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星尘尸检 > 第一章

《星尘尸检》
>首席法医罗毅面对一具来自戴森云的外星尸体,尸检显示它死于恒星耀斑般的能量轰击,
>DNA中却嵌着上古歌谣《击壤歌》的密码。
>当空间站因恒星异变濒临毁灭时,他破译出歌谣竟是高等文明用生命发出的警告: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戴森云能量采集系统的致命休眠漏洞。
---
1
星尘遗骸之谜
金属的冷光,消毒剂的刺鼻气味,还有死亡本身那种无法言喻的、沉甸甸的静默。奥伯龙空间站的法医解剖中心,是凌驾于冰冷真空之上的另一重冰冷。我,罗毅,穿着厚重的隔离服,面罩隔绝了大部分声音,只剩下自己略显粗重的呼吸和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手套下的指尖隔着生物材料层,能感受到解剖台上那具遗骸散发出的、与空间站人造环境格格不入的微弱辐射——一种来自遥远星尘的寒意。
它平躺着,形态超出人类经验范畴。主体呈流线型,类似某种深海生物与矿物结晶的奇异融合,覆盖着深紫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几丁质外骨骼。三对修长的附肢蜷曲在身侧,末端是精细复杂的晶体结构,像被冻结的能量。头颅部位没有明显的感官器官,只有一片光滑的、内嵌着复杂螺旋纹路的深色区域。最触目惊心的,是它胸膛中央一个拳头大小的孔洞。边缘光滑如镜,仿佛被无形的激光瞬间贯穿、熔融、再瞬间冷却。孔洞周围的几丁质呈现出诡异的彩虹色晕彩,那是能量瞬间过载留下的烙印。
罗法医,外部环境监测显示,目标遗骸辐射水平稳定在安全阈值内,无已知生物污染信号。可以开始初步外部检查。通讯器里传来助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具尸体,是三天前由伤痕累累的联邦科研船先驱者号拖回来的,发现地点在羲和戴森云工程的边缘地带。羲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工程,包裹着半颗恒星,汲取着近乎无穷的能量,是人类迈向深空的基石。而这具尸体,就来自它的阴影之下。
我拿起高精度扫描仪,冰冷的蓝光缓缓扫过尸体。全息投影在旁边的屏幕上构建出精细的三维模型。伤口形态分析:贯穿伤,入口直径3.2厘米,出口直径…无法确定,能量在体内释放后未形成明显出口,推测为内爆型能量释放。伤口边缘检测到极端高温瞬时作用痕迹,物质相变为类玻璃态…残留能量光谱分析…我的声音在面罩下显得有些沉闷,匹配度97.8%…与羲和恒星近期一次X级耀斑爆发峰值光谱高度吻合。
解剖室里一片死寂。耀斑在戴森云内部这就像说有人被瀑布淹死在自家的水龙头里一样荒谬。戴森云的能量采集阵列和防护屏障,就是为了驯服这种狂暴的恒星力量而存在的。
内部扫描显示,我继续道,调出另一幅图像,伤口路径上所有组织、器官、疑似能量循环系统…全部彻底汽化、湮灭。路径周围检测到强烈的空间曲率畸变残余信号…这力量…我顿了顿,感到喉咙发干,…超出了它生理结构所能承受极限的数个数量级。理论上,它不可能存在于这种能量爆发的核心位置而不被瞬间蒸发。
那它是怎么死的被自己无法承受的力量杀死还是…被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武器助手的声音带着困惑。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我深吸一口气,拿起高频分子振动刀。刀尖轻触那深紫色的几丁质外壳,发出细微的蜂鸣。切入的瞬间,一种难以形容的触感反馈回来——坚韧,却又带着奇异的韧性。没有血液,只有一些粘稠、闪烁着微弱荧光的深蓝色组织液渗出,迅速在真空环境下凝结成细小的晶体颗粒。
解剖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它的内部结构精妙绝伦,充满了流体动力学的美感和非碳基生物特有的硅-硼复合结构。我看到了疑似神经网络的发光纤维束,看到了储存高密度能量的囊泡器官,看到了由单晶结构构成的、可能用于信息处理的复杂几何体。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高度发达的星际文明。
罗法医!你看这个!助手的声音突然拔高,指着全息投影上放大的一处组织切片微观图像。
画面中央,是尸体内部一种负责能量缓释的生物电容组织的超微结构。在那些排列整齐的纳米级晶体管道之间,清晰地镶嵌着一串串异常规整的、由不同原子排列构成的符号。它们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取代了部分生物信息分子,却又似乎与整个生理系统完美共存,如同刻入基因的古老箴言。
信息编码我立刻启动深度分子序列分析仪。仪器高速运转,将那些原子排列翻译成基础信息单元。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着二进制、三进制…甚至更复杂的多维逻辑符号。超级计算机开始全力解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间站外,环绕着奥伯龙的那颗小型恒星烛龙,其稳定的光芒似乎也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躁动。通讯器里传来空间站环境监控部门的例行通报:…烛龙活动指数轻微上升,太阳风粒子流增加,波动幅度在历史平均值上限,持续观测中…
解码完成!助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核心信息片段…翻译出来了!
