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温翰开心地笑了,又私下里联络了几处邻居和关系好的亲戚,让他们多来走动。
他还说让母亲去学一些琴棋书画。起初温母还略微诧异,后来同周边的几个夫人们一起乐呵呵地去学技艺,整日摆弄些花花草草,好不快乐。
有一日几位夫人齐聚温府,正在说笑自家孩子日后如何如何。
温翰正巧下了学,几个人七嘴八舌地夸奖温翰。
一位夫人说了句:与我家女儿年纪相仿,不如定下亲事如何。
温翰当场变了脸色。最终还是温母以孩子的婚事当由孩子做主,将这事推掉了。
回到屋内,温母才开口问道: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温翰却不答话。
翰儿,你是娘生的,你瞒不住娘。说吧,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娘去上门给你提亲。
温翰心中苦涩,却又说不出,只能说一句:我们现在还不认识。
重生这些日子,温翰都没有去找过祝瑶,父亲的病还没有落定,所以尽管温翰对祝瑶有再多的思念,他都不敢草率地去见她,就怕出什么岔子。
几天之后,温父如承诺那般请人到家里看病。
温翰不放心,处处跟在父亲旁边,眼见来的人,竟然是祝父。
祝瑶的父亲年少学医成名,五十岁被封为京城中的圣手。他来不奇怪,但温翰始终不太放心。
他向父亲提议:能不能请多个郎中来诊治,这样结果也更准确。
几个郎中诊了半晌,得出了一样的结果,温父的体内确有隐疾,最好立刻医治,否则,日后则很难治愈了。
温翰急忙道: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时间医治吧,拖得越久越不好。
几个郎中互相看看,都打算让祝父独自留下,毕竟他是城中的名医。
温翰赶紧留下几位郎中:多几个郎中互相商议着,此事非同小可,我们温家也有这个实力。
温父觉得奇怪,但只认为是温翰过于关心自己,并没有多想,便同意了。
既然说这个病现在医治比较容易治愈,那说明还不是什么大病,应当用哪个医生都无所谓。
几个郎中在一块商讨,约莫半个时辰,终于商讨出了一个众人满意的医治法子。
温父躺在床上,看着郎中在房里点了熏香,他静静地闻着香气,安心睡着了。
只剩下温翰和温母在焦急地等待。
只见几个郎中各自忙碌,而祝父却站在原地,不曾动作。
温母疑惑不解:祝大夫,为什么您没有任何动作,难道我家老爷……
祝父见温母误会了,赶紧解释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少爷对我不够信任,那我还是少参与为妙。不过夫人放心,此病不难医治。
听他这么一说,温母算是放下心中的一块儿巨石。
一旁的温翰听了也安心许多,这一世,他绝不能让一家人再走上上一世的老路。
又经过了一个时辰的施针、放血、喂药。
几个郎中才从温父的房间里走出,他们拿出配好的药,嘱咐了一些话便离开了。
床上,温父脸色略显苍白,但并没有温翰想象的那样差劲。
温翰心中压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挪开了。
父亲这一世病情没有恶化,提前治疗不会去世,那他和祝瑶,就有了可能,他终于可以去找祝瑶了。
这一世他们一定要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离。
温父的病情稳定之后,温翰才找他,提出自己想要学习岐黄之术,并且已经选好了师父。
温父温母都非常诧异,为什么温翰忽然冒出这样的念头。
怎么是平日里的诗书都背熟了怎么忽然想要去学岐黄之术你想找谁当师父
城北祝郎中。
温母这时疑惑地问他:上次郎中给你爹看病,你还不信任,怎么这次又要拜他为师到底为什么
温父更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父亲母亲,实不相瞒,孩儿……心系祝家的小姐,只是想要离她近一些。
父亲母亲,请你们放心,孩儿并不会让此事影响学业,孩儿只是想能默默看着她就好。
温父温母听见他这样说,心中倒是松动一下,但他们再开明,也还是开口劝导:我们可以同意你学岐黄之术,但是你能不能拜师成功要看你自己。并且如今你年纪尚小,万万不可耽于儿女情长。
更不能……做出有辱女子名声和家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