们的便宜。但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钱放在那里不用是浪费。
浪费张秀英怒了,我们的钱我们自己决定怎么用,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
我没有指手画脚,我只是建议。
建议你的建议就是让我们拿钱出来买房子,买车子,然后呢然后这些东西都是你们的
不是的,我们可以写您们的名字。
写我们的名字那我们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我们又不会开车,也不需要那么大的房子。
刘晓敏彻底被绕糊涂了。她发现自己不管怎么说,都会被张秀英抓住把柄。
王海涛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五味杂陈。他万万没想到,金钱会让原本和睦的家庭变成这样。
够了!他大声喊道,都别说了!
客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这钱是我的,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谁也别想指手画脚!
说完,他气冲冲地走进了卧室,留下三个女人面面相觑。
第四章
王海涛在卧室里坐了半天,心情依然无法平静。他回想着刚才的争吵,越想越觉得心寒。
那三百万,是他三十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每一分钱都来得不容易,有些甚至是他瞒着老伴偷偷存下的。
他原本想着,这笔钱可以让他们老两口安度晚年,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孩子。但他没想到,孩子们会如此迫不及待地盯上这笔钱。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老王,开开门,我们谈谈。是张秀英的声音。
王海涛深吸一口气,去开了门。
张秀英走进来,脸色有些疲惫:他们走了。
走了
刚才你进来后,气氛太尴尬,他们就离开了。不过走之前,晓敏说要和志强好好商量一下,过几天再来。
王海涛苦笑:看来这事还没完。
肯定没完。你没看到晓敏那个眼神吗不达目的她是不会罢休的。
张秀英在床边坐下,叹了口气:老王,我们该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王海涛坐到她旁边,我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晓敏这个人心眼多,什么事都要算计一下。只是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
志强也变了。以前他多听话,现在完全被老婆牵着鼻子走。
男人嘛,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是常事。张秀英无奈地说,关键是我们该怎么应对。
王海涛想了想:要不我们把钱转移一下
转移到哪里
分散放到几个银行,这样就算他们知道密码也取不出来。
这样治标不治本。他们既然盯上了,就不会轻易放弃。
那你说怎么办
张秀英犹豫了一下:要不我们找个律师咨询一下,看看法律上怎么保护我们的财产。
律师这不是闹得更僵了吗
已经够僵了,还怕更僵张秀英冷冷地说,如果我们不保护自己,谁来保护我们
王海涛沉默了。他知道老伴说得对,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毕竟那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再等等看吧,也许他们想通了就不会再纠缠了。
你太天真了。张秀英摇摇头,晓敏那种人,不把钱拿到手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晚上,王志强打电话过来。
爸,今天的事对不起,我们都有些冲动。
王海涛心里一软:没关系,一家人嘛,有什么事好商量。
爸,我想和您单独谈谈,明天中午我来找您,就我们爷俩。
好的。
挂了电话,张秀英问:志强要来
嗯,说要单独和我谈谈。
你可别心软。张秀英提醒道,儿子是亲的,但钱也是我们的命根子。
我知道分寸。
第二天中午,王志强准时来了。他带了父亲爱吃的酱牛肉,还有一瓶好酒。
爸,妈呢
出去买菜了。
那正好,我们爷俩喝两杯。
王志强打开酒瓶,给父亲倒了一杯,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爸,昨天的事是我不对,我没有控制好晓敏的情绪。
她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有些急躁。王海涛还在为儿媳妇开脱。
爸,您人太好了,总是为别人着想。王志强敬了父亲一杯酒,但有些事,您也要为自己考虑。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那三百万的事,您不用有什么顾虑。我知道那是您的养老钱,我们不会乱动的。
王海涛松了口气:那就好。
但是爸,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什么建议
您看,现在钱放银行里,利息很低,贬值很快。不如我们想想别的办法,让钱保值增值。
王海涛皱起眉头:你还是惦记着那笔钱
不是惦记,是为您着想。王志强急忙解释,您想想,如果每年能多赚十万八万,积累下来也是不少的数目。
那万一亏了呢
