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遇见空门 > 第一章


那天下班,暮色初染杭城,空气里还残留着白昼的微热和雨后泥土的清润。方硕拐进常去的商场,目标明确——清明刚过,头采的龙井正是鲜嫩的时候。那家他常光顾的茶叶店,门楣古朴,氤氲着淡淡的茶香,像城市喧嚣中一方宁静的岛屿。
相熟的店员戴茹笑盈盈地迎上来:方先生,又来寻好茶了今年的龙井新得很,尝尝方硕选了罐嫩绿挺秀的明前龙井,又在茶桌旁坐下,对戴茹说:再帮我拿罐滇红吧,泡一壶,歇歇脚。
茶汤渐浓,红亮剔透,方硕刚啜了一口,门帘轻动,一个身影走了进来。三十上下的年纪,面容平和,中长发松松地挽在颈后,几缕碎发随意地垂在额角。她穿着质地柔软的米色针织衫,嘴角噙着一抹极浅的笑意,眼神温润,像山涧里静静流淌的泉水。戴茹立刻起身:程姐,你来啦。她转向方硕介绍道:方先生,这是我们主管,程菲。
方硕的目光落在程菲身上,仿佛被无形的磁石吸引。她身上有种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一种无需刻意彰显的知性美,像一本封面素雅却引人探究的书。方硕的心毫无预兆地重重一跳,一种久违的、清晰的心动感瞬间攫住了他,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程菲是来门店准备初次直播,尝试线上推广茶叶。方硕安静地坐在角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她调试设备、讲解茶品的身影。她的声音不高,语调清晰舒缓,像泡开的茶汤,温润熨帖。直播间隙,他拿出手机,向戴茹询问了账号,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关注了那个承载着她影像和声音的窗口。

城市的夜晚属于另一种喧嚣。方硕偶尔会独自去酒吧,不呼朋唤友,只偏爱吧台一角。暖黄的灯光下,冰块在杯中叮当作响,尼格罗尼的苦甜交织滑过喉咙,带来一种微醺的松弛感。
三杯下肚,酒精恰到好处地熨帖了神经,却也搅动了心底的涟漪。他拿出手机,点开抖音,那个熟悉的头像映入眼帘。指尖悬在私信的输入框上,却久久不知如何敲下第一句话。脑中的词汇贫瘠得像被风吹过的荒漠。目光扫过吧台上空了的酒杯,一个念头闪过。他自嘲地笑了笑,终于敲下:程老师,喝什么茶可以解酒啊
屏幕的光映着他的脸,等待的几秒仿佛被拉长。手机轻震:喝酒了你可以试试普洱,熟普温和些。文字仿佛也带着她特有的温润语调。
方硕指尖微动:如果我一边喝酒,一边喝茶,会不会出问题发送后,他觉得自己像个没话找话的笨拙少年。
片刻,回复来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浅浅的调侃:…………你要不试试…
方硕看着那串省略号,仿佛能看到她微微蹙眉又带着点好笑的表情,唇边不自觉地勾起弧度。

之后几天,方硕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主动联系,只能像个心怀秘密的猎人,去茶叶店的频率显著增高。每一次推开门,目光都下意识地在店内搜寻,期待那抹温润的身影能再次出现。
这天下班,刚走出办公楼,手机就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点亮屏幕,是那个熟悉的头像发来的私信:待会一起喝杯茶
简单的几个字,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漾开一圈圈喜悦的波纹。方硕立刻回复:好啊,去哪喝手指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急切。
来上次门店这吧。
好的,我一会就到!
