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燕子迴时 > 第17章

第17章
玉露殿,三皇子周泓与父皇有说有笑,他生的和父亲十分相像,高额阔面,贵妃在一旁布菜,一家三口,和乐融融。
席间,贵妃状若不经意地说起,今日遴选女官,最挑尖的那个,淑妃一眼就看上了,我说不行,好姑娘得送到东宫去,免得总有人说我怠慢了东宫。
见陛下没有反应,又说,家世也是这批里最出挑的,是晏侍郎的女儿。
周元载问,晏老将军的孙女,从小就带到嘉兰关养的那个。
是的吧。贵妃轻笑,瞧着文文静静的,要是不说,看不出是在边关长大的。
周元载笑着说,老将军疼爱孙女,年前的请老折子上就写孙女到他身边时尚不足膝高,如今已亭亭玉立,孙女孝顺,不愿意舍下他们先回京,但是他实在不忍心把孙女许在边关,这个京城一定得回来。
自从十年前起,他就每年上告老折子,所以朕一眼就能看出他是随便说说还是真的想回来。周元载笑过后若有所思,前前后后,他在嘉兰关待了有三十年,也是辛苦他了。
那是陛下信任他。
父皇曾经说过,怀疑谁的忠心都不用怀疑晏安邦,这么多年来,有他在边关守着,朕委实不用多操心,只可惜人总会老啊。
晏老将军是先帝一手提拔,现在陈将军也是陛下一手提拔,忠心也不用怀疑。
太子静坐,室内不许有人。
等退出静室,晏子归就笑盈盈叫住张成,张公公,你看我初来乍到,也不知道东宫是个什么规矩。
今日我上任第一天,想请东宫的宫女内侍们吃点心甜甜嘴,不知道合不合适。
合适,怎么不合适呀。张成笑道,这白得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那就好。晏子归笑道,我还怕别人觉得我嚣张扎眼,实在是才来心里没底,想着礼多人不怪。
那就劳烦张公公替我张罗。晏子归问。
张成讶然。
晏子归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东宫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忙活这件事,我昨天才进宫,我回京城都还没一个月呢。
张成笑,行,这事我替你张罗。
晏子归往他手里塞一个荷包。
张成掂量一下,请大伙吃点心用不到这么多。
那也不能让张公公给我白费力气啊。晏子归笑。
张成哈哈笑,晏大人天生就是当官的料。
张成自然不会自己去办这件事,叫手下的小太监去办这件事。这时外面跑来一个小太监,给张爷爷问安。
这节点你怎么来了张成打开晏子归给的荷包,银瓜子,他抓了几粒扔给小太监,你小子来的巧了,见者有份。
张爷爷,爷爷让我来知会一声,今日贵妃在官家面前提起了新到东宫的女官晏大人,这两日最好让她跟在殿下身后,以防官家过问。
这往常也有高门的女儿进宫当女官,没见过像她一样的。张成疑惑,一个侍郎的女儿就值得贵妃这么巴巴的在官家面前邀功吗
再说,要真的好,贵妃也不会那么轻易就给东宫。这么多年早看透了,贵妃只会拿些样子货糊弄东宫,真正的好东西好人她都给三皇子留着呢。
官家允了晏老将军告老,等老将军回京,官家肯定还要恩赏。
张成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回头找人拿块银子送到膳房去,今日东宫所有人都加一碗肉,就说是晏大人请的。
钱明想给晏子归个下马威,没成功,初次见面时就有点皮笑肉不笑,晏子归只当不知,客客气气的。
嘴上也说的谦虚,让她多教教。
晏大人一来就收买人心,如鱼得水,我怕是没什么能教的。钱明冷笑。既然连梳头都难不倒她,怕是不能让她在殿下近前伺候。
钱明想好,就让她去管些库房花鸟之类的。
但是第二天上午,官家下朝,太子要去陪官家用早膳,张成说让晏大人随侍。
钱明一愣,跟着太子去见官家是露脸的事,这一直都是她。可是晏大人才来。
晏大人第一天来就能给殿下梳头,第二天自然可以去见官家。张成提醒,晏大人的品级可是和你一样的,你安排不了她。
钱明沉着脸。
晏子归就让崔云和她一起去,这样有什么她不会的地方,崔云可以提醒她。
崔云虽然跟在她身后,面上却算不上很开心,其实你可以叫上她一起去的。平常都是钱明去,其余她爱叫谁叫谁,崔云面圣的机会就不如张莺儿多。
我看她那表情,以为她不想去呢。晏子归故意的,钱明印堂狭窄,人中短小,小人之相,昨日有心和她讲和,还要阴阳怪气,不知所谓。
这种阴沉着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你使绊子的人,要敬而远之。
人应该主动远离小人,而不是寄希望于小人会自己醒悟,变成君子。
陛下卯时醒来,殿下作为人子,自然不能晚起。
陛下要上朝。
殿下不用上朝,早起就是通读经典。
