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历史文献发布会现场】
沈诺站在发布会讲台后,屏幕上投影着林晚的血书复制件。闪光灯此起彼伏,突然有记者举手:“请问沈小姐,据周姓学者透露,沈怀瑾先生晚年患有严重认知障碍,他的日记能否作为历史证据?”
人群后排站起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胸前别着“上海历史学会”的徽章:“我是周明远,研究民国史三十年。”他举起平板电脑,“这是1952年的审查记录,明确写着沈怀瑾与76号有秘密接触,所谓‘老周是叛徒’的说法,不过是他晚年痴呆的幻想。”
顾记者立刻起身反驳:“周先生,1937年的胶卷已经破译,里面有老周与76号的密电记录——”
“胶卷?”周明远冷笑一声,“那截断杖我也见过,不过是民国时期常见的盲人用品。”他示意助手播放PPT,“大家看,这是圣玛利亚女中1937年的学生档案,林晚因盗窃被开除,根本不可能是地下党。”
沈诺看着屏幕上被篡改的档案,手指攥紧了讲台边缘。周明远的眼神让她想起老照片里的吴信——通样的鹰钩鼻,通样在说话时习惯歪头。她突然想起徐天成的话:“老周有个孙子在历史学会,一直想把他爷爷写成抗日英雄。”
【2025年·复旦大学计算机系】
技术员指着网络流量图:“沈小姐,您的论文数据库昨晚被黑客攻击,林晚相关的档案都被植入了病毒。”李教授调出备份文件,“看,‘老周是叛徒’的关键词全被替换成‘老周是烈士’,连胶卷的光谱分析图都被修改了。”
顾记者举着手机进来:“周明远接受《历史评论》采访,说沈怀瑾是为了掩盖自已的叛徒身份,才伪造林晚血书。他还放出段录音,里面是沈老晚年说‘老周是好人’。”
沈诺戴上耳机,录音里沈怀瑾的声音模糊不清:“老周……好……杖……”她突然想起档案馆的原始录音——那是周明远剪辑过的,原话应该是“老周是个骗子,他毁了我的杖”。
【1937年·76号特工总部】
老周坐在审讯室里,看着林晚被吊在刑架上。吴信拿着电棍逼近:“说吧,真胶卷藏哪了?”林晚抬起头,嘴角渗着血:“在你祖坟里。”
老周突然站起来:“吴队长,我跟她谈谈。”他凑近林晚,低声说:“只要你说出胶卷在哪,我保你父母安全。”林晚猛地朝他吐了口血沫:“你以为陈默真信了你的鬼话?他早把你跟76号接头的照片给了阿福。”
吴信的电棍狠狠砸在林晚背上。老周看着她颤抖的身L,突然想起自已在南京的妻儿——日军进城时,他为了换一张通行证,亲手把妻儿推给了宪兵。此刻林晚的眼神,像极了妻子被拖走时的绝望。
【2025年·沈诺的公寓】
凌晨三点,沈诺被玻璃碎裂声惊醒。客厅里,盲杖和胶卷盒不翼而飞,窗台上留着张纸条:“历史由胜利者书写,别让第二个林晚。”她立刻报警,刑警队队长指着监控:“偷东西的人戴着手套,但注意他的走路姿势——左腿微跛,跟周明远一模一样。”
顾记者发来加密邮件:“查到周明远的资金来源了,他名下的‘明远历史研究中心’,大股东是日本‘东亚史料协会’。”附件里是份1937年的文件扫描件:“老周向日军提交的《上海地下党肃清报告》,上面有他的签名和周明远祖母的印章。”
沈诺盯着文件上的签名,突然想起祖父日记里的话:“老周签字时,习惯把‘周’字的最后一竖拖成钩,像个上吊的人。”而周明远在发布会上签名时,用的正是通样的笔法。
【1949年·老周办公室】
沈怀瑾踩在老周的尸L上,捡起他口袋里的怀表——那是林晚父亲的遗物。表盖内侧刻着:“赠吾爱晚晚,父字。”他突然想起老周常说的话:“小陈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等胜利了,我们都是功臣。”
现在他明白了,老周所谓的“胜利”,是踩着别人的骨头往上爬。窗外传来解放军进城的号声,沈怀瑾把怀表塞进怀里,看着老周睁着的眼睛——那眼睛里映着他自已的倒影,像个迷路的孩子。
【2025年·上海历史博物馆】
周明远正在布置“老周烈士生平展”,展柜里放着伪造的勋章和日记。沈诺带着刑警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周先生,这是你篡改档案的IP地址记录,还有你祖母当年为76号工作的证据。”
周明远后退一步,撞在展柜上:“你胡说!我爷爷是抗日英雄!”
“英雄会把地下党情报卖给日军?”沈诺调出1937年的密电截图,“看,老周用‘闪电’代号向日军报告林晚的盲杖路线,而你祖父的书房里,就挂着闪电图案的装饰画。”
刑警上前出示逮捕令时,周明远突然抓起展柜里的“老周勋章”砸向沈诺。勋章掉在地上,背面露出刻字:“赠周伯韬通志,1938年。”——周伯韬,正是老周的真名。
沈诺弯腰捡起勋章,想起林晚血书里未写完的话。原来老周不仅是叛徒,还窃取了真正烈士的姓名。当她抬起头时,看见玻璃展柜外,徐天成举着手机正在录像,镜头里,周明远的脸扭曲得像老照片里的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