屏幕上,跳出几行冰冷的文字:

**【片段1】:日出而作**

**【片段2】:日入而息**

**【片段3】:凿井而饮**

**【片段4】:耕田而食**

**【片段5】:帝力于我何有哉**
2
歌谣惊魂
我僵立在解剖台前,仿佛被那耀斑直接击中。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刻冻结。这具来自数光年之外、死于恒星伟力之下的外星尸骸,它的生物组织深处,竟然铭刻着来自地球华夏上古时期的歌谣——《击壤歌》!一种荒诞绝伦的时空错位感攫住了我,冰冷的解剖室仿佛变成了宇宙巨兽的胃袋,充满了无声的嘲笑。
这…这怎么可能助手的声音充满了惊恐,是污染数据库错误还是…某种模仿或嘲讽
不可能。我的声音异常干涩,盯着那几行字,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铁烙印在视网膜上。先驱者号带回它时全程密封,我们的防护是最高级别。而且…我调出解码过程的原始数据流,编码方式是原生嵌入,与它的生物信息结构同源同构。这是它‘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它被‘写入’的。
写入谁写的为什么是这首歌谣助手的问题也是我心中翻腾的惊涛骇浪。
就在这时,解剖室厚重的合金门滑开,一个身影带着空间站走廊特有的微弱气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走了进来。是张连。
张连是羲和戴森云工程驻奥伯龙的首席能量系统工程师,也是空间站内少数几个权限能直接介入核心系统的人之一。她身形高挑,一头利落的黑色短发,此刻眉头紧锁,锐利的目光扫过解剖台上的尸体,最后落在我身上,没有任何寒暄。
罗毅,尸检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烛龙’的异常波动幅度在加大,工程指挥部那边压力很大,怀疑跟这东西有关联。她的声音清晰冷静,带着工程师特有的务实和紧迫感。
关联我指了指屏幕上那几行令人头皮发麻的歌谣,张工,看看这个。它身体里刻着《击壤歌》。关联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关联能形容的了。
张连的目光凝固在屏幕上,足足有十秒钟。她脸上惯有的那种掌控一切的冷静出现了一丝裂痕,震惊和困惑在她眼中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凝重取代。《击壤歌》描述原始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她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刀,这绝不是巧合。信息指向性太强了!‘日’…太阳…我们的太阳,羲和太阳‘作’与‘息’…运作与休眠
她的反应速度让我暗自佩服。一个工程师,瞬间抓住了关键词的核心指向。我同意。这像是一份…警示或者说明书我指向尸体胸口的恐怖贯穿伤,它的死因,初步判定是承受了远超自身极限的恒星耀斑级能量轰击,位置就在你们戴森云内部。现在,它的DNA里又刻着描述太阳升起落下的古老歌谣。张工,羲和系统最近有没有异常尤其是在能量采集、防护屏障或者…系统休眠转换期
张连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她快步走到解剖台旁边的控制台,调出内部权限界面,手指飞快地操作。羲和主系统日志显示一切正常…但边缘传感器阵列,尤其是靠近‘先驱者号’发现坐标的扇区…该死!有大量非关键性警报被系统自动归类为‘背景噪声’屏蔽了!她调出一串串被标记为低优先级的错误代码,能量导管压力异常波动…磁约束环局部共振频率偏移…防护力场在特定相位角出现微秒级的不稳定…这些数据碎片化,不成体系,主AI判定为工程扰动,没有触发高级警报。
微秒级的不稳定在承受恒星耀斑轰击时,微秒级的不稳定就是灭顶之灾!我指着尸体的伤口,这力量能瞬间汽化它!如果这种不稳定发生在戴森云的关键节点…
后果不堪设想。张连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整个扇区的能量采集阵列可能崩溃,引发连锁反应,释放的能量洪流足以…摧毁奥伯龙,甚至波及更远的殖民星。她猛地看向我,罗毅,这尸体…它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用它的命,和这首歌谣
解剖还没完成,核心器官和那个‘信息处理几何体’还没检查。我拿起工具,心中那份科学家的冷静被一种巨大的、不祥的预感覆盖,但我有种感觉,答案就在它身体里。我们需要知道那‘日入而息’之后发生了什么!