不会亏的,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可以介绍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虽然不高,但比定期存款强多了。
王海涛看着儿子真诚的表情,心里有些动摇。也许儿子说得对,钱放银行里确实有些浪费。
你说的理财产品,具体是什么
就是一些保本型的基金,还有结构性存款。风险很低,但收益比定期高一倍。
真的不会亏本
绝对不会。我朋友说了,这些都是银行自己的产品,有银行做担保。
王海涛犹豫了。一方面,他确实觉得钱放银行里有些浪费;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有风险。
这样吧,我回头和你妈商量一下。
爸,这种事您做主就行了。妈她不懂理财,可能会有顾虑。
不行,这是我们两个人的钱,必须她同意才行。
王志强有些失望,但也不能强求:那好吧,您和妈商量一下,不过别让晓敏知道,免得她又激动。
为什么不能让她知道
她昨天被妈说得挺委屈的,现在情绪还没平复。等她想开了,我们再一起讨论。
王海涛觉得儿子考虑得很周到,点了点头。
王志强又陪父亲喝了几杯酒,然后起身告辞:爸,我先走了,您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好的。
等儿子走后,王海涛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想了很久。也许儿子说得对,钱确实应该保值增值。但他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第五章
张秀英买菜回来,看到桌上的酒菜,就知道王志强来过。
志强和你说什么了
王海涛把儿子的建议告诉了她。
理财张秀英冷笑,又是这一套。昨天刘晓敏说的,今天王志强说的,你觉得这是巧合吗
可能他们确实是为我们好。
为我们好张秀英坐下来,认真地看着丈夫,老王,你醒醒吧。他们夫妻两个,昨天一个唱黑脸,今天一个唱红脸,这是在演戏给你看呢。
不会吧,志强不是那种人。
人心隔肚皮,你怎么知道他是什么人张秀英叹了口气,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早就看出来了,他们夫妻俩一直在算计我们。
算计
你还记得去年志强买房的事吗他说首付不够,借了我们五十万。可是我后来打听了,他们买的那套房子,首付只要四十万。多出来的十万去哪了
王海涛愣住了:你确定
我特意去售楼处问过。而且我还发现,他们买房后不久,刘晓敏就换了一辆新车。你说这钱从哪来的
王海涛感觉脑子里一片混乱。如果老伴说的是真的,那意味着儿子在撒谎,意味着他们早就在打自己钱的主意。
可能是巧合,也许她早就想换车了。
巧合老王,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天真了张秀英有些生气,人家都骑到你头上了,你还在给人家找借口。
那你说怎么办
很简单,装糊涂。就说我们不懂理财,不敢冒险,钱就放银行里吃利息。
这样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这是我们的钱,我们有权决定怎么花。
王海涛沉默了。他知道老伴说得对,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甘。难道父子关系真的要因为钱而决裂吗
晚上,刘晓敏又打电话来了。
爸,今天志强和您谈得怎么样
谈得挺好的。王海涛敷衍道。
那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志强的建议还是很中肯的吧
我需要再想想。
爸,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钱放银行里,每天都在贬值。早一天理财,就早一天受益。
这个我知道,但是我们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什么叫折腾刘晓敏的语气有些急躁,就是买个理财产品而已,又不是让您去炒股。
理财产品也有风险。
风险很小的,志强的朋友都说了,基本上不会亏本。
基本上那还是有可能亏本
刘晓敏被问得语塞。她发现自己越解释,王海涛越谨慎。
爸,您不要想太多。我们都是为了您好。
我知道你们是好意,但这钱关系到我们的养老,不能有一点闪失。
那您的意思是不同意理财
暂时不考虑。
刘晓敏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爸,我觉得您可能对我们有误解。我们真的不是想要您的钱,只是想帮您们增值。
我没有误解,我只是想保守一点。
保守没错,但过度保守就是错误了。您想想,如果钱一直放银行里,十年后还是三百万,但购买力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两百万。
刘晓敏说得很有道理,但王海涛已经下定决心:就算贬值,我也认了。总比亏本强。
怎么会亏本呢我们推荐的都是低风险产品。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
刘晓敏彻底急了:爸,您到底在担心什么是不信任我们,还是不信任银行
我什么都信任,就是不信任投资理财。
那您这样下去,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
不值钱就不值钱,至少还在我们手里。
刘晓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发现公公比想象中要固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
