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故意叹气:的确,霖县的匪乱剿了也没有多少功劳,又因为那乱匪占据了一处险要,导致没人愿意去,说实话,如果愿意,我其实也不喜欢去,有那功夫,还不如在家里抱着美娇娘乐呵乐呵呢。
不待众人反应,赵羽又变得肃然:不过,因人人都不喜欢去,导致那匪乱还不知要持续到何时呢....
我赵家世受皇恩,于我而言,剿匪的功劳哪怕几乎没有,我却也不能坐视乱匪坐大,唯有如此,方能,上不负皇恩浩荡,下不负列祖列宗。
一群人看了看,忍不住变得敬佩。
不愿意去,是他们作为勋贵子弟生来就有的尊贵,而执意要去...则纯粹是忠义了。
三郎高义。钱飞更是端起酒杯敬酒。
赵羽重新笑呵呵:来,我们喝一杯。
众人纷纷大口饮下。
忽然有人想到什么:赵三郎,你之前在新安县平了乱,好像没什么奖励
没奖励
真的假的
更有人瞬间惊怒:户部和兵部干什么吃的那些腐儒暗暗打压也就算了,我们也懒得和他们计较,可他们现在连赵三郎的功劳都敢吞了
好大的够胆!
无视赵羽的功勋=无视勋贵一系的功勋=文官想要掀起文武大战啊!
越想越怒,而后好几个人扭头:杜三郎,你爹是吏部的,你爹有没有说是什么情况
之前便提过,杜三杜磊,是此地唯一一个非勋贵出身的人。
这个我爹好像没说过。
伴着不确定的声音,杜磊劝一声:赵三郎他文韬武略尽皆精通,赵伯父他更是京营参将,肯定不可能埋没赵三郎的功劳,我想,应该是有其他原因。
众人很不认同,都多久了又不是二三品大员的调动,怎可能一直耽搁。
肯定是那些该死的文官又想打压勋贵了。
真以为他们这些勋贵手里的刀不敢捅人
当场有人脾气暴躁怒骂:他娘的,去岁辽东溃败,都怨那些文官不顾大局,如今,他们怎么还敢的
说得有道理,再让那些文官乱来压迫勋贵,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
听着义愤填膺,赵羽眼皮子忍不住狂跳..这一群二代再这么气下去,保不齐就要热血上头闹事了。
当即阻拦:兄弟们误会了,我听我父亲说,不是不赏,是功劳暂且先记着。
扯淡,你又不是大官,还需要先将功劳记着好几个人本能反驳。
这已经不是赵羽一个人的事情了,这是整个勋贵体系的事...必须重拳出击!
看着越来越不对劲的氛围,钱飞也急忙开口:这件事,我倒是听说过。
还在愤怒的众人一怔,纷纷看向钱飞,面容诧异...钱飞居然听说过
瞧见众人的目光,钱飞压低声音:我也是无意中偷听到我爹说的,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可别说出去....还有,出了这个门,我可就不认了。
快说,怎么回事。众人下意识催促。
钱飞却看向附近的美娇娘:都出去。
一群美娇娘急忙起身行礼离开。
待到都走了,钱飞才压低声音:我听说,折子刚送来的时候,内阁那边其实就已经拟定好章程了,只是,还不等送给陛下过目,陛下就遣人将折子拿走了。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就民乱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居然惊动陛下了
仔细想想似乎并不意外,最近民乱虽多,但是占据了县城,如新安县之变的惨案却是第一次,甚至于,一地主官机会被血洗,更是第一次。
如此石破天惊,惊动陛下也是理所应当。
须臾后,众人又不解:既然陛下都知道了,赵三郎的封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