3
死亡回响
就在我的高频振动刀即将触碰到尸体胸腔内那个最复杂、最核心的、由无数细密单晶结构簇拥而成的几何体时——
**呜——呜——呜——!**
凄厉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撕裂了空间站的平静!红光疯狂闪烁,瞬间淹没了解剖室冰冷的白光!
最高级别警报!空间站遭受定向能量武器攻击!来源不明!防护力场遭受冲击!重复,防护力场遭受冲击!冰冷的AI女声响彻每个角落。
我和张连同时扑向最近的固定扶手。整个空间站剧烈震动起来,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攥住、摇晃!解剖台上的仪器哐当作响,全息投影疯狂闪烁、扭曲。那具外星尸体在固定装置的束缚下纹丝不动,空洞的伤口在警报红光下闪烁着不祥的光泽。
报告损伤!张连对着通讯器大吼,声音压过刺耳的警报。
C7区外层装甲被熔穿!贯穿深度达到第三层!攻击能量特性…分析中…匹配度78.5%…与目标遗骸伤口残留能量光谱高度相似!控制中心的回应带着惊骇。
攻击来自外部目标是解剖室所在的区域!我脑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觊觎尸体的外星势力试图毁灭证据的内部叛徒还是…某种更可怕的东西被我们惊动了
震动稍微平息,但警报并未解除。通讯器里传来空间站指挥官汉森将军愤怒而焦灼的声音:罗法医!张工!立刻汇报情况!攻击直接指向你们所在的生物研究区!目标是否安全是否泄露
目标遗骸完好!解剖室未破损!无泄露!我立刻回复,心沉到了谷底。这绝非巧合。
将军,张连的声音冷得像冰,攻击能量特征与外星尸体伤口高度一致。我们有理由相信,袭击者与杀害它的力量同源,或者…就是同一股力量。它们在阻止我们解剖!
汉森将军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罗法医,我理解你的求知欲,但空间站安全高于一切!我命令你,立刻停止解剖!将目标遗骸转移至最高等级隔离舱,准备执行销毁程序!重复,准备销毁!我们不能让这玩意儿再引来攻击!
销毁!我失声叫道,将军!这可能是我们理解威胁、甚至避免更大灾难的唯一线索!它的身体里藏着信息,关于羲和系统的信息!张工可以作证!
将军,张连立刻接上,语速飞快,罗法医的判断有依据。我们在遗骸生物组织内发现了指向性极强的信息编码,内容关联到羲和戴森云的能量采集与休眠周期!同时,我刚刚发现羲和边缘扇区存在大量被忽略的异常数据,其模式与攻击能量特性存在潜在关联!销毁遗骸等于自毁关键证据!我们可能失去唯一预警的机会!下一次攻击,或者羲和系统本身的崩溃,也许就在下一秒!
通讯那头是压抑的沉默,只有警报声在背景中嘶鸣。空间站再次传来一阵剧烈的晃动,比上次更甚!头顶的管线发出刺耳的呻吟,灯光疯狂明灭。
报告!第二波攻击!防护力场过载15%!攻击来源…无法锁定!似乎…似乎来自空间站周围的随机空间坐标点!计算显示下次攻击可能突破力场!控制中心的声音带着绝望。
汉森将军的呼吸声通过通讯器沉重地传来,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最终,他几乎是咬着牙下达了命令:罗毅!张连!你们只有最多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无论结果如何,执行销毁程序!这是最后通牒!空间站数千条人命,赌在你们身上了!给我答案!否则,我们一起完蛋!