他站在路边,几乎是立刻伸手拦下了出租车,报出地址。车窗外的街景飞速掠过,他的心也像被风吹起的风筝,轻飘飘地向上飞升。赶到门店时,一眼就看见程菲正坐在茶台前,纤白的手指摆弄着茶具,专注而娴熟。
来了她抬眸,浅浅一笑,将一杯刚泡好的金骏眉推到他面前。茶汤橙黄透亮,香气馥郁。
谢谢。方硕接过茶杯,指尖不经意触碰到杯壁的温热,也触碰到一丝微妙的电流。两人隔着茶台坐下,茶香弥漫开来,隔开了外界的纷扰。他们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天气、工作、最近的新闻,话语流淌得自然又轻柔。
戴茹在一旁整理茶罐,眼神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带着洞悉的笑意插话道:哎,方先生,程姐,你俩还没加微信吧加一个多方便,以后约喝茶也不用绕弯子啦。她促狭地朝方硕眨了眨眼。
方硕心头一震,瞬间对戴茹充满了感激——这简直是神级助攻!他强压下内心的雀跃,面上维持着平静,看向程菲。
程菲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莞尔,没有拒绝,只是从茶台旁拿起手机,调出了二维码。方硕连忙也拿出手机,嘀的一声轻响,像是开启了另一扇门。

或许是那点微妙的缘分作祟,两人在微信上的联系并不算密集轰炸,却像呼吸一样自然。每天总能找到些生活的碎片分享给对方——一片好看的云,一杯难喝的咖啡,工作中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或烦心事。没有刻意营造的暧昧,更像是在彼此的生活边界上,小心翼翼地探出触角,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信任。
话题渐渐深入。程菲告诉方硕,她比他大三岁,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还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儿,是她生命里最温柔的羁绊。方硕也坦诚了自己的过去,一段无疾而终的婚姻。相似的伤痕,并未成为沉重的负担,反而像两块被打磨过的石头,在碰撞中找到了共鸣的频率,成了彼此理解更深一层的密码。
方硕清晰地感觉到心底的渴望在滋生,他想靠近她,想将这份默契升华为更亲密的关系。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他灵光一闪(或者说是一时冲动):周末天气不错,要不要出去走走听说北高峰那边景色正好。他选择了一个极其质朴的活动——爬山。
好啊。程菲的回复很快,带着笑意。

周六的清晨,阳光和煦,微风中带着四月杭城特有的温润凉意。方硕特意洗了车,早早地开进程菲家的小区。停稳后,他发了条信息:我到了,在小区门口。
好的,稍等下,马上下来。你吃早饭了没她的回复很快。
还没有。
那我给你拿点,等我会。
好的。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程菲的身影很快出现在单元门口,她穿着舒适的运动装,步履轻快。拉开车门坐进来,她递过来一个保鲜袋,里面是三个圆润饱满的水煮蛋,蛋壳已经剥得干干净净。
方硕有些惊讶,脱口而出:你还剥了壳啊这份细心的体贴让他心头一暖。
程菲自然地系上安全带,微笑着说:想着在车上剥壳不方便,也容易弄脏,就顺手剥好了。
谢了,方硕接过还带着余温的鸡蛋,忽然想起什么,哦,对了!他转身从后排座椅上拿起一个包装精致的小袋子递给程菲。
这是什么程菲有些意外。
你刚过生日吧看你微信号像出生年月日,我猜的。方硕的语气带着点小得意。
你还挺聪明。程菲笑了,眼波流转,那我收下了,谢谢。里面是啥
给你买了一个水晶雪花吊饰,觉得挺衬你的气质。方硕有点不好意思。
行,回头我回家再看。程菲把袋子小心地放在腿上,笑容温煦,我们先出发吧。
好勒,出发!引擎发动,车厢里弥漫着一种轻快又略带紧张的气息。

北高峰并不高耸,但春日里游人不少。山脚的空气清新湿润,弥漫着草木的芬芳。方硕和程菲并肩走着,脚步不急不缓。
平时运动多吗方硕找了个话题。
很少,程菲摇摇头,气息已有些微喘,工作忙,还要顾孩子,实在抽不出空。
那今天爬完,方硕侧头看她,带着点调侃,是不是把今年的运动量都提前完成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程菲被他逗乐了,笑起来眼睛弯弯:对,超额完成!