那好吧,我不劝您了。不过爸,如果您改变主意了,随时告诉我们。
好的。
挂了电话,王海涛长长地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样回复会让刘晓敏不高兴,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张秀英在一旁听完了整个通话过程,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你越是拒绝,她们越是着急。着急了就会露出真面目。
可是这样下去,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会越来越僵。
僵就僵吧,总比被坑了强。张秀英冷静地说,老王,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亲情是亲情,金钱是金钱。混在一起,两个都会变质。
王海涛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难受。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儿子因为钱而产生矛盾。
第六章
接下来的几天,王志强和刘晓敏都没有再提理财的事。但王海涛知道,他们不会就此放弃。
果然,一周后,刘晓敏又找上门来了。
爸,妈,我想和您们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张秀英警惕地问。
是这样的,我们单位有个团购买房的机会,地段很好,价格也比市场价便宜不少。我想问问,您们有没有兴趣
又是买房。王海涛和张秀英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刘晓敏的意图。
我们不需要买房。张秀英直接拒绝。
不是给您们买,是给我们买。但我们手头的钱不够,想问您们能不能帮忙。
帮忙
就是借一点钱给我们,等我们有钱了立刻还。
借多少王海涛问道。
不多,一百万就够了。
一百万!王海涛心里一惊。这已经是他们积蓄的三分之一了。
一百万不是小数目。
我知道,但这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您想想,如果我们买了房子,以后房价涨了,我们就赚了。就算不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房产。
你们不是已经有房子了吗张秀英提醒道。
那套房子太小了,而且地段不好。这套房子不一样,是学区房,以后孩子上学方便。
孩子你们有孩子吗
刘晓敏脸红了:虽然现在没有,但总会有的。我们不能等到有了孩子再考虑买房,那时候价格可能更高。
那万一你们一直没有孩子呢
怎么可能一直没有我们还年轻,时间还长着呢。
刘晓敏说得信心满满,但王海涛和张秀英都知道,她已经三十二岁了,再不生孩子就真的困难了。
就算你们将来有孩子,我们也不能拿养老钱去冒险。王海涛说道。
什么冒险买房子怎么叫冒险房子是实实在在的资产,比钱放银行里安全多了。
那万一房价跌了呢
不会跌的,这里是学区房,永远都有需求。而且就算跌,我们还可以自己住啊。
刘晓敏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晓敏,我们理解你们想改善住房条件的想法,但一百万实在太多了。王海涛尽量温和地说。
那您看借多少合适五十万
五十万也不少。
三十万
晓敏,你听我说。张秀英打断了她,不管多少万,我们都不会借给你们。
为什么刘晓敏瞪大了眼睛,我们又不是不还。
什么时候还
等我们有钱了就还。
什么时候有钱
这个...说不准,但最多三五年。
三五年张秀英冷笑,三五年后我们都八十多了,还等得到你们还钱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我们说话算数的。
算数你们买房时说的五十万,到现在还了吗
刘晓敏愣住了。她忘了还有那五十万的账。
那五十万不是借的,是您们资助的。
资助谁说是资助的王海涛反问。
志强说的啊,他说您们愿意资助我们买房。
我什么时候说过
刘晓敏彻底慌了。她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暴露了他们夫妻的谎言。
那...那我回去问问志强,看看是不是他理解错了。
不用问了。张秀英冷冷地说,那五十万就算是我们送给你们的,但今后不会再有了。
妈,您别生气,可能确实是理解上有偏差。
偏差我看是故意的吧。
刘晓敏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发现自己越解释越糟糕,不如早点离开。
那我先回去了,改天再来看您们。
不用了。张秀英直接说道,以后没事别老往这里跑。
刘晓敏的脸瞬间涨红了,但她不敢反驳,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等她走后,王海涛和张秀英都松了口气。
看见了吧,我早说她们没安好心。张秀英说道。
是我太天真了。王海涛苦笑,我真没想到志强会撒谎。
现在知道也不晚。
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难受。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难受也得面对现实。张秀英拍拍丈夫的肩膀,钱可以没有,但不能被骗。
当天晚上,王志强打电话过来。
爸,晓敏今天是不是去找您们了
是的。
她说了什么
问我们借钱买房。
王志强沉默了一会儿:爸,对不起,我没有控制好她。
