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直将虞帝看得又变得不喜...一群愚民,就因为暂时多一些赋税就不断闹腾,难道就不知为国分忧吗!
他又没有让百姓毁家纾难!
活不下去不可能,新增的赋税虽重,却有经过朝廷公卿仔细规划,虽然的确会艰苦一些,却不至于活不下去。
一群刁民,不识大体,不看了。
虞帝舍了奏折,转身离开紫薇殿。
........
仁兴37年,9月21
霖县,城外,半里
路边凉亭
十余仆从在凉亭外伺候。
四个官吏坐在凉亭里,此时,四个官吏尽皆伸长了脖子看着路的尽头。
穿着县尉服饰的男子皱眉:怎么还没到
穿着县丞服饰的人开口:按照公文,终归是在今天到,区别不过是或早或晚。
又过了好一会儿。
远处终于有了动静。
有三十余人打头,中间有一少年骑着马,骑马少年附近有二十余人,骑马少年的身后,还跟着一大群.....一大群清一色的壮实汉子。
最关键的是,这些汉子,穿的是皮甲。
人人披皮甲,外加那体格...很显然,这是精锐啊。
终于来了。一直等着的官吏,纷纷一喜。
却并没有主动迎上去,而是继续等在凉亭里。
远方的队伍缓缓靠近。
也伴着靠近,此地官吏脸上的喜色渐渐消失。
那县尉更是沉声:从规模来看,只有100人至150人之间。
这么点人来做什么其余人纷纷气急。
一百号人就能解决,他们何必求援县城的捕快和兵卒凑一凑,加起来也有至少三百号人了,需要那一百号人
县尉微微摇头叹气:早该想到的,按照公文,支援而来的只是区区百将,既是百将,自然只有一百人。
都冷静些,从公文来看,来的这位百将可不是普通的百将,其父为京营参将,世袭三等伯呢。县丞出声提醒。
其余官吏同时怒骂:参将又如何三等伯又如何管得到我们的头上他管一个试试...
据我对兵书的略微了解,大军出行,必带辅兵以安营扎寨押运粮草,这百将连个辅兵都没有,一看就是不学无术的二世祖,有这些勋贵,无怪有去岁辽东溃败。
你们仔细看他们的赶路,懒懒散散的,甚至大部分人刀兵入鞘,他们也不想想,就如此姿态,一旦被伏杀该怎么办...
勋贵误国,勋贵误国啊!
众人是越骂越痛心...大虞有如今的境地,都是因为这些勋贵的存在,如果能斗倒了勋贵,大虞必然是能政清人和,自此万国来朝,而不是区区契丹小儿都敢来蹦跶!
县丞懒得说话。
其余官吏互相看一眼,也不吭声了...过过嘴瘾还行,反正互不统属。
渐渐的,远处的队伍,近了。
看一眼似乎还在愤怒的人,县丞默默走出人群,带着几个随从拦住队伍的去路。
高声:诸位将士可是从京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