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也因此,才有人手紧急训练纤夫,最终以新安县龙禁卫只剩十余人,且人人重伤为代价,方大破乱民。
老太监眼眸困惑:陛...陛下,朝野清明,人人皆愿为陛下赴死,这...这不是很好吗
面对帝王的时候装傻,已是他的本能。
虞帝看一眼老太监,不语。
奴婢愚钝。老太监又低头。
留三十精锐...虞帝忍不住摇头。
如果真有三十精锐试图在暴乱前夕擒拿贼首,一群愚民,动乱之初,首尾难应,也妄想抵挡龙禁卫的精锐
虞帝很肯定,新安县的龙禁卫,绝对未曾满员,所谓的三十精锐,根本就不存在,而是被祁虹吃的空饷!
很多人都说他老了,甚至老糊涂了,但是虞帝知道,他其实不老,他才五十多岁。
他十五岁那年御极天下,迄今已御极三十七载。
御极之初,权臣把握朝纲,他只花了三年就夺回大权,就此真正意义上的御极四海。
龙禁卫的奏报,他只是一眼就看出问题,故而才会对比奏折...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祁虹既有血战之心和血战之举,率并不适合战场搏杀的龙禁卫入战场,哪怕只剩下十余人亦死战不退....就如奏折最后一句的讨饶,祁虹和祁虹手下的龙禁卫,终究是做到了不负皇恩。
终究是个忠心的。
至于吃空饷...如果是年轻的时候,虞帝想着,他会很愤怒,不过到了现在,自认不老的虞帝,他认为他看开了,所以不在意了。
人心有私乃是天理,有才又忠心,且愿意死战...此等人,喜欢钱财又有什么错呢
毕竟,不是谁都能如他一般不为外物所动,他在意的是,祁虹竟不敢说真话...若非祁虹的血战不退,他说不得都会怀疑祁虹的忠心。
心念之间,虞帝淡声:这奏报中的赵羽是何人
虞帝的记忆力很好,但是,他不记得有这么个出挑的人。
老太监立即回答:陛下,赵羽,为京营参将三等伯赵锋第三子,刚十七岁,暂且并未为官。
虞帝沉吟片刻,开口:朕记得,赵麟也是赵锋之子
陛下圣明。
顿了顿,老太监低语:赵麟为赵锋长子,去岁于辽东为国赴死。
虞帝忍不住摇头:赵羽有一腔血勇,倒也不负累世富贵,可惜,和祁虹有同样的毛病...
奏折上写得很清楚,平乱由赵羽运筹帷幄,赵羽更是亲自带队冲杀,身先士卒,经历数次血战,这才平息动乱。
至于说毛病...奏折说,赵羽是被人打昏出的城,这话骗谁呢
虞帝用脚想都知道,必然是赵羽自行出的城,担心被旁人认为胆小,故而称昏迷中出城。
据实言明是因无兵只能离城也就罢了,他又不是不通人情。
老太监见状,眼眸闪了闪没吭声,他暂时不太确定帝王的想法...这似乎是要用那要怎么用
虞帝沉吟一会儿,开口:赵锋有几个儿子
陛下,三等伯赵锋有两子一女。老太监立即回应。
虞帝微微皱眉:赵羽可有后
老太监思索一会儿才回答;陛下,据奴婢所知,去岁本是赵羽的婚期,只是其兄长故去,也就耽搁了。
那便罢了。虞帝微微摇头。
虞帝想着,他如今越发的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