晏子归站在帷帐后总算有机会光明正大看清太子的长相,微微一怔,太子远比她想的更俊美,配上他白璧无瑕的皮肤,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男人都要不同,不由小声感叹,殿下天人之姿也。
崔云听了睁大眼睛,扯晏子归的袖子,用气声提醒他,从先帝起,官家就不纳女官为妃,你莫要糊涂。
晏子归先是不解,随后失笑,我只是抒发一下爱美之心,不是对殿下有贪图。
反正你别想有的没得。
等到陛下快要下朝的时候,太子就要起身去往紫宸殿,陪同陛下用早膳。
东宫离紫宸殿并不远,但是太子还是要坐辇的。
晏子归跟在辇边走路,心想这么点路都不愿意走,难怪养的大家闺秀似的,弱不禁风。
紫宸殿的威压比东宫更甚,晏子归低头不敢造次。
天家父子吃顿早饭也是没声的,直到陛下叫茶,静谧的空气才又流动起来,送茶送热毛巾,撤餐食的都动作起来。
周元载看一眼晏子归,你就是晏家大姑娘
晏子归低头出列,微臣晏子归请陛下圣安。
抬起头朕看看。
晏子归微微抬头,和周元载对视一眼,又把头低下。
你才回京城,怎么不想着和你父母兄弟多多相处,共享天伦,怎么想着进宫来了周元载问道,还是京城晏家住着没有嘉兰关舒服
晏子归心里立即盘算陛下问这个话的意思,知道她在家闹的事了不,要真知道她做的事,就不会让她这个祸头子进宫。
为什么要比较京城和嘉兰关她去嘉兰关是没办法的事,祖父在嘉兰关是对国家尽忠,陛下是想知道晏家对她好不好祖父在嘉兰关镇守二十年不得回京晏家有没有怨言
转瞬之间,思量万千,晏子归感觉到后背都起汗,突然想到什么,她立即回道,是月前在郊外踏青,长公主殿下笑说微臣可以进宫当女官,微臣就想试试,天恩浩荡,真让微臣这个才识短浅之辈侥幸过关。
微臣和微臣家人事前都不敢想有这个福气。
你父亲当年考进士名列前茅,你是他女儿,怎会才识短浅。周元载道,既然进来了,就在东宫好好侍奉,等你祖父回来,再一家团聚。
谢陛下。
从紫宸殿出去,崔云问晏子归,官家的意思是等你祖父回来,你就可以回去了
谁知道呢。晏子归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长公主的长子兰司钰是太子伴读,比太子大一岁,从前是住在东宫里,每日陪太子读书,去年长公主对陛下说,钰儿将要说亲,身上是白板不好看,让皇帝舅舅给个官位面上好看。
话是这么说,但是官真给小了,长公主又不愿意。
最后周元载给外甥一个谏议大夫的职位,监察百官,闻风起谏,他这样的身份许多不好参的人都可以让他来参,所以谏议院欣然接纳这个关系户。
如今兰司钰上午在官衙,下午在东宫,陪太子读书。
代王可以上朝议政,等三皇子成亲,也可以上朝议政,只你,每天就是读书读书,读到今日已经十余年,要读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兰司钰不明白,为什么其他皇子都可以上朝议政,偏偏太子不可以。
圣贤书上写着怎么当一个好皇帝吗
我这身子,说不定也等不到那天。周洄好脾气道。
呸呸呸,童言无忌。兰司钰拍拍他的肩膀后往外挥,你没听说过吗,像你这种病恹恹的,其实才是最长寿的。
谁都活不过你。
晏子归站在廊下,看似平静,其实魂已经走了一会。
从紫宸殿回来,钱明就说晏子归能者多劳,那之后晏子归就没休息过。
兰司钰注意到她,贵妃往你宫里塞人了
这个应该不是,周洄轻笑,贵妃往东宫塞过好几次人,最后都犯错出去,也许她就另辟蹊径,既然留不住,那干脆送个能捣乱的人进来。
第一次到东宫,就敢给他梳头,是胆大之人,胆大就容易生是非。
这是姑母相中的人才。
她还管这个闲事。兰司钰不太想提他母亲。
指不定是姑母给你相看的媳妇周洄笑道,成熟的兰大人,莫要在人生大事上和母亲置气了。
她既然决定改嫁不管我,现在又何必管我。兰司钰生气。
他父亲是长公主的原配,可惜婚后三年就病逝,虽然有他,但是长公主在他八岁那年还是改嫁,后又生了一儿一女。
自那后兰司钰住进皇宫,就是出宫也不去长公主府,只回兰府。
见面只称殿下,再没喊过母亲。
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周洄轻笑,你能住进皇宫,做太子伴读,年纪轻轻就是谏议大夫,不就是因为你是长公主的儿子
你已经因为她的身份得到了一切,却要说她不管你,不配当你的母亲
生老病死,谁都控制不了,姑母失去你父亲十分痛苦。其实在姑母孝满,皇祖母就想过要她改嫁,只是那时候她不愿意,后来愿意是因为她太寂寞了。周洄叹气,那时候你还是个孩子不懂,难道现在还不懂吗难道你的母亲只能守着你过一辈子,不配再次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