明白!我和张连异口同声。
通讯切断。解剖室里只剩下警报的红光、仪器的嗡鸣和令人窒息的紧迫感。
两个小时…张连看向我,眼神里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够吗
我看着解剖台上那具沉默的星尘遗骸,看着它胸膛里那个神秘的几何核心。不够也得够。我重新握紧了振动刀,深吸一口气,帮我稳住它。答案,就在这里面。
张连立刻上前,启动解剖台额外的固定力场,同时调出能量监控设备,严阵以待。
刀尖,再次抵近那闪烁着幽光的核心几何体。
高频分子振动刀的嗡鸣在刺耳的警报背景音中显得微不足道。刀尖小心翼翼地接触那簇拥着核心几何体的、如同水晶荆棘般的细密单晶结构。这些结构并非单纯的支撑物,它们闪烁着微弱的能量流光,像活着的神经网络。
小心,罗毅。张连紧盯着能量监测屏幕,核心周围的生物能量场读数异常活跃,虽然微弱,但频率…很古怪,似乎在被动响应空间站外的攻击能量波动。
它在共鸣还是…在记录我屏住呼吸,刀锋以最细微的幅度切入晶体之间的缝隙。没有想象中的坚硬抵抗,反而像是切入了一层粘稠、高密度的能量胶体。一股微弱但清晰的能量脉冲顺着刀柄反馈到我的隔离手套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怆和急迫感。
核心几何体暴露出来了!助手低呼。
那是一个约莫橄榄球大小的多面体,通体呈现深邃的幽蓝色,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无数细如发丝、不断流动着银色光点的凹槽。这些凹槽构成了无法理解的复杂拓扑结构,仿佛将整个宇宙的星图都浓缩其中。在它的正中心,有一个小小的、类似接口的凹陷。
没有明显的能量连接点…这些流动的光点就是信息载体张连皱眉,迅速操作仪器,尝试进行非接触式能量场扫描和光信息捕捉。
扫描光束笼罩核心。屏幕上瞬间爆发出海啸般的数据流!那并非有序的编码信息,而是狂暴、混乱、充满了毁灭性能量特征的图谱——高能粒子流、等离子体湍流、扭曲的磁场线、空间结构的剧烈畸变…正是杀死这个外星生物的力量图谱!
它在记录死亡瞬间!我心脏狂跳,快!分析能量爆发的源头特征和传导路径!
张连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一片残影。源头…锁定!能量爆发点并非外部侵入!就在它身体内部!确切地说,是在它胸腔内一个特定的能量囊泡器官位置!能量图谱显示…天哪!是引导!它主动引导了这股毁灭性能量流贯穿自身!
我的目光猛地射向全息解剖图上那个被标注为生物能量增幅/储存节点的器官位置,就在致命伤口的起始处下方。自杀它有能力引导戴森云泄露的恒星能量为什么
看能量传导路径的细节!张连将一段复杂的图谱放大到极限。在代表毁灭能量的狂暴红色洪流中,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频率却异常稳定纯粹的蓝色能量流。这缕蓝色能量…在能量洪流爆发前的几微秒就产生了!它像一根引线,主动‘勾连’了外界泄露的狂暴恒星能量,并将其精准地导向了自身!
引线…我脑中灵光一闪,如同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那首荒诞歌谣背后的逻辑!‘日出而作’!张连!它身体里刻着的歌谣!‘作’…运作!那缕蓝色的引线能量,就是它自身的生命能量!它在‘运作’自身的力量,主动去‘作’——去引导、去触发!
张连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日入而息’…休眠!戴森云系统的周期性维护休眠!在系统从全功率运行(‘作’)转入低功耗维护(‘息’)的转换瞬间,磁约束环和防护力场的同步会存在一个理论上极其短暂、但实际可能因工程误差或材料疲劳而被放大的脆弱相位窗口!就像…就像心脏搏动间那微妙的停顿!她猛地调出之前被忽略的边缘扇区异常数据,看这里!所有微秒级的不稳定波动,都精准地发生在戴森云各扇区按计划进行‘日入’休眠转换的时刻!那个窗口期,防护力场会出现极其短暂、局域性的弱化!
