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庄上一堆做衣服和刺绣方面的学徒。
三五日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能赚来十几两银子,这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要是待到熟能生巧,只怕会赚得更多。
当然,这只是各干各的十几个菜鸟的作业效果。
如果走流水线,分成若干步骤流程,并设置对应岗位,每个岗位只负责对工序,只怕效果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升。
刺绣杨安明并不是很了解,但裁制衣服设置流水线的话,效率肯定能大幅度大大提升。
毕竟每个人只在自己的岗位上反反复复做同样的作业,比起一个人完成所有工序,效率那是天壤之别。
哪怕在西方,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流水线作业的概念。
毕竟流水线早期雏形也是十八世纪中叶,在英国陶瓷陶瓷工厂初步形成的。
他想到这里,当即在马车里和王珠兰分享了这个想法。
夫君,你这个想法真是前无古人啊!如果是这样,以前做一件成衣的时间,说不定能做两三件了!
王珠兰仔细思考了一下,也是震撼到了。
流水线的优点就是,东西流下来,只要手上的物料和工具就绪,你无需更换工具,只反反复复做同样一个简单工序就可以了,速度大大提升,出错率也大大降低。
说不定能做两三件
杨安明忍不住朗声大笑,珠兰啊,等回头我们把流水线弄起来,你就知道你这个想法有多保守了!
马车在牙市停下。
庄子人手不少了,你还要买下人王珠兰一怔,你这是打算开几条线啊
我打算招百来个家丁护院,一来闲时可以上线作业,二来遇到盗寇,也多少有一定抵御之力。
杨安明早就想好了。
现在手里有一万多两银子。
养一两百壮丁绰绰有余。
但所谓坐食山空,光养还不行,还得利用这些人钱生钱,可持续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两人进去牙市,才发现里面精壮汉子寥寥无几。
几乎都是女人,稚童,一些面黄肌瘦的矮小弱汉子。
二人对视一眼,都无奈的笑了笑。
男丁,尤其是壮一些的男丁,可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可能卖掉呢。
所以一般是把干不了什么粗活重活的成员拿去卖掉,好保贴家用。
长得好看点的女子,机灵一些的稚童,倒有不少。
虽说他们干不了什么活,但总有那么几个,能迎合富贵人家的需求,说不定还能换个大价钱!
杨安明很失望。
毕竟他买下人首要目的就是武力储备。
他逛完偌大牙市,只买到了五个差强人意的汉子。
他意兴阑珊离开牙市,在入口外面,却看到一个熟面孔。
一个一脸麻子的家伙,四十岁左右,举着个牌子,写着:卖身为奴,管衣食住即可!
此人不就是上次他在杏花村遇着的三个被撤掉的驿传之中的那个麻子吗
估计连交手续费的的钱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