山道蜿蜒,他们走走停停。程菲不时被路旁新发的嫩芽、石缝里探出的小花或是远处一片开阔的景致吸引,拿出手机,或拍照或录一段小视频。四月的山林,万物勃发,翠色欲流,鸟鸣清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方硕的目光,一会儿流连于眼前的美景,一会儿又不由自主地落在身边的程菲身上。她专注拍照时微抿的唇,被风吹起的发丝,阳光下侧脸柔和的轮廓……一句诗毫无征兆地撞入脑海: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念头让他自己都微微一怔,随即心底涌起一股隐秘的甜意。
终于登上北高峰顶,那棵著名的巨大许愿树映入眼帘,枝头挂满了承载着心愿的红绸,随风轻轻摇曳。许多情侣、家人依偎在树下,闭目祈福。山顶视野极佳,远处的西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城市中,千年古刹灵隐寺在另一侧的山坳里若隐若现,飞檐斗拱透出几分庄严肃穆。他们并肩站着,静静欣赏了一会儿这开阔的景致,没有太多言语,只有山风拂过耳畔。
下山的路轻松了许多。在山脚简单吃过午饭,方硕送程菲回家。回到自己空旷的公寓,那股想联系她的冲动又涌上来。他盯着手机屏幕,琢磨着如何自然地开启话题。最终,他发出一条信息:今天你拍的视频照片发我几个呗山顶风景真好,我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
好的,稍等下。程菲的回复很爽快。
很快,手机叮咚作响,几张构图优美的照片和一小段西湖远景的视频传了过来。拍得真好!方硕由衷赞叹。然而,信息栏就此安静下来。他酝酿了半天的下一句话,终究没能发出去。

爬山后的那次悸动和短暂的沉默,并未阻止方硕再次邀约。他发了条微信约晚饭,程菲欣然回复好。
下班后,他们在约定的商圈碰面。方硕一眼就认出了她,却又有种不同的感觉。程菲脱下了平日工作时略显刻板的职业装,换上了一件柔软宽松的浅灰色毛衣,搭配修身的牛仔裤和一双小白鞋。长发随意披散,少了几分干练,多了几分随性慵懒,整个人显得活泼年轻了许多。方硕只觉得眼前一亮。
今天想吃什么方硕问道。
程菲歪头想了想,眼睛亮晶晶的:带你去个好地方,味道不错,价钱也实在。她熟门熟路地领着方硕走进一个热闹的美食城,在一家火锅店前停下。店内人声鼎沸,红油锅底翻滚着诱人的香气。
这家店味道还行,价格也挺实惠。程菲坐下后说道。
我都行,听你的。方硕笑着回应,把点菜权完全交给她。
汤底沸腾,食材翻滚。两人边吃边聊,气氛轻松融洽。吃到一半,程菲的手机屏幕亮起,她看了一眼,略带歉意地对方硕说:不好意思方硕,今天学校还有个线上家长会,我手机上得看一下,你先吃。
没事没事,你忙。方硕说着,把火调小了点。他看程菲专注地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时不时滑动,便自然地拿起公筷,将烫熟的毛肚、牛肉夹到她的油碟里。程菲察觉到,抬眼对他感激地笑了一下,又继续低头看手机。
这顿火锅吃得其乐融融。结账后,方硕提议:时间还早,要不要去西湖边走走消消食。
好啊。程菲点头同意。
夜晚的西湖边,游人如织,却不显拥挤。灯光勾勒出亭台楼阁的轮廓,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远处山影朦胧,一切都显得安逸而祥和。他们沿着湖堤漫步,晚风带着水汽,拂面清凉。不知不觉走到了断桥。程菲又被夜景吸引,拿出手机对着远处的雷峰塔和灯光璀璨的湖岸线拍摄。
方硕没有拍照,他只是静静站在程菲身侧,目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她眼眸映着湖光灯火,像落入了星星。方硕又抬头望向夜空,一轮玉盘似的明月高悬天际,清辉如洗。这一刻,月光温柔,晚风温柔,身边的她也温柔得像一个梦。

周日,方硕起得格外早,心情像即将迎来一场盛大考试。他把自己收拾得清爽利落,对着镜子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前两天程菲发来的那条信息——周日来我家吃晚饭吧,尝尝我的手艺——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糖,甜蜜的涟漪持续不断地扩散开来。
时间从未如此漫长。熬到下午四点出头,他终于按捺不住,抓起钥匙出了门。一路疾驰,心里揣着满满的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按下门铃,门很快开了。程菲站在门后,穿着居家的棉质睡衣,颜色温暖柔和。长发随意地用一根簪子挽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颈间。脸上未施粉黛,却透出一种松弛自在的美。来挺早啊,她笑着让方硕进门,我还没开始烧呢,刚把菜准备好。