一切线索如同散落的星辰,被无形的引力瞬间拉向同一个核心!
4
生命之桥
它在自杀…我凝视着解剖台上那无声的遗骸,巨大的震撼和敬意如潮水般涌来,它并非死于意外或袭击。它是主动选择了死亡!在戴森云系统‘日入而息’的脆弱瞬间,在那个防护力场出现微秒级弱化的窗口期,它用自己独特的生理结构作为媒介,主动引导了泄露的恒星能量!它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灯塔!一个信号放大器!
用生命作为引信,用身体作为发射器…张连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它要传递的信息…就是那首刻在DNA里的歌谣!《击壤歌》!那不是什么上古诗歌,那是用我们文明能理解的隐喻,发出的最高级别的警告!它在告诉我们:羲和戴森云在‘日入’(休眠转换期)存在致命的设计缺陷或安全隐患(‘息’的不稳定),这个漏洞如同无法抗拒的‘帝力’,足以毁灭一切(‘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反讽)!而它,一个路过的、或是专门来示警的文明个体,发现了这个足以引发恒星级灾难的隐患,却无法用常规方式跨越文明隔阂警告我们,只能选择最悲壮的方式——用生命点燃信息,希望我们能解读!
那空间站外的攻击呢助手惊恐地问。
不是攻击!我和张连几乎同时喊道。
是残留!张连飞速调出空间站外能量监测数据,烛龙恒星的异常活动,太阳风粒子流增强…它们干扰了空间站外部的能量环境。而目标遗骸,尤其是它的核心几何体,在记录死亡瞬间的同时,也像一块磁石,被动地吸引、汇聚了环境中与当时杀死它的能量相似的成分(主要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当汇聚到临界点,就形成了类似‘回响’的能量束爆发出来!它本身就是一个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能量信息体!攻击并非来自外部敌人,是它遗留的‘死亡回响’在空间站外不稳定的能量环境中被触发了!
就在这时,通讯器再次响起,汉森将军的声音带着末日般的急迫:罗毅!张连!烛龙活动指数飙升!已突破安全阈值!空间站防护力场正在被持续削蚀!下一次‘死亡回响’攻击随时可能到来,力场撑不住了!羲和主系统也传来警报,边缘扇区压力指数异常飙升,多个能量导管报告过载风险!我们没时间了!报告你们的结论!立刻!马上!
将军!我对着通讯器大吼,声音盖过了所有警报,目标遗骸并非武器!它是信使!是牺牲者!它用生命发出的警告是真的!羲和戴森云在系统休眠转换期(‘日入而息’)存在致命漏洞!这个漏洞正在被烛龙当前的异常活动放大!空间站遭受的‘攻击’是遗骸记录的能量信息在外部环境下的被动‘回响’!我们必须立刻通知羲和工程指挥部,强制锁定所有扇区于‘日出而作’(全功率运行)状态!绝对禁止任何‘日入’(休眠转换)操作!同时,我们需要空间站所有能量,立刻调整外部防护力场的频率和构型,避开与遗骸‘回响’能量的共振点!这是唯一生路!
证据!我需要确凿证据说服指挥部!他们不会因为一首古诗就关闭价值万亿的戴森云转换程序!汉森将军咆哮道。
证据在这里!张连的声音斩钉截铁,她已将遗骸核心几何体记录的能量图谱、引导路径分析、戴森云异常数据的时间关联性对比,以及最关键的那缕蓝色引线能量与歌谣作的象征性关联分析,打包成一份极简但逻辑链完整的报告,瞬间发送过去。将军!这是用一条星际生命换来的真相!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下一个‘日入’转换窗口将在17分钟后到达!一旦触发,漏洞被激活,戴森云边缘崩溃的能量洪流加上烛龙本身的爆发,奥伯龙会在瞬间被蒸发!
