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林川点点头:
明白。
另外,俞德昭的脚步微微放缓,声音几不可闻,记住参会人员的名单和座位安排,晚上写份简要报告。
林川心头一紧——这就是梁楚生安排他来的目的,收集周政民接触的人员信息,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应道:
好的。
三号楼是市委最老的建筑,走廊两侧是深色的木质墙裙,天花板很高,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会议室门前已经有人在忙碌,搬桌椅、调试设备。
俞科长!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上来,座位图已经按上周的名单排好了,但刚刚又接到两个请假通知。
俞德昭皱眉:
怎么又临时变动把最新名单给我。
林川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会议筹备看似琐碎,实则暗藏玄机——谁坐在哪里,谁与谁相邻,都是经过精心考量的政治信号。
小林,过来帮忙摆座位牌。
俞德昭招手,按这个顺序,从主持人位置开始顺时针摆放。
林川接过一摞精致的亚克力座位牌,最上面赫然印着周政民三个字。
他的手指微微发颤,仿佛这三个字有千钧之重。
小心点,别弄倒了。
俞德昭叮嘱,周书记最讨厌歪斜的座位牌。
林川深吸一口气,开始按照名单仔细摆放。
他强迫自己记住每一个名字和位置——发改委主任赵立新坐在周政民右手边第二位;财政局局长马卫国在第五位;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市长梁楚生的座位被安排在周政民正对面,中间隔着椭圆形的会议桌。
这是惯例吗
林川装作不经意地问,书记和市长的座位安排。
俞德昭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不该问的别问。专心做事。
林川低下头,继续摆放座位牌,但心思却飞速运转。
这种面对面的座位安排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权力格局的直观体现——梁楚生和舟政民,两股势力在这张会议桌上将展开怎样的博弈
小林,去检查一下投影仪。
俞德昭指向角落里的设备,确保连接正常。
林川走向投影仪,借机环顾整个会议室,墙上挂着清正廉洁的书法横幅,红木会议桌光可鉴人,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精致的茶杯和矿泉水。
这个看似庄严肃穆的空间,实则是权力交锋的战场。
俞科长,茶水间在哪我去准备热水。
林川问道。
出门右转尽头。记住,绿茶八十五度,红茶九十度,周书记只喝六十度的温水。
林川点头,走出会议室。走廊尽头的茶水间里,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正在准备茶具。
你好,我是新来的林川,来帮忙准备茶水。
他友善地打招呼。
女服务员惊讶地抬头:
市委办的人亲自来准备茶水真是少见。
林川笑了笑:
第一天上班,多学习。
那你可要小心了,
女服务员压低声音,上周有人把周书记的茶泡得太烫,被当场批评了。
谢谢提醒。
林川真诚地说,同时注意到女服务员胸牌上写着——行政处服务科。
回到会议室,俞德昭正在与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交谈,那人看到林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位是
新来的小林,今天第一天报到。
俞德昭介绍道,小林,这是市委办骆秘书长。
秘书长好。
林川恭敬地问候。
骆永胜上下打量着他:你从哪个单位调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女子监狱。
林川回答,心跳微微加速。

骆永胜眉毛一挑,谁安排的调动
空气瞬间凝固,林川感到俞德昭的身体微微绷紧,这个问题直指要害——他的调动显然不是正常程序。
是组织部安排的,具体我也没敢多问。
林川平静地回答,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骆永胜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转向俞德昭:
周书记特别强调,今天会议内容要严格保密,记录人员必须政治可靠。
明白,已经安排好了。
俞德昭点头哈腰。
骆永胜离开后,俞德昭长舒一口气,压低声音对林川说:
以后遇到领导问话,回答要简练,别多嘴。
是。
林川应道,同时暗自记下这个细节——市委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骆永胜对他的来历显然有所怀疑。
下午两点,参会人员陆续到达。
林川站在会议室角落,负责签到和引导,当梁楚生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来时,两人的目光有一瞬间的交汇。
梁楚生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随即被一群人簇拥着入座。
周书记到了!
门口有人低声提醒。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投向入口。
周政民身材不高,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他穿着深色西装,步伐沉稳,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当那锐利的目光扫过林川时,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仿佛被X光穿透了一般。
周政民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却让林川有种被看穿的错觉。
大家都坐吧。
周政民的声音不大,却充满威严。
会议开始了,林川退到后排的记录席。
他的任务是观察和记忆——谁发言积极,谁保持沉默,谁与谁交换眼神,这些细节都将成为梁楚生分析周政民势力范围的重要情报。
当周政民谈到某些领导干部搞小圈子时,林川注意到梁楚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三下,脸上却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而财政局局长马卫国则不自在地调整了一下领带。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林川如坐针毡。
他不仅要记住会议内容,更要观察每个人的微妙反应。
当周政民说到清平市监狱系统改革时,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记录席,让林川的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