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叶宁宁看着谢昀犹豫的神情,故意晃了晃竹篓:怎么谢大人看上去好像有些嫌弃体力劳动
还不等谢昀反驳,便听见不远处传来一个轻微的咔嚓声。他猜想八成是隐身在暗处的禁军看不下去眼前的事情,气急之下忍不住捏断了树枝。
僵持片刻,谢昀忽然轻笑一声,伸手接过竹篓:若是叶姑娘能给几条有用的建议,这个交易对本官来说倒是赚了。
他说着,将背篓背在了身上。
整洁的锦缎衣袖蹭上了些许尘土,他没有顾得上拍打,赶紧问道:现在能说说水渠的事情了
叶宁宁随手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几道线:万年县整个地势的西高东低,总共三条河,自西向东依次是柳青河、小青河和刘公河。谢大人准备引哪条河的水
谢昀见叶宁宁好像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便没说自己的规划,不答反问道:依叶姑娘之见,引哪条河的水合适
叶宁宁依次指着三条曲线说道:小青河虽近,但是目前水量已经大幅减少,很多地方河床已经露出,持续干旱不久便会干涸,这种情况肯定不适合引水。
她顿了顿又说道:刘公河倒是水量充沛,但是地势较低,且中游在临郡,若是开渠引水,还需与隔壁刺史交涉,等扯完皮,这边庄稼早旱死了。
谢昀听到她条理分明的分析,眸光微动。
这打扮朴素的姑娘竟然懂得官场周旋,不由得暗暗点头。
叶宁宁手中的树枝落在柳青河那条线上:所以,开通河渠,最佳选择就是柳青河。
她手中的树杈沿着那条曲线移动:这一段地势高,水流急,开渠后能自流灌溉,经过的农田多,受益的村子少说也有七八个。
谢昀看着地上简单的几条线,忽然想起自己从昭京来万年县之前工部那群老家伙,争吵了半个月都没有定下合适的方案。
他望着叶宁宁明亮的眼睛,郑重说道:叶姑娘的分析跟本官大致一样,今晚我便把折子递上去,拨了银两便开始修建水渠。
叶宁宁随口问道:从递折子到批复大概需要多久
谢昀琢磨了一下:按照一般流程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吧
叶宁宁震惊道: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那修建水渠的建议直接帕斯掉吧。
怕死谢昀不太懂。
叶宁宁一愣,才发现自己说溜了原来的词,赶紧解释道:意思就是‘啪’的一下,把它撕掉,这个建议就作废了......
谢昀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着叶宁宁下山往村子里走。
进了家门,叶母看到那个打扮贵气的公子帮自家姑娘背竹篓回来,紧张地又擦桌子又倒茶。
叶宁宁接过竹篓放在一旁说道:娘,不用倒茶,他这就回去了。
谢昀一愣,琢磨了一下不记得自己说过这句话啊!
他跟着从山上走了一路回来口干舌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呢,岂能就这样被赶回去
谢某确实有些口渴,叨扰伯母了。谢昀说着伸手接过粗瓷碗,很秀气地喝了几口。
这时候,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叶大兴挑着两桶水回来了,看见站在自家院子里的那个一身清贵之气的谢昀,脸色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