通讯那头死一般的寂静。每一秒都如同重锤敲在心脏上。
五秒…十秒…
妈的!汉森将军的咒骂声传来,紧接着是果断的命令:指挥部!这里是奥伯龙!执行最高紧急预案‘后羿’!重复,执行预案‘后羿’!目标:羲和戴森云!命令:所有扇区,立即、无条件锁定在‘日出’(最大功率运行)状态!无限期推迟所有‘日入’(休眠转换)操作!授权代码:Alpha-Omega-Nine!立即执行!
控制中心!调整全站能源输出!优先供给防护力场!频率重设为Gamma-7,构型切换至蜂巢矩阵模式!给我顶住!在烛龙稳定下来之前,不许破!
命令下达的瞬间,我仿佛听到无形的绞索被斩断的声音。
遗骸销毁程序倒计时暂停。汉森的声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沙哑,罗毅,张连,干得好。现在,给我撑住!烛龙还在发疯!
警报声并未停歇,空间站的震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烛龙恒星如同被激怒的巨兽,表面翻腾起巨大的日珥,抛射出比平时猛烈数倍的太阳风暴,狂暴的高能粒子流持续冲击着奥伯龙的能量护盾。护盾在调整频率和构型后,虽然避免了与死亡回响的致命共振,但面对如此狂暴的自然伟力,依旧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小舟,光芒剧烈闪烁,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护盾整体强度持续下降!蜂巢矩阵有效分散了冲击,但能量消耗太大!备用能源只能支撑47分钟!控制中心的报告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悬起。
羲和指挥部确认指令!所有扇区已强制锁定运行状态!转换程序冻结!边缘扇区压力读数…正在稳定!重复,正在稳定!漏洞未被触发!张连看着工程内网传回的数据,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血色,但随即又被担忧取代,但烛龙的风暴还在加剧!如果冲击超过护盾极限…
必须切断‘回响’的源头!让那具遗骸停止吸引和汇聚外部能量!我盯着解剖台上那幽蓝的核心几何体,它表面的银色光点流动得越发急促,仿佛感应到外界的狂暴。张连,它核心记录的死亡能量图谱,就是吸引‘回响’的磁石!我们能不能…覆盖它或者…注入一个相反的、稳定的能量信号,中和它的信息特征
覆盖死亡记录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同样强度的信息源…张连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击壤歌》片段,眼中光芒一闪,…有了!用歌谣本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它用生命刻下的、代表秩序与警示的信息!我们用同样的编码方式,向它的核心注入这首歌谣的完整、稳定能量信息!用‘生’的信息,去覆盖‘死’的记录!用警示的秩序,去中和毁灭的混沌!
共鸣覆盖疗法就像用和谐的乐音驱散噪音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可行!需要多大功率
不需要太大!核心本身极其敏感,它需要的是同源的、稳定的信息流,而不是能量强度!用空间站通讯阵列的低功率定向聚焦光束就行!但编码必须完全匹配它生物组织内的原子排列方式!张连语速飞快,手指在控制台上化为一片虚影,调出之前解码出的原子级编码序列,开始构建反向注入程序。
时间紧迫。护盾强度跌破60%,空间站结构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编码完成!接入通讯阵列!频率锁定遗骸核心!张连将最后的指令敲下,看向我,罗毅,启动注入!用我们理解的‘歌’,回应它的牺牲!
我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控制台上的发射键。
一道极其柔和、近乎无形的淡蓝色光束,从解剖室顶部的发射器射出,精准地笼罩住遗骸胸口的那个核心几何体。光束中,蕴含着《击壤歌》完整词句的原子编码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稳定而持续地注入。
奇迹发生了。
核心几何体表面那些疯狂流动的、代表死亡瞬间狂暴能量的银色光点,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沸腾水面,其混乱的轨迹开始被另一股柔和却坚韧的蓝色光流所影响、梳理。蓝色光流(歌谣信息)所到之处,狂暴的银色(死亡记录)渐渐平息、弥散,被那蕴含着秩序、警示和某种宇宙生命共通的坚韧意味的蓝色所覆盖、融合。幽蓝的多面体本身,开始散发出一种温和、稳定的辉光,不再有那种令人心悸的、吸引毁灭能量的磁石感。
几乎在同一时间,控制中心传来激动的声音:外部异常能量汇聚点消失!空间曲率畸变读数归零!‘死亡回响’威胁解除!重复,‘死亡回响’威胁解除!