志强,我问你,去年买房的那五十万,到底是借的还是资助的
王志强又沉默了,这次沉默得更久。
爸,我...我当时确实说成了资助。但我心里想的是借。
那你为什么不直说
我怕您不同意。
所以你就撒谎
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让您们高兴一点。
王海涛彻底失望了。儿子不仅撒谎,还在为自己的谎言找借口。
志强,你听我说。那五十万我不要你们还了,就当是我资助你们的。但从今以后,不要再找我们要钱了。
爸,您别生气,我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你错在哪里
我错在没有实话实说。
就这些
还有...还有不应该让晓敏去找您们借钱。
还有呢
王志强想了想:还有不应该想着花您们的钱。
既然知道错了,那就改。
我一定改。
挂了电话,王海涛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和儿子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第七章
几天后,王海涛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银行把存款分散到几个不同的银行,这样即使密码泄露,也不会一次性被取走全部的钱。
张秀英同意了这个想法。虽然有些麻烦,但为了安全起见,这样做是值得的。
他们选了三家银行,每家存一百万。这样既分散了风险,又便于管理。
办理手续的时候,银行的理财经理向他们推荐了各种理财产品。王海涛想起了儿子和儿媳的话,心里有些动摇。
这些理财产品真的保本吗他问理财经理。
大部分是保本的,但收益相对较低。如果您想要高收益,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风险有多大
根据产品不同,风险也不同。低风险的产品,亏损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王海涛犹豫了。一方面,他确实觉得钱放定期存款有些浪费;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有风险。
您可以先买一小部分试试,比如十万二十万。如果效果好,再考虑加大投入。理财经理建议道。
这个建议很有诱惑力。王海涛想了想,决定拿出二十万来试试。
回到家后,他把这事告诉了张秀英。
你买理财了张秀英有些惊讶。
就买了二十万,想试试效果。
万一亏了怎么办
理财经理说风险很小,而且就二十万,亏了也不心疼。
张秀英摇摇头:老王,你怎么也糊涂了
我没糊涂,我只是想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挥更大的作用你是不是被志强他们说动了
王海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能有一点吧。他们说得也有道理,钱放银行里确实在贬值。
那万一这二十万亏完了呢
不会的,这是保本型产品。
保本世界上哪有绝对保本的投资
张秀英的话让王海涛心里有些不安。也许她说得对,自己确实太冲动了。
但事情已经做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个月后,理财产品到期了。让王海涛惊喜的是,不仅没有亏损,还赚了八百块钱。虽然不多,但比定期存款强多了。
这让他更加相信理财的好处。他决定再投入一些钱,这次投了五十万。
张秀英劝他不要这么激进,但王海涛已经尝到了甜头,不听劝告。
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志强和刘晓敏那里。不知道是谁告诉他们的,可能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其他途径。
刘晓敏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
爸,听说您开始理财了
是的,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那太好了!我就说嘛,您是聪明人,肯定会想通的。
王海涛听出了她话里的得意,心里有些不舒服。
我只是试试而已,没想那么多。
爸,既然您已经开始理财了,不如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我和志强都有一些经验,可以给您一些建议。
又来了。王海涛暗自苦笑,他就知道刘晓敏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不用了,我自己慢慢学。
自己学多累啊,而且容易走弯路。我们把经验分享给您,您可以少踩很多坑。
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我想自己摸索。
爸,您别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保密的。
刘晓敏的语气越来越热情,但王海涛已经学聪明了。他知道一旦让她们介入,后果不堪设想。
真的不用,我就买了一点点,玩票性质。
买了多少
不多,几万块钱。
王海涛故意说少了,免得她们起贪心。
几万块钱能赚什么钱刘晓敏有些失望,爸,您要是真想理财,就应该加大投入。钱少了,赚的也少。
我胆子小,不敢投太多。
有什么不敢的我们都可以帮您把关。
不用不用,我这样挺好的。
刘晓敏见说服不了他,只好挂了电话。但王海涛知道,她不会就此放弃。
果然,第二天王志强就来了。
爸,听说您开始理财了恭喜您,终于想通了。