在家也没事干,就早点过来了。方硕换着拖鞋,目光扫过整洁温馨的客厅,能闻到淡淡的饭菜清香。
那先喝杯茶吧,程菲走向客厅的茶台,白茶可以吗有饼不错的老白茶。
好啊。方硕在茶台旁坐下,看着她熟练地撬开茶饼,温壶、投茶、洗茶、注水。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沉静的韵律感。茶汤渐渐煮出琥珀色,温润的枣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方硕,程菲将一盏晶莹的茶汤递到他面前,忽然开口,语气比刚才平添了几分郑重,我有事跟你说。
这突如其来的严肃让方硕的心猛地一跳。某种预感悄然升起,握着茶杯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些,心跳声在安静的客厅里似乎变得格外清晰。嗯,你说。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程菲的目光望进他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和坦诚:我的情况……你也都知道了。我还有个女儿,她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多一个人生活那么简单,而是责任、时间、精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方硕几乎是立刻回应,声音因为急切和肯定而微微提高:我早就想清楚了!从我……从我在店里第一眼看到你,我就很清楚我喜欢你!我……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更坚定的语言,我接受你的全部,包括你的过去,包括你的女儿。
沉默。只有煮水壶里细微的咕嘟声,以及两人之间无声流动的、近乎凝滞的空气。方硕看着程菲的眼睛,程菲也一瞬不瞬地看着他。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砰!砰!砰!,一声声敲打着静谧的空间。
方硕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向程菲靠近。程菲没有后退,也没有移开目光。她的眼神深邃,像一泓平静的湖水。方硕再靠近一点,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茶香和属于她的温柔气息。他低下头,轻轻碰触到她的唇。
柔软,微凉。
程菲没有躲避。她只是轻轻地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微微颤动了一下。这个默许的动作,瞬间点燃了方硕心中压抑已久的火焰。他加深了这个吻,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和终于得偿所愿的悸动。程菲的回应起初带着些微的犹豫,但很快变得柔软而真切,她的手指轻轻抓住了他胸前的衣襟。
窗外,城市的夜幕早已严严实实地铺展下来,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而在这安静温暖的房间里,一个吻,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也像在寂寥的夜空下,悄然绽放了一朵热烈而隐秘的红玫瑰。那份彼此确认的心动,在无声中达到了顶峰。

关系确认后的日子,空气都似乎变得甜腻。方硕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屏幕,嘴角却总是不自觉地扬起。他拿起手机,指尖轻快地打字:今天下班等我下,我去接你一起吃饭。
好的呢。程菲的回复带着一个娇俏的波浪号,像她此刻的心情一样轻快上扬。
餐厅里,柔和的灯光洒下。方硕和程菲相对而坐,目光交汇时,彼此眼底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像偷偷藏了糖果的孩子,那份甜蜜满得快要溢出来。
程菲舀了一勺汤,忽然想到什么,放下勺子,看着方硕,笑意盈盈地说:今天上班,同事请我喝奶茶,我当时想都没想就回他们说:‘不用啦,我男朋友会给我买的。’她说男朋友三个字时,带着一种新奇又自然的口吻。
哈哈,那必须的啊!方硕立刻挺直了腰板,一脸理所当然的骄傲,想喝什么随时点单!
