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征兵的人在杨安明回村之前,已经离开了。
杨安明与王珠兰手牵手回家时,那年轻文士正在跟村民了解情况。
见到杨安明经过,他下意识看了过来,一脸鄙夷。
只是看到王珠兰的模样时,他脸上露出微微错愕之意。
这下流胚子果然懂得坑蒙拐骗,也不知道使用了什么下作手段,竟弄到了这等姿色的娘子!
只是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拉拉扯扯的,简直有伤风化!
杨安明对他殊无好感,翻了个白眼就走过去了。
倒是王珠兰,看到这白皙的年轻文士,也是微微失神,随即想到身侧相公,赶紧收起眼神。
走远了她才感慨,那人长得可真好看。
杨安明有些吃味,你在说什么男子长那个样子,也能叫好看那分明是个娘p!
王珠兰浑身一个哆嗦,颤声道,相公别多心,你说得对,那人毫无阳刚之气,一点男子气概都没......你别打我!我再也不看别的男人了。
没人打你。我只是看不惯那家伙眼睛长在头顶似的看人的德行罢了。
杨安明看到如同惊弓之鸟般的妻子,一阵无奈,只得好生安抚一番。
那样白皙的俊少年,男人看了都会多看几眼,也难怪王珠兰看得惊奇。
我去集市一趟吧,一来看看反贼去向如何,二来该买的东西还没买。你在家里可要千万小心。
回到家里,杨安明想起来因为反贼缘故,想买的物品都没有买。
也幸亏他长了个心眼,进集市之前,发现土匪在销赃时,把毛皮缠在身上,用外衣遮盖住,再进去交易,后来才得以卖了一百两银子。
这时候有点晚了,集市商铺已经关门了,还是明儿再把剩下的肉拿去买吧,不过明儿不是赶集日,集市上没什么人,要不进城吧,虽然进城要入城费,但也只能这样了。
往时里里外外的事都是王珠兰张罗,所以她门儿清。
说罢又道,虽然酱醋用罄了,但一会我去父母家里借一点。晚上搞点肉蘸酱,比啃树皮草根好多了。
杨安明正想告诉她把毛皮卖掉之事。
门外却有人冷哼说道,真是个废物,谁家正常相公天天让娘子去娘家借东西的
原来却是老丈人王海强找上门来了。
杨安明想起之前老丈人要把王珠兰献出去之事,顿时脸都冷下来了。
对方的意图他再清楚不过了。
原主动辄持刀要钱,把王家好好一户富农搅得无可安生。
岳丈岳母见了他避瘟神似的绕路走才是,如今敢上门骂他,有何居心可想而知。
如果他确实没有悔改之意,这岳父要把女婿换掉,给女儿换个可靠的,有钱的,他也能理解。
但与王大柱一个做派,这老登要将女儿献给天军教主,他实在没办法给对方好脸色看。
你该干嘛干嘛去。我有事要和我女儿商量下。珠兰,你过来一下,我有话要跟你说。
王海强如今有了抉择,也不惧怕杨安明了,说话也毫不客气了。
杨安明也没拦着。
但他摸了摸下巴,思忖着,要是暴躁原主的话,会不会提刀上去拼命
安明你等等。我和父亲说说话。
王珠兰一脸错愕看着在杨安明面前气势大变的父亲,迷惑不解的跟着过去。
去吧,你们好好聊,我烧火做饭去了。
杨安明笑着回答。
王海强不动声色看着这一幕。
父亲,是有什么事吗
我是在想......如果实在日子过不下去,你就回家去吧,我和你娘养着你。
王父嗫嚅半天,愣是说不出和儿子一样的话来。
都怨儿子和这女婿一样混账啊,你进什么天军队伍啊。
爹你在说什么啊,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能住娘家呢,传出去别人要取笑您和您的女儿的。再说了,最近夫君长进了不少,您不也看到了吗
他连最起码的食物都无法保障!还要你往娘家拿东西,这样的人有他没他有何区别他但凡能挣几个子,何以至此
王父本在迟疑,见女儿说杨安明好话,多少有点火气。
他能打猎,钱迟早会有的。
那为什么今天他一分钱拿不回来他就是个废物,窝里横!
王父吼声越来越大。
杨安明没办法装聋子了,那岳父大人觉得我今天应该拿回来多少钱给您女儿才配做你的女婿
带着豹子和野羊赶集,没个二十两你好意思说你会打猎
王父寒着脸道。
这不就得了,这是我今天赚回来的钱。
杨安明掏出那两个大锭子,摆在木桌子上。
不可能,你拿什么挣一百两银子回来
王父难以置信盯着银锭,他伸手去拿,不会是外面涂了一层银皮吧,伪造银锭可是大罪啊!
王珠兰面色变了变,父亲,你怎能说这种话隔墙有耳,真让别人听去了可不得了!
她又不安的看着杨安明,相公,我知道你胆子小,不会在外面做那样恣意妄为的事,只是你哪来这么多银两,难道你去城里赌坊赌钱了
我真不赌了。至于这钱哪来的,其实你们可以去问问韩老韩郎中。
杨安明一阵汗颜,看来原主真是个窝里横,在家横行霸道,出去唯唯诺诺。
这钱确实是安明自己挣来的。老夫可以作证。这小子最近长进了呀。
突然韩老推门进来,并将卖毛皮一事一五一十说出。
他的话自然不会有假。
王父黑着脸离开。
别走啊,带一个银锭子回去,权作小婿孝敬您的。
杨安明举起一个银锭叫道。
王父走得更快。
你倒是跟上来送,一点诚意都没有!
哎呀,这可是他老人家搁不下面子自己不领情的。
杨安明嘀咕着,放下银锭子,又问韩老,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来是找我有事
韩老暗自摇头,这小子心性还得打磨打磨,嘴里却道,你最近不是要上山搞些山珍野味养家糊口吗本来有虎出没,我该劝你别冒险上山,但县里有个悬赏通告贴到各处,还让我们全力动员一些有能力上山之人。
杨安明回想上山遭遇,有些明白了:是为了那乌灵菌
你居然知道没错,据说是县太爷周泰明的母亲犯病,卧床不起,只一直神昏儋语,寻常药石难以奏效。所以到处寻找郎中和药物。
杨安明一愕,原来是这样,但为何官兵还来征兵,我听说村子里几个猎人因为赶集日没上山,在赶集回来的路上被带走了!
这事确实透着古怪。可能等问过县里才能得知因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