解剖室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助手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危机解除了一半。
然而,烛龙恒星的狂暴并未停歇。失去了死亡回响这个意外的、加剧环境不稳定的因素,太阳风暴的冲击依然凶猛。护盾强度缓慢而坚定地继续下滑,跌破了50%。
风暴峰值还未过去!护盾撑不到风暴结束!张连看着读数,眉头紧锁,常规能源补给跟不上消耗!我们需要…一个缓冲器!一个能暂时吸收或偏转部分冲击的东西!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具遗骸上。它安静地躺在那里,胸膛的伤口依旧狰狞,但核心却散发着温和稳定的蓝光,歌谣的信息在其中静静流淌。一个疯狂的念头闪过我的脑海。
张连…你说过,它的身体…是天然的能量导体和放大器
张连猛地看向我,瞬间理解了我的想法:你想…利用它利用它引导能量的特性
不是利用,是…合作!我指着那核心,它记录着毁灭,我们注入了秩序。现在它的核心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的信息态。它的生理结构对能量有着天然的亲和与疏导能力。如果我们…不是引导毁灭,而是引导烛龙风暴的能量洪流,通过它的身体进行‘无害化’的疏导、缓冲…就像为洪水开辟一条临时的泄洪道
把空间站护盾无法承受的过载能量,通过它的身体导向…导向哪里张连迅速思考。
导向深空!或者…导向它原本的归宿!我看着屏幕上羲和戴森云的方向,戴森云有巨大的能量吸收和转化能力!利用它的身体作为桥梁,在奥伯龙护盾和羲和系统之间,建立一条临时的、受控的能量溢流通道!让戴森云帮我们分担一部分压力!它引导过毁灭,现在,让它引导生存!
这个计划大胆到近乎异想天开。张连眼中闪烁着激烈的计算光芒。理论上有可行性!遗骸核心现在处于稳定态,可以作为控制阀。它的生理结构足以承受巨大能量流——只要不超出它当初引导的那道致死能量强度。我们需要精准计算能量流强度,设定安全阈值,在遗骸核心处设置能量分流节点,大部分导入深空,小部分可控地导向羲和云边缘的非关键缓冲区…但操作精度要求极高!容错率几乎为零!
我们没有选择!我看着护盾强度跌破40%的警报,这是它用生命警示的戴森云,现在,让它再帮我们一次!张连,建立模型!设定能量通道!我来负责遗骸核心的实时监控和微调!这是我们唯一的缓冲器!
没有时间争论。张连立刻投入到疯狂的计算和系统链接中。我则严密监控着遗骸核心的状态,确保那《击壤歌》的稳定信息流始终占据主导,压制着任何可能被重新激发的死亡记录碎片。
通道建立!奥伯龙护盾能量溢流接口已对接遗骸生物能量接口!羲和云边缘缓冲区接收端口锁定!深空导流口开启!安全阈值设定完成!罗毅,准备启动能量分流!三…二…一…链接!
张连按下了最后的启动键。
5
星际信使
嗡——!
解剖台上的遗骸猛地一震!整个躯体瞬间被刺目的白光笼罩!那并非毁灭的光芒,而是磅礴能量流经时产生的辉光!它胸膛的伤口处,仿佛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星门,狂暴的烛龙太阳风暴能量被空间站护盾引导至此,经过遗骸那独特的生理结构的梳理、缓冲,然后一分为二:绝大部分化作一道璀璨的光矛,射向无尽的深空,在虚空中留下一道短暂的光痕;极小一部分,被精准地导向遥远的羲和戴森云,如同水滴汇入海洋,被那庞大的能量采集阵列无声地吸收、转化。
空间站的剧烈震动以肉眼可见的幅度减弱了!护盾闪烁的频率显著降低,强度下降的曲线瞬间变得平缓!