程菲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容更深了,像一朵盛放的玫瑰,层层叠叠地舒展着花瓣,美得惊心动魄。真的,她的声音轻柔下来,带着一丝感慨,那种感觉……很奇妙。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自然而然就把你放在‘专属’位置上的念头。
她坦然地承认着这份依赖和归属感。
方硕看得有些痴了。眼前这张笑靥如花的脸,那份毫不掩饰的满足和幸福,就是他此刻全部心动的理由。

只是,成年人的感情世界,甜蜜总是伴随着现实的思量。那句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是万幸像一句箴言,而他们的相遇,似乎总缠绕着几分差之毫厘的阴影。如同《繁花》里的喟叹:男女之事,源自天时地利,差一分一厘,就是空门。
一天晚上,两人在程菲家看完一部温馨的老电影,依偎在沙发上。程菲靠着方硕的肩膀,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轻声问:方硕,你说我们……是不是发展得太快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疑和一丝对未来的不确定。
方硕收紧了环着她的手臂,下巴轻轻蹭了蹭她的发顶,语气坚定而热切:不,我只恨太晚遇见你。
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热情和决心都倾注在这句话里,驱散她心头任何一丝阴霾。
什么意思程菲微微抬起头,看着他。她并非不理解他的爱意,只是他过于纯粹的热烈,有时让她感到一种难以承接的重量,以及一丝对未来的惶恐。她需要的是现实的落脚点,而不仅仅是炽热的情感。
过了几天,又一次见面,程菲眉宇间带着些许忧虑。她犹豫着开口:方硕…最近,周围有朋友跟我说…觉得我们可能不太合适…
方硕心里咯噔一下,立刻追问:怎么不合适了哪里不合适他不理解这种阻力从何而来。
程菲微微叹了口气,眼神里有几分无奈和自嘲:他们觉得…我毕竟比你大几岁。她轻声说出了那个横亘在世俗眼光里的数字差。这看似简单的理由背后,是她这个年纪的女人更深的顾虑——关于容颜易逝,关于社会眼光,关于未来可能的变数。
方硕眉头微皱,几乎是本能地反驳:这算什么理由!年龄根本就不是问题!他试图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来打消她的顾虑。然而,他没能完全捕捉到她眼中那份更深层次的、关于时间流逝带来的不安和压力。他年轻的热血,尚不能完全共情一个经历过婚姻、带着孩子的三十多岁女性,在面对一份突如其来的热烈感情时,内心那份沉甸甸的审慎和隐忧。
后来,当方硕独自一人,在某个寂寥的夜晚,点开了那部由黎明和张曼玉主演的《一见钟情》。一段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像针一样刺进了他心里:
张曼玉(饰Ellen):你多大
黎明(饰Mike):三十三,你呢
张曼玉:我也是。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什么好玩的
黎明:对啊,有什么好玩的因为男人对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压力好大呀!有什么事不开心,那女人没有回头路了。
张曼玉:为什么要选我
黎明:我爱你!
屏幕的光映着方硕的脸,Mike那句压力好大呀和没有回头路了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上。他突然明白了程菲那未曾言明的、更深一层的顾虑。那不仅仅是年龄,而是岁月赋予的、无法回避的现实重量和失去试错成本的脆弱感。
十一
方硕和程菲之间,似乎无声地笼罩了一层薄雾。连续几天,他们没有见面。周末,方硕开车回了一趟老家处理些琐事。返程的高速公路上,两旁景色飞驰而过,他看着前方川流不息的车灯,心中却涌上一股强烈的孤寂感。明明同在一座城市,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像一场难熬的异地恋。他忍不住给她发了条信息:今晚一起吃饭吗
过了好一会儿,回复才来:不了,今天同事一起聚餐。
好的。方硕盯着那两个字,指尖有些发凉。
夜幕低垂,估摸着聚餐该结束了,方硕拨通了程菲的电话。铃声响了许久才被接起。
喂程菲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疏离。
聚餐结束了吗方硕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
嗯。一个短促的音节。
方硕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语气的不对劲,心悬了起来:怎么了听起来不太对,发生什么事了
电话那头陷入长久的沉默。这沉默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漫过方硕的心,带来窒息的预感。他紧紧握着手机,几乎能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
终于,程菲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极力压抑的艰涩和疲惫:方硕……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我感觉很乱。我想再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关系……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我……我明天再联系你,好吗每一个字都像是被挤出来的,充满了挣扎。
