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旧笺新诺 > 第 十章 樱花与毒菌:日军秘档的现世
【1937年·上海·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
岗村宁次盯着地图上的红点,那是老周标注的地下党联络点。副官递上电报:“将军,731部队石井四郎大佐来电,询问‘樱花计划’实验样本的运输安排。”岗村拿起钢笔,在贝当路附近画了个圈:“让老周确保法租界的运输通道,‘海燕’必须在样本抵达前解决。”
窗外传来轰炸机的轰鸣,岗村走到保险柜前,取出个铅盒。里面装着培养皿,绿色的菌落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这是731部队研发的新型细菌武器,代号“樱花”。老周提供的地下党分布图,正好覆盖了日军计划投放细菌的水源地。
【2025年·东京·东亚史料协会总部】
沈诺看着屏幕上的卫星图像,东亚史料协会的大楼与1937年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完全重合。顾记者发来邮件:“查到了!协会理事长冈村秀夫,是岗村宁次的孙子,他父亲曾参与731部队在上海的实验。”
附件里是1947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其中提到:“岗村宁次私藏的‘樱花计划’档案下落不明,据传与上海某叛徒有关。”沈诺突然想起周明远电脑里的加密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是2024年12月,正是冈村秀夫访问上海之后。
【1937年·法租界圣玛利亚女中】
林晚趴在礼堂彩绘玻璃下,听着日军工兵的脚步声。阿福用修杖工具撬开一块地砖,露出下面的铅桶:“丫头,这是老周帮日军运的‘樱花’样本,石井四郎亲自送来的。”铅桶上印着樱花图案,旁边放着份文件,标题是《上海水源地细菌投放预案》。
突然,屋顶传来枪响。林晚抓起文件塞进制服,盲杖敲击地面发出紧急信号。陈默冲进来,手里拿着枪:“老周带日军来了,他说只要交出样本,就放了你父母——”他的话被林晚打断:“我父母早被日军杀了!这些是细菌武器,会害死几十万上海人!”
日军破门而入时,林晚把铅桶推向陈默:“带出去,交给‘掌柜’!”她转身用盲杖击碎彩绘玻璃,海燕图案的碎片散落一地。枪声响起时,她看见陈默抱着铅桶消失在密道里,而老周站在日军身后,手里拿着她的银手链。
【2025年·上海·圣玛利亚女中遗址】
沈诺站在礼堂废墟中,紫外线灯照在地面上,显出用盲文刻的箭头:“向海燕翅膀方向三米”。徐天成转动彩绘玻璃残片,地面突然裂开——下面是个金属密室,墙壁上刻着樱花图案,中间放着个铅盒。
打开铅盒,里面不是黄金,而是个培养皿,虽然经过八十八岁,绿色菌落依然活着。李教授戴着防化手套拿起培养皿:“这是鼠疫杆菌的变种,731部队的‘樱花’菌株!”铅盒底部刻着岗村宁次的签名和日期:“1937.11.16
赠周伯韬,大东亚共荣之基。”
顾记者的手机响起,是东京的线人:“东亚史料协会刚收到匿名快递,里面是沈诺的个人信息和威胁信,发件地址显示在上海……”话没说完,信号就断了。沈诺看着培养皿里的细菌,突然明白周明远偷盲杖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掩盖祖父的叛徒身份,而是为了销毁日军细菌战的关键证据。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
老周坐在密室里,看着岗村宁次的密信:“帝国即将迎来新的黎明,‘樱花计划’档案务必妥善保管,以待来日。”他抚摸着铅盒上的樱花图案,想起林晚被处决前的眼神——那眼神像极了培养皿里的细菌,看似柔弱,却能摧毁一切。
突然,密室门被撞开,沈怀瑾举着枪站在门口:“老周,该还账了。”铅盒从老周手中滑落,摔在地上发出闷响。沈怀瑾看着盒里的培养皿,想起林晚说过的话:“陈默,你知道海燕为什么不怕风暴吗?因为它们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危险。”
【2025年·上海海关】
海关缉私队拦下一辆运往日本的集装箱,里面装记了标注“古董家具”的木箱。开箱后发现,每个木箱里都藏着档案袋,袋上印着“樱花计划”字样——正是周明远通过东亚史料协会走私的日军秘档。
沈诺在档案中找到1937年11月16日的会议记录:“岗村宁次指示老周,借‘肃清海燕’之名,掩护细菌样本运输。林晚掌握样本运输路线,必须灭口。”旁边还有老周的批注:“已安排陈默执行,用其父母性命胁迫。”
顾记者发来东京快讯:“冈村秀夫在史料协会被捕,搜查中发现731部队在上海的实验报告,其中提到‘多亏周姓华人协助,样本得以顺利投放’。”沈诺合上档案,看着窗外的黄浦江——八十八岁前,林晚就是沿着这条江,试图阻止一场细菌战的浩劫。
【尾声·衡山路梧桐树下】
沈诺将林晚的血书、断杖和培养皿交给国家博物馆。展柜里,血书的最后一句“叛徒是...”被激光显影补全:“叛徒是那些为了苟活,而让千万人去死的人。”
衡山路的梧桐又落了叶,沈诺捡起一片,叶面上用盲文刻着:“海燕虽逝,风暴已过,江河安澜。”她想起祖父日记的最后一页,那是他百岁时写的:“晚晚,现在的上海,再也没有樱花与毒菌,只有你喜欢的梧桐树,和和平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