没什么好恭喜的,就是试试而已。
爸,既然您已经开始了,就应该认真学习。理财是门学问,不是随便搞搞就能成功的。
王志强说得很诚恳,但王海涛已经不相信他的诚恳了。
我知道,所以我投得很少,亏了也不心疼。
投了多少
几万块钱。
才几万王志强皱起眉头,爸,这样不行。理财要有规模效应,钱少了根本赚不到什么。
赚不到就赚不到,反正我也不指望靠这个发财。
可是您想想,如果投一百万,一年能赚十万。如果只投几万,一年才赚几千。这差别多大啊。
风险也大啊。
风险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选对产品,选对平台。
王志强越说越起劲,好像已经看到了巨大的收益。
我们有个朋友,就是做理财的,特别专业。他推荐的产品,从来没有亏过本。
没有亏过本王海涛有些怀疑,真有这么神奇
当然是真的。他做这行十几年了,经验非常丰富。而且他只做低风险的产品,追求的是稳健收益。
那他为什么要帮我们
朋友嘛,互相帮忙。而且您投资得越多,他的收益也越高,大家都受益。
王海涛想了想:他要收多少手续费
手续费很低的,就百分之一左右。相比收益来说,微不足道。
百分之一王海涛算了一下,如果投一百万,手续费就是一万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
手续费是不是有点高
不高不高,这是行业标准。而且人家要承担风险,收点手续费是应该的。
王志强说得轻松,但王海涛心里有了警觉。一万块钱的手续费,这个朋友会不会就是王志强和刘晓敏
这样吧,我再考虑考虑。
爸,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没关系,错过就错过吧。
王志强见父亲态度坚决,只好放弃了。但王海涛知道,他们还会再来的。
第八章
王海涛的预感很快得到了验证。一周后,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来到了他家。
您是王先生吧我是王志强的朋友,姓李。他跟我说,您对理财投资比较感兴趣。
王海涛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王志强会直接把人带来。
请坐吧。
李先生西装革履,看起来很专业。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堆资料,铺在茶几上。
王先生,这些都是我们公司的理财产品。收益稳定,风险极低,特别适合您这样的投资者。
王海涛看了看那些资料,上面印着各种图表和数据,看起来很正规。
这些产品的收益怎么样
年化收益率在8%到12%之间,比银行定期存款高得多。
有没有风险
风险肯定有,但很小。我们公司做这个已经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重大亏损。
李先生说得信心满满,但王海涛心里还是有疑虑。
能保本吗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保本,但历史数据显示,保本率超过95%。
那剩下的5%呢
可能会有小幅亏损,但一般不超过投资金额的10%。
王海涛算了一下,如果投一百万,最多亏十万。这个风险他还是能承受的。
需要投多少钱
起投金额是五十万,投得越多,收益率越高。
五十万,这个数目让王海涛有些心动。如果年化收益率是10%,一年就能赚五万块钱。
我需要考虑一下。
当然,这么大的投资确实需要慎重。李先生很理解,不过王先生,现在正是投资的好时机。再过几个月,市场可能就变化了。
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我们的分析,目前的市场处于低位,上涨空间很大。如果您现在入场,正好可以享受上涨的红利。
李先生说得头头是道,但王海涛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这个投资这么好,为什么要专门来找他
李先生,能问一下,您为什么要向我推荐这个产品
是王志强介绍的。他说您有投资意向,所以我特意过来拜访。
他怎么知道我有投资意向
李先生愣了一下,然后说:他说您最近开始买理财产品了,对投资比较感兴趣。
王海涛心里一沉。他从来没有跟王志强说过自己买理财的事情,王志强是怎么知道的
他还跟您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说您是个很有投资眼光的人,让我好好为您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
王海涛不动声色,但心里已经明白了。王志强肯定是通过某种渠道了解了他的投资情况,然后安排这个李先生来忽悠他。
李先生,您的产品确实不错,但我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理解理解。李先生站起身来,这是我的名片,您考虑好了随时联系我。
等李先生走后,王海涛立刻给银行打电话,询问是否有人查询过他的账户信息。
银行的回复让他大吃一惊:确实有人以家属的名义查询过他的投资记录。
王海涛顿时明白了一切。王志强利用儿子的身份,从银行了解了他的投资情况,然后安排人来骗他的钱。
晚上,张秀英回来了。王海涛把这事告诉了她。
什么志强查了你的账户张秀英气得脸都红了,这还是我们的儿子吗
可能他也不是故意的,可能只是关心我们。王海涛还在为儿子开脱。
关心这叫关心吗这叫监视!张秀英怒道,他们夫妻俩简直没把我们当外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立刻把钱转走,换个银行,而且不能让他们知道。
换银行
