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沪上危情 > 第10章

第10章
第二天。
陆砚的皮卡车碾过满地梧桐絮,在铸铁大门前甩出半道漂移痕。
当然,漂移痕存在于幻想。
一楼门前脚手架上的防尘网连褶皱都与三天前别无二致,文保局的封条在穿堂风里懒洋洋地晃,好一副嚣张跋扈的模样。
说好的危房检测呢还什么劳什子激光测绘呢他踹了脚廊柱。
又是晴天,青砖灰墙,飞檐白瓦,戗脊上的嘲风石像瞪着来到这的每一个人。
他原估摸着第二天文保局的设备也该进场了,于是在2点左右驱车赶到老洋房现场。
意外的,看起来严谨、靠谱的杨灵办起事这么容易掉链子!
香樟树荫下小坐二十分钟,陆砚拨通了电话。
稀奇啊陆师傅,您这手机居然能打通顾南乔的声音混着打印机嗡鸣,昨晚想给你发古建讲座邀请函,回复我的可是中国移动。
昨晚没印象啊。
年纪大了睡得早,小姑娘莫怪,陆砚打量着树影长度,你们律师楼缺不缺门神我这有上好的桃木雕花板。
留着镇你的老洋房吧,快说,什么事。
杨灵手机号是多少我找她有事。
机器按键突然停滞,灵灵在文保局走廊跑了五趟设备科,这会儿估计正抱着《仪器调度手册》啃呢。
......
您拨打的用户正在参加重要会议......
机械女声与蝉鸣交替共振,吵得陆砚的矿泉水瓶在草地上砸出个月牙坑。
一直打不通,他甚至有怀疑是顾南乔的恶作剧。
怎么见面那么多次就没要个电话呢他又不是看见美女就害羞的人!
大热天的,走也走不掉,现在就只能干等不成
嗡——
保时捷碾过叶片,这个时节的落叶还不算枯燥,于是只有含蓄的引擎声浪作为登场特效。
杨灵推门下车,白衬衫束进灰色西裤,袖口别着枚银质数据U盘。
您可算舍得来了!
随后她拎出个行李箱大小的金属箱,滚轮在青石板上走得磕磕绊绊,画风迥变。
杨博士的监测设备是工作人员骑共享单车运过来的陆砚用手指敲着门框,这房子可等不起您搞学术调研。
遇到了一点事情。
那边的事情我不知道,但这边的事情你就带这么点家伙事是肯定解决不了的。
便携式应力仪,检测基础数据足够了,肯定比不上某人用糯米胶当发蜡多功能。
好嘛,句句有回应,跑了五趟设备科还这么精神!
等她把箱子拖到一楼前厅,后面无事的陆砚蹲在一旁又成了喽罗。
蝉鸣突然被热浪压成断续的嗡鸣,一如很多年前的夏天。
遮阳伞下蒙着被絮的冰箱里,有五毛一根的老冰棒;疯玩回来擦干汗、对着电风扇张嘴‘啊——’的叫喊;
那时候,一块小木头就能玩好久。
陆砚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刚才给你打了好多电话你都没接......这房子每停工一天,菜市场卖糯米的阿婆就少三个主顾。他缓缓说道,温和得像跟老友叙旧,巷口修鞋匠等着接我们团队的劳保鞋单子,连居委会都在问老洋房的事情。
此处就两人,而身后有整个夏天,不聊天多浪费啊。
但仪器调度需要遵守《文物保护设备管理条例》。
杨灵的激光探头在梁架间织出蛛网,头也没转直接怼回去。
又来了,出口成章啊你。
陆砚本想着先要个微信啥的,但现在决定先和她聊聊,聊天能架起理解的桥梁。
知道为什么工匠要在柱础下埋酒坛吗
没等对方回应,他蹲下身抚过砖缝:民国的时候,大旱,老师傅们用黄酒调糯米灰浆,既保湿度又防蚁蛀。
那时距离工业水泥的运用,还差好多个匠人的夏天。
轻叩两下青砖,去年我按古法再调比例,路过的阿婆都说闻着像她出嫁时的合卺酒。
有历史价值的,晓得不
陆砚没直说,又好像都挑明了。
难怪总有人愿意指桑骂槐,这感觉真爽。
不知道杨灵听没听懂,白衬衫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回复逻辑严丝合缝:科学检测不需要民间传闻佐证。
上周勘测,我在屋脊夹层里找到这个......喂,你看一眼咯。
聊天是双方的事,一个人可修不了桥!