方硕的心沉到了谷底,一种冰冷的预感攫住了他。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好……我等你消息。挂了电话,世界仿佛瞬间安静得可怕,只剩下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胸腔里空洞的回响。
第二天在办公室,时间变得粘稠而缓慢。方硕强迫自己专注于屏幕上的数据,眼角的余光却无数次扫向静默的手机。临近中午,手机屏幕终于亮起,是程菲的信息提示。他几乎是有些颤抖地点开:
方硕,对不起。我想了很久,我们可能……还是不太合适。这段时间很开心,谢谢你。祝安好。
短短几行字,像一把冰冷的钝刀,狠狠地捅进了他的心脏,然后残忍地搅动着。一股汹涌的、灭顶般的悲恸瞬间席卷而来,冲击着他的四肢百骸,眼前甚至有几秒的发黑。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尽全身力气才将那股几乎要冲破喉咙的哽咽和崩溃死死压回胸腔深处。他不能在这里失态。
成年人的悲伤,是需要挑日子、挑场合、甚至需要预约的。
下班回到空荡冰冷的公寓,那扇隔绝外界的门一关上,强撑了一天的堤坝轰然倒塌。他不需要再挑日子了。他翻出家里的存酒,一瓶接一瓶地打开,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浇不灭心头的痛楚。酒精像野火燎原,烧毁了理智。他拿起手机,一遍又一遍地拨打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听筒里,只有漫长而机械的忙音。一次,两次……始终无人接听。那单调的嘟嘟声,像是对他失控和狼狈的无情嘲讽。最终,手机从他无力的手中滑落,摔在地板上,屏幕碎裂,如同他此刻的心。
十二
宿醉醒来,头痛欲裂,胃里翻江倒海。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刺进来,照在他苍白的脸上,也照亮了满地狼藉的空酒瓶和那块碎裂的手机屏幕。昨晚失控的记忆碎片般涌入脑海,他捂着脸,感到一阵强烈的羞耻和无地自容的悔恨。在最应该保持体面和尊严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最不堪的方式。他不仅失去了她,还亲手撕毁了最后那点值得怀念的温存。他没能给她,也给自己,留下最后的体面。
很长一段时间,方硕都无法真正理解程菲那看似突然的决断背后,那份沉重的顾虑具体是什么。是年龄是女儿还是别的什么直到他独自看完《一见钟情》里那段关于三十多岁女人没有回头路的对话。那一刻,他才真正触摸到了她内心冰山的一角——那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恐惧,对再次失败成本的担忧,一种在现实和世俗眼光中步步为营的疲惫,一种无法像他一样可以挥霍青春、无所顾忌的无奈。他理解了那份压力,那份沉重。
但理解之后,是更深的无力感和对自己的痛恨。他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更成熟,没有更强大,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担当,在她犹豫退缩时能稳稳地托住她,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和选择的勇气。如果有电影中Mike那样的能力(无论是指经济实力还是处理感情的成熟度)……
这个念头无数次闪过,带着苦涩的假设。可惜,现实没有如果。
有些人总说,男生总会在无能为力的二十多岁遇见风华正茂的女孩,留下遗憾。但三十多岁的年纪,再遇到心动的人,那份无能为力的爱,却因为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沟壑,而充满了更深沉、更窒息的无力感。那份遗憾,不仅源于失去,更源于看清了阻碍却又无力改变的清醒痛苦。
方硕后来总会想起那个暮春傍晚的茶叶店,想起那个穿着米色针织衫、带着浅笑推门而入的身影。一切都像张爱玲所写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只不过,那一次刚巧赶上,或许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误差。一个平时并不常驻门店的主管,让他遇见了;在一个他尚未准备好承担所有现实重量的时间点,他动心了;在她需要更坚实的依靠时,他给得还不够。这一分一厘的偏差,便让他们最终擦身而过,撞上了那扇名为现实的空门。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在杭城某个街角的咖啡馆,方硕正低头看着菜单,不经意地抬眼望向窗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巧路过,目光也恰好投向他所在的方向。四目相对,隔着玻璃和流逝的时光。
那时,方硕想,他或许可以平静地,甚至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隔着玻璃窗,轻轻招一招手,用最寻常也最克制的声音,隔着人群和岁月,说一句:
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