能量溢流通道工作正常!护盾压力下降32%!遗骸核心状态稳定!能量流在其承受范围内!我大声报告,看着那在能量洪流中如同礁石般稳固的幽蓝核心,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敬畏、感激、以及一种跨越生死的沉重责任。
烛龙风暴峰值开始回落!预计37分钟后显著减弱!控制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们成功了。利用一个逝去的星际生命作为桥梁,在毁灭的边缘,为生存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风暴终于平息。
烛龙恒星收回了它的利爪,重新变回一颗在舷窗外静静燃烧的橘红色火球。奥伯龙空间站如同经历了一场星际飓风的洗礼,外表伤痕累累,但骨架依然挺立。护盾的光芒稳定下来,只留下淡淡的涟漪。
解剖室里,那具来自星尘的遗骸静静地躺在能量疏导装置的中心。引导能量的辉光已经散去,它恢复了最初的沉寂。胸膛的伤口依旧,但那个幽蓝的核心几何体,此刻散发着一种柔和、纯净的蓝色光晕,如同凝固的星海。那里面,《击壤歌》的信息如同永恒的铭文,静静流淌。
销毁程序的倒计时早已被永久取消。
厚重的隔离门滑开,汉森将军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位高级军官和科学家。他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慨和一种全新的敬畏。他没有去看那些仪器,目光直接落在解剖台上的遗骸上,郑重地敬了一个联邦军礼。他身后的所有人,也肃然敬礼。
罗法医,张工程师。将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奥伯龙空间站,以及羲和戴森云工程,因你们的智慧、勇气和…这位无名信使的牺牲,得以幸存。联邦最高科学理事会和军事委员会已下达最高指令:目标遗骸,代号‘信使’,将被列为‘文明级圣物’。奥伯龙空间站将建立永久性的‘星际信使纪念馆’与研究中心,它将被安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接受所有知情者的瞻仰与研究。它的故事,它的警示,将写入联邦最高等级的档案,并择机向全人类公开。我们欠它一条命,欠它一个真相。
他转向我和张连:你们二位,将被授予联邦星云勋章。更重要的是,你们将主导对‘信使’的后续研究,以及对羲和戴森云‘日入之息’漏洞的彻底排查与修复工作。它用生命点亮的火把,必须由我们亲手传递下去。
荣誉并未带来多少喜悦。我看着信使,看着它核心那宁静的蓝光。那光芒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文明在黑暗森林中点亮篝火的勇气,看到了个体生命面对宇宙洪荒时那份决绝的责任。
6
星辰之韵
几天后,空间站初步修复完成。我和张连站在巨大的观景穹顶下。外面是永恒的黑暗宇宙,烛龙在远处燃烧,更遥远的深空中,羲和戴森云的巨大结构在恒星的光芒下勾勒出宏伟而神秘的剪影。
修复方案初步完成了。张连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递给我一份数据板,利用‘信使’引导能量的生物结构原理,结合它核心记录的信息特征,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位稳定锚’,可以嵌入戴森云的转换节点,彻底弥合那个‘日入’瞬间的脆弱窗口。它留下的,不仅是警示,还有钥匙。
我接过数据板,没有看,目光依然投向深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它用我们文明最古老的诗歌,道破了宇宙工程中最致命的陷阱。循环、转换中的间隙…那看似微弱的‘息’,却可能是吞噬一切的深渊。我顿了顿,它来自哪里为什么懂得这首歌谣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也许,在宇宙的尺度上,文明的种子曾在古老的星河中漂流、散落也许,对恒星的敬畏与依赖,是所有碳基生命共鸣的旋律张连轻声说,她侧过头,看着我的眼睛,罗毅,纪念馆奠基仪式后…我们一起去深空看看吧不是任务,只是…去看看它来时的方向。
我有些意外地看着她。张连的眼中没有了平日的锐利和紧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历生死、看透迷雾后的清澈,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穹顶外的星光落在她脸上,柔和了轮廓。
好。我点点头,一个简单的字,却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烛龙的光芒温柔地洒在空间站银色的外壳上,远处的戴森云结构在恒星的照耀下缓缓运转,如同宇宙中精密的钟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此刻的稳定运转背后,是一个星际生命以自身为烛火,点燃的警示之光。而人类,才刚刚开始学习在星辰的韵律中,小心地调整自己的步伐。
星光无言,宇宙苍茫。但在那片寂静的深黑中,一点由生命和智慧点亮的蓝光,如同永恒的坐标,指引着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