陆砚从工具包掏出个锈迹斑斑的饼干盒,掀开盖子是半罐彩色玻璃珠。
这叫弹珠,七八十年代的小孩玩具,现代人想找都找不回来。
激光笔的红点忽然在墙上打颤。
杨灵摘下防蓝光眼镜:情怀是情怀,不能替代结构计算。
这人真是冷漠啊。
不仅仅是情怀,就比如说竹钉。他指着的竹节纹路,山里的暴雨打在竹节上,吸进去的是水汽,长出来的才是这些活着的斑纹。
这种材料,可比冷冰冰的化学剂料有温度!
但比不上现代材料的耐候性。
又是一语中的。
说的理论上没错,但——
它会呼吸!陆砚像是预判到猎物狡猾的猎人,灼热的阳光打在他脸颊,钢钉只会随时间生锈,但竹钉会和木头一起伸展、收缩!
杨博士,这笔账你怎么算
杨灵的平板自动锁屏,黑屏映出两人交叠的倒影。
所以你在说事业,还是会呼吸的竹钉
她听懂了。
也迟早会听懂的,因为这是后续方案冲突中不可避免的主旋律之争。
虽然李主任说‘传统工艺结合智能监测,既保安全又留文脉’,可他真的很需要对方理解:
老建筑,不需要那么多智能设备修饰。
时代发展很快,对老匠人的信心也不应完全摒弃!
杨灵督察,我该用怎样的语言向你表述我的惶恐
你想想,就试着想一次!
这房子过去装着三代人的柴米油盐,起床时,晨昏线从东边出来,天天扫过这个门廊......扫过三十年前的女主人晾晒蓝印花布......
如果这里放张小桌子,窗棂会投下的菱形光斑,直到现在也会保持着那时候打在学童作业本上的角度。
二十七天成习惯,二十七年成风俗。
百年岁月里的是非纠葛沉淀在老洋房的纹理上,便是文化和底蕴。
怎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
陆砚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热看着她,老洋房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文艺一点说,它就是历史的重现、独自抵抗时间暴政的......算了,你留洋回来根本不懂。
他有些烦躁,主要是烦喋喋不休的自己。
还‘文艺一点说’,自己什么时候染上文艺风格的
都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和小孩子一样试图让立场不同的对方理解自己呢
这种对他人的期待感在成人世界是不必要的!
你很喜欢这栋房子
没有犹豫,脱口而出,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喜欢,真的,它要有人形我肯定是一见钟情的那种。
他很少说谎,顶多用半真半假的暗示误导对方。
但这次是比真金还真的大实话!
于是眼睛瞪得坚定,看向对方。
你早餐吃的粢饭团杨灵凑近戳了戳他的手肘,袖口还沾着糯米粒。
穿堂风卷着梧桐絮扑进来,里面夹杂的阳光因子清扫掉阴霾。
阳光突然温柔,宛如捣碎的鸡蛋,洒满整个庭院。
陆砚僵着脊背,感受手臂细微的触感、听她难得放轻的声音:我不是不关心,可他们做事真的很迂腐......我保证设备明早到场。
世界慢慢缩小,眼前低头就能触碰的人儿和清晨海滩上的沙砾一样耀眼。
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真的。
人和人相互理解的感觉就像救赎的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
但传统灰浆的固化时间确实太长,需要重新考虑。
...
......
16:55,光线斜过杨灵的发梢,给她工作的背影打上了暗部,有蓝调的意思。
可能又是当年那阵穿堂风,忽然卷起报告纸,赠它一场值得回味终生的大逃亡。
闲人陆砚在后面一路追,直到飞扬的纸张撞上后院葡萄架。
熟透的果实砸在他肩头,紫红汁液在监测图上晕开个爱心。
嗯,他不是个多讲究的人,反正也不是他的监测图——
这痕迹还怪好看的嘞!
跟着下来的杨灵随即捡起沾满果浆的纸页:看来连葡萄都认可传统工艺。
所以您这位数据狂魔也信这些浪漫鬼话他意外笑着问。
忽然就想抽自己一个嘴巴,刚才杨灵可能是想表达对传统工艺施工方案的认可,结果——
嘴瓢了!
呵......呵,城隍庙的蟹粉小笼包你吃过吗安全又卫生。我一会让他们把食品检测报告也递过来一份,今天你有口福了。
没错,就是那家虽然一次没点过、但确实在某团上排名第一的蟹粉小笼包。
杨灵没搭理他,拾起东西准备打道回府:设备明早八点到场。
顺便提醒,你也要把工具带全。
昂......啊
夕阳穿过葡萄架,给老洋房的裂纹镀上金边,藤蔓也悄然在墙根织出新的裂缝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