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叶宁宁只觉得一阵眩晕袭来。
她下意识摸手机看时间,却只摸到身子底下粗糙的麻布被褥。
她慌忙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木梁结构的屋顶,而身下是硬邦邦的土炕。
宁宁醒了
一个满脸皱纹的妇人正好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粥,快趁热喝了吧,你大哥特意给你留的。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作为上市公司的市场总监,自己明明昨晚在公司里加班到凌晨,正准备第二天的重要并购案。
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个鬼地方
娘......
这个称呼不由自主地从嘴里冒出来,声音软糯,完全不像她雷厉风行的语调。
妇人把粥放在炕边的小木凳上,怜爱地摸了摸她的额头:你说你,为了那个赵家小子跳崖,值得吗
什么赵家小子什么跳崖
叶宁宁低头看自己,一双白白胖胖的手,肚子上的肉堆叠在一起。
她惊恐地摸向自己的脸,触手是圆润的双下巴,肉乎乎的脸颊。
她吓得猛地从炕上爬起来,腿上的肥肉颤抖着,差点被自己绊倒。
宁宁,你这是咋了叶母吓得忙伸手扶着她。
叶宁宁踉跄着走到一张旧木桌前,抓过一面模糊的铜镜。
镜中映出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约莫十七八岁,圆脸大眼,皮肤白皙,但双颊的婴儿肥让整张脸看起来像个发面馒头。
叶宁宁......她喃喃自语,接着大量不属于她的记忆涌入大脑。
原来自己意外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大晟王朝,眼下新帝登基,景和元年。
这具身体的主人与自己同名,家住临川郡万年县青河镇的向阳村。家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因为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家里人都把她宠上了天,好吃的好穿的都紧着她,从不让她干活,养成了她骄纵自私的性格。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有几亩薄田,平日里父兄会去镇上打短工,日子过得倒也小安。
然而,今年开春就遇到大旱天气,本就青黄不接的时候,周围几个村子很多百姓已经快揭不开锅了,包括他们家。可原主为了讨隔壁双柳村的赵书生欢心,把自家仅剩的半袋精米拿去送人了。
事后,她被二哥说了几句,竟然一气之下半夜离家,去找赵书生想私奔,结果倒霉的原主被赵书生拒绝,随后失足掉进沟里摔死了,被自己趁虚而入了。
好在她身上肥肉多,只是造成了几处擦伤,身体没有大碍。
真是蠢透了......男人哪有粮食和银子香!叶宁宁忍不住骂出声。
作为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中站起来的现代女性,她完全无法理解这种任性自私又懦弱的行为。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争吵声。
爹,不能再这样惯着宁宁了!一个男声说,家里就剩那点粮食,她还偷出去给外人,我们吃什么
叶母看了一眼还在发呆的女儿,慌忙从屋里出来,小声训斥道:二祥你小点声,宁宁刚醒。
叶父也在一旁说道:就是,你小妹她年纪小不懂事......
十八了还小村里这个年纪的姑娘哪个没有嫁人生子,操持家里的活计就她整天好吃懒做,还......叶二祥越说越激动,声调都高了几分。
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叶宁宁抚额长叹,
自古以来,在荒年严重时会有易子而食的现象,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自己凭空来到了这里,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去,眼下好好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先收拾原主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吧!
吱呀~
屋门推开,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她的身上。
叶二祥吓得立即噤声。
院子里站了一家老小,叶父,大哥、大嫂,二哥,三弟,还有四岁的小侄子牛牛。
大哥叶大兴忙上前摸着她的额头,关心道:宁宁,你......你的头还疼吗
叶宁宁摇摇头,她一字一句道:爹,娘,大哥,大嫂,二哥,三弟,我......我再也不会任性了,以后我会帮家里干活,我会......
她的话犹如一滴水落在油锅里,众人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二哥切了一声,扭头看向别处,完全不相信她的话。
大嫂刘氏也怀疑地打量着自己的小姑子。
父亲叶老汉站在一旁,眼中既有欣慰又有怀疑:咱家不缺你一个干活的,你好好养着身子就行。
感受着众人的关心,叶宁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在现代,父母早逝的她独自打拼多年,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被家人关心的温暖了,即使眼前这份关心是对那个任性妄为的原主的。
她看着众人,语气坚定道:从今天开始,我要帮家里分担。
叶母抹着眼泪:好孩子,娘知道你最懂事了。刚才你二哥那是胡说,你别难过了。来,先把粥喝了。
叶宁宁的视线落在叶母手里的那碗稀粥上。
看着能照见人影的粥,她喉咙发紧。
在现代,她为了保持身材很少碰碳水,而现在,这碗清水粥却是家里省下来的食物。
我胖,不怕饿。她笑着把碗推给大哥,大哥,你干活多,你喝吧。
全家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她。
这也难怪,按照记忆,原主从来都是抢着吃最多最好的那个。
在这个家里,叶宁宁是第一,其他人都是其次。
因为她的任性刁蛮,二哥的婚事都受了影响,至今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嫁到他们叶家。
午饭后,叶大兴扛起锄头说道:爹,娘,我和二弟去山上转转。
叶母点点头:也好,挖点野菜来当晚饭的。
叶宁宁看到院子角落有一个筐子,背起来说道:大哥二哥等等我!
大哥劝道:你刚醒,在家歇着吧,我跟你二哥去就成。
叶宁宁摇头,坚持道:我不能在家里吃闲饭了。赶紧走吧,要不然天黑了。
叶大兴和叶二祥对视一眼,无奈地摇摇头,却也没再阻拦。
叶宁宁跟在他们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田野里。
五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田间地头的草都蔫头耷脑的,田野里一片枯黄。
看到干裂的田埂,叶宁宁才知道灾荒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