对,换一个他们绝对想不到的银行。而且以后办任何金融业务,都不能让他们知道。
张秀英的建议很实用,但王海涛心里还是不好受。他没想到会和儿子斗智斗勇到这种程度。
第二天,他们找了一家远一点的银行,把钱全部转了过去。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修改了所有的密码和联系方式。
但王海涛知道,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需要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第九章
王海涛想来想去,决定去咨询一下律师。他要了解一下,如何在法律上保护自己的财产,避免被人恶意侵占。
律师事务所里,一位年轻的女律师接待了他。
王先生,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根据您的描述,您的儿子和儿媳确实存在恶意侵占他人财产的嫌疑。
那我该怎么保护自己
有几种方法。第一,您可以立遗嘱,明确财产的继承人和分配方式。第二,您可以设立信托,把财产交给信托公司管理。第三,您可以把财产转移到老伴名下,这样即使您出事了,他们也拿不到钱。
律师的建议很专业,但王海涛觉得有些复杂。
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最简单的是立遗嘱。您可以明确规定,您的财产在您去世后如何分配。如果您担心他们在您生前就动手脚,可以把财产转移到老伴名下。
转移到老伴名下有什么好处
这样可以避免您的儿子以孝顺为名,强制您签署财产转让协议。而且如果您老伴比您长寿,财产的最终处置权就在她手里。
王海涛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张秀英比他小三岁,身体也比他好,确实有可能比他长寿。
立遗嘱需要什么手续
很简单,只要写明财产的分配方式,然后在律师见证下签字就行。
费用呢
不贵,几千块钱就够了。
王海涛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他决定立刻办理遗嘱公证。
在律师的帮助下,王海涛立了一份遗嘱。遗嘱中明确规定,他的财产在他去世后,70%留给张秀英,30%留给王志强。但如果王志强在他生前对他有不孝行为,这30%将全部留给张秀英。
这个不孝行为怎么定义王海涛问道。
可以包括恶意侵占财产、威胁恐吓、不履行赡养义务等。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王海涛觉得这样比较公平。如果王志强真心孝顺,他可以得到30%的遗产。如果他继续惦记财产,就什么都得不到。
办完遗嘱公证,王海涛心里踏实了很多。至少现在他不用担心财产被恶意侵占了。
但他没想到,王志强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那天晚上,王志强气冲冲地来了。
爸,您去立遗嘱了
是的。王海涛很坦然。
为什么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身体很好,只是想把事情安排清楚。
那您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立遗嘱需要跟你商量吗
王志强被问得哑口无言。确实,立遗嘱是个人行为,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我...我只是关心您。
关心张秀英冷笑,你是关心我们的人,还是关心我们的钱
妈,您怎么能这么说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怎么不能这么说你们这段时间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
王志强脸红了,但还是强辩: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帮您们理财。
理财王海涛拿出那份遗嘱,志强,你看看这个。
王志强接过遗嘱,看完后脸色大变。
爸,您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把我的想法写下来。
您怀疑我会对您不孝
我没有怀疑,我只是防患于未然。
王志强沉默了很久,然后说:爸,我知道这段时间我们做得不对,让您担心了。但我们真的没有恶意。
没有恶意张秀英质问道,那你为什么要查我们的银行账户
王志强愣住了:我...我没有查。
没有查那李先生是怎么知道我们买理财的
王志强彻底慌了。他没想到父母会发现这件事。
我...我只是随口问了一下银行的朋友。
随口问你把这叫随口问
我没有恶意,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了解情况王海涛冷冷地说,志强,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王志强低下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爸,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过问您们的财产了。
知道错了张秀英不相信,你们已经错了很多次了,每次都说知道错了。
这次是真的。
真的假的,时间会证明。王海涛站起身来,志强,你回去吧。如果你真心悔改,我们会看在眼里的。
王志强知道再说什么都没用,只好离开了。
等他走后,张秀英说:老王,你觉得他会改吗
