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辛禾大人在雁门关分粮又分地的消息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
在粮食成熟之前,包吃住。
粮食成熟之后,拿走五成的粮食,不用交粮税。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边关虽苦寒,却也比不过苛政之苦。
消息一出,拖家带口北上的百姓络绎不绝。
待东方即白收到风声时,雁门郡外已聚集了不少逃难而来的民众。
如今雁门郡,除了知府不是自己的人,各县知县皆已换上东方即白的心腹。
那知府倒也识相,自打初四当着他的面砍了他最宠爱的小妾后,便再不敢造次。
每半月呈上的奏折,让写什么就写什么,从不敢夹带私货。
若非他跪地求饶得快,如今坐在知府位置上的,就该是擅长易容的初六了。
那知府太过怕死,近日一直鞍前马后。
怕死才好,怕死的人才有软肋。
而初六眼下正忙着假扮四皇子。
他整日与真正的四皇子形影不离,观察其一举一动,揣摩其喜好,打探其过往,摸清他与朝中大臣的往来。
待情报收集完毕,初六将一纸密密麻麻的名单呈给东方即白。
东方即白看着纸上几乎写满朝臣的名字,不禁冷笑。
这四皇子虽无实权,倒是个长袖善舞的,竟将满朝文武都笼络了个遍。
个个都许诺,他日登基后封侯拜相,只是不知这其中几分真心。
朝中大臣两面三刀,个个都是老狐狸,又怎会轻易合作。
继续盯着,把他从小到大的底细都挖出来。东方即白吩咐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方即白将信件投入烛火,望着窗外大亮的天色。
此时府门外。
季辞正带着赵巧凤准备出城。
两人轻装简从,连王风都没带,只领着辛天等人一群萝卜头赶着满载大米的马车。
这些粮食是要分发给城外聚集的百姓的。
近来涌入的难民中难免混有朝廷细作。
季辞过来,就是要帮东方即白揪出那些暗桩。
晨光微熹,西风卷着枯草掠过荒芜的田野。
村头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蜷缩在一起,相互取暖,看模样是刚到不久。
旁边一个老人,浑浊的眼中满是茫然,望着灰蒙蒙的天,似乎在想这一路的奔波,究竟值不值得。
远处,坍塌的茅屋歪斜着,有几个百姓正在收拾房屋。
更远处,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拖着木犁,在荒田里缓缓挪动。
他们沉默地走着,像是行走的尸骸,只有喉咙里偶尔发出的干咳证明他们还活着。
季辞喉间发苦。
要种地,先得解决水源问题。
而北境干旱少雨。
想要水源充足,只能修渠,将水源引到田中,灌溉农田。
在季辞愣神的之际,身边经过一对年轻夫妇。
男人挑着扁担,一头是几件破衣烂衫,另一头坐着个三四岁的孩子。
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眼睛却大得吓人,直愣愣地盯着前方,不哭也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