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风波未平,翰林院忽有密信呈上,柳氏家族贪渎案后遗诸多疑点,京中忽传柳氏儿子身世可疑。
一纸检验文书递到大理寺,男童非萧承嗣亲生,柳氏之兄为谋家产暗用外人冒名。
证据确凿,朝廷震怒,柳氏被判流放远地,男童收归柳家外戚,由沈家兄长暂为照料。
京中世家一时哗然,昔日赞美柳氏家庭和睦的佳话,转眼变成世人讥讽的笑柄。
原来如此,沈女官更显大义,竟愿周济无辜孩童,柳氏之恶再难遮掩。
朝堂私议盛行,连最苛刻的御史都不得不承认:
沈女官德行无双。
老夫人闻此真相,顷刻如五雷轰顶,遽然卧病不起,悲悔交加。
我昔日苛待沈家闺女,才害得今时今日家门败落,皆因咎由自取。
门之外,世家子弟暂无踏足,侯府门庭冷清,一片衰凉。
沈家兄长体男童无辜,每日备膳问安,不许有人挟私怨伤及孩儿分毫,仁心义举更令士林称道。
他对外声明:沈家与侯府两不相欠,自今往后,不再通问世事。
柳夫人被流时,众目睽睽,阒无一人肯议其旧功,全京城仅余冷眼旁观。
看着这番结局,只觉人心冷暖,再无执念。
门外梅花怒放,风中香气夹着尘埃,往昔种种终烟淡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