不知道。王海涛摇摇头,但至少现在我们有了保护自己的手段。
希望他能真心悔改吧,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王海涛点点头,但心里很清楚,金钱面前,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第十章
王志强走后,家里安静了很长时间。王海涛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他低估了刘晓敏的执着。
一个月后,刘晓敏又来了。这次她的态度完全变了,不再提理财的事,而是关心起了王海涛和张秀英的身体健康。
爸,妈,我给您们买了保健品,对老年人很有好处。
她提着一大袋东西,里面都是各种保健品。
太破费了。王海涛客气地说。
不破费,您们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刘晓敏的态度确实真诚了很多,让王海涛有些意外。
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
还行,就是有些累。刘晓敏叹了口气,现在竞争太激烈了,每天都在加班。
年轻人嘛,适当辛苦一点是应该的。
是的,我们也这么想。刘晓敏停顿了一下,然后说,爸,上次的事是我们不对,我们给您添麻烦了。
王海涛看着她诚恳的表情,心软了一些: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谢谢您的原谅。刘晓敏眼圈有些红,我知道您和妈对我有意见,但我真的想做个好儿媳。
我们没有意见,只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我也希望。刘晓敏擦了擦眼角,爸,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您立遗嘱的事,是不是对我们彻底失望了
王海涛没想到她会直接问这个问题。
不是失望,是想把事情安排清楚。
那如果我们以后真心孝顺您,您还会...会给我们机会吗
这个问题让王海涛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刘晓敏会这么坦率。
当然,遗嘱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修改。
那太好了。刘晓敏松了口气,我和志强会努力的,一定不让您失望。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志强和刘晓敏确实变了很多。他们经常来看望老人,买各种营养品和日用品,还主动承担了一些家务。
王海涛开始怀疑,也许他们真的知错了。
但张秀英没有放松警惕:老王,你别被表面现象迷惑了。他们这是在演戏。
演戏
对,他们想用孝顺来感动你,让你修改遗嘱。
不会吧,他们看起来很真诚。
真诚张秀英冷笑,如果真诚,为什么以前不这样
王海涛想了想,觉得老伴说得有道理。但他还是愿意给儿子一个机会。
半年后,王志强和刘晓敏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爸,妈,我们想接您们过去住一段时间。
过去住
是的,我们买了新房子,房间比较多,您们可以过去享享福。
新房子你们什么时候买的
刚买的,用了我们这些年的积蓄,还贷了一些款。
王海涛有些怀疑,以他们的收入,怎么可能买得起新房子
在哪里
在市中心,环境很好,交通也方便。
那得不少钱吧
是不少,但我们咬咬牙还是买下了。主要是想让您们住得舒服一点。
王志强说得很诚恳,但王海涛心里有了疑虑。
我们住这里挺好的,不用搬。
爸,您就去看看嘛,不住也没关系。
在王志强的一再要求下,王海涛和张秀英去看了那套新房子。
房子确实不错,装修豪华,家具齐全。但王海涛注意到,房产证上只有王志强的名字,没有刘晓敏的。
这房子花了多少钱王海涛问道。
三百多万。王志强回答。
三百多万!王海涛心里一震。这正好是他们全部积蓄的数目。
你们哪来这么多钱
贷款啊,还有这些年的积蓄。
王海涛不相信。以王志强的收入,银行不可能给他批这么多贷款。
回到家后,王海涛和张秀英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银行查一下账户余额。
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账户里的钱一分不少,还是原来的数目。
这是怎么回事王海涛想不明白。
会不会是你搞错了张秀英提醒道。
王海涛仔细想了想,忽然明白了。也许王志强买房的钱另有来源,比如向别人借的,或者用其他方式筹集的。
但他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房子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一周后,王志强正式提出了搬家的建议。
爸,妈,你们就搬过来住吧。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照顾您们。
我们不需要照顾。张秀英直接拒绝。
那就当是体验一下新环境,住不习惯再搬回来。
王志强说得很诚恳,但王海涛和张秀英都感觉到了其中的陷阱。一旦搬过去,他们就失去了主动权,很可能被控制住。
我们考虑一下。王海涛敷衍道。
好的,您们慢慢考虑。
当天晚上,王海涛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去找律师,重新修改遗嘱。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