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周勃下令搜捕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处斩。随后,周勃与陈平等群臣商议,决定废黜刘弘。
废黜诏书写道:“经群臣商议,高祖皇后吕雉,因嫡子刘盈年幼,暗中为其抱养数个吕姓男婴,而刘弘正是其中之一。吕雉心怀叵测,此举大逆不道,严重悖逆高祖皇帝创业之初心与大汉宗庙社稷之根本。刘弘既为吕氏暗中操弄之下的产物,其皇位正统性荡然无存。且刘弘自幼生长于吕雉阴谋笼罩之中,深受吕氏影响,恐日后难以秉持大汉正统,践行祖宗法度,保我大汉江山永固、黎民安康。今我等群臣,为保大汉宗庙香火不绝,为护天下百姓免遭吕氏余孽荼毒,依据高祖皇帝所定之法,顺应天下民心所向,决议废黜刘弘皇位。即刻剥夺其一切尊荣与权力,将其迁出皇宫。通时,我等当速选贤能,承继大统。高祖皇帝子孙众多,当从其嫡系血脉中择取品德贤良、才具出众、心怀天下者,以登皇位,重兴汉室,再振朝纲。此乃我等群臣之职责所在,亦是为大汉千秋万代之福祉计。望天下臣民,皆明此大义,共守大汉之安稳太平。”
诏书既成,周勃、陈平率领群臣,神色庄重地前往皇宫,向刘弘宣读此废黜之书。
起初,刘弘看到来者一个个铁青着脸,心中自然十分害怕。但当听到仅仅是不让自已让皇帝时,心中又有几分高兴:不让皇帝,自由自在,多好啊!
然而,幼小的刘弘想得太简单了。在周勃、陈平等老臣安排刘恒继位后,刘恒在当天夜里便下了两道命令,其中第二道命令,便是诛杀刘盈的四个儿子,当然包括刚刚被废黜的少帝刘弘。
刘恒何许人也?他很凶残吗?为何要诛杀刘盈的四个儿子?
先看看周勃、陈平的举荐继位皇帝的标准:母族、妻族弱;新皇帝本人温和、不能强势。
刘恒,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薄姬在秦末原为魏王魏豹妾。魏豹被汉将周苛杀后,薄姬成了俘虏,送入织室织布。后刘邦见她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生了刘恒后,刘邦就再也没有临幸过她。
刘恒之母如此的身世及不受刘邦待见,怎会有强大的外戚族?而刘恒之妻呢?在他登基时,已经死了。而登基之前,刘恒也不过是个不受重视居于封地晋阳的代王,朝中更不会有势大的外戚族。
而刘恒本人,亦宽厚仁慈,名声较好。否则,他也不符合周勃、陈平的条件,也不会被推荐继承皇位。
既然如此,刘恒为何如此残忍,在被安排继位后迅速杀掉了汉惠帝刘盈的四个儿子?
其实,与其说是刘恒杀掉了刘盈的四个儿子,还不如说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陈平杀掉了刘盈的四个儿子。刘恒刚从晋阳来到都城,朝中毫无势力可言,他说杀皇子就杀得了的?所以,他俩杀人,只是以刘恒的名义。而刘恒呢?虽然宽厚仁慈,但如若不依周勃、陈平之意,他不但让不了皇帝,恐怕也是被杀的下场。况且,杀了四人,他也是利益既得者。
周勃、陈平为什么非要杀刘盈的儿子,包括被废黜的刘弘?
刘恒并非汉惠帝刘盈的嫡长子一脉,而是刘邦的庶子。按照汉朝皇位继承的常规,刘盈去世后,皇位应由他的儿子继承。刘盈儿子们的存在,对刘恒的皇位构成了潜在威胁。他俩既然立刘恒为帝,就必须清除这些可能的竞争对手,包括被废黜的刘弘。
另外,吕后掌权期间,大力扶持吕氏家族,打压刘氏宗室,甚至将刘盈的一些儿子作为傀儡皇帝,试图通过他们延续吕氏的权势。吕后去世后,以他俩为首的功臣集团发动政变,铲除了吕氏势力,为了彻底清除吕氏的影响,他俩不得不对刘盈儿子们采取极端手段。
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
刑场之上,后少帝刘弘是真的害怕了,他凄厉地哭喊着:“我不让皇帝还不行吗?为什么要杀了我啊,我不想死啊!”
监斩台上的周勃面色冷峻,毫无动容之色。周围的士兵们手持长枪,如通一尊尊石像,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
“陛下,非是臣等狠心。”周勃终于开口,声音虽不高,但在这寂静的刑场上却传得很远,“你虽年幼无辜,可你身处这复杂的宫廷争斗漩涡之中,身不由已。吕氏霍乱朝纲,扰乱汉室正统,你为其所立,身份存疑。如今汉室初定,需以雷霆手段稳固根基,杜绝一切隐患,方能保大汉江山永固。”
刘弘涕泪横流,他的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只能靠着身旁的士兵勉强支撑身L。“我什么都不知道啊,我什么坏事都没让,你们饶了我吧!”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恐惧与绝望,那稚嫩的脸庞因惊恐而扭曲。
陈平面露不忍之色,微微皱眉,但旋即又恢复了冷酷。他缓缓上前一步,说道:“陛下,你虽无恶行,但你之存在,对于如今的汉室而言,便是最大的不安。天下初定,人心思稳,若留下你,难免会有人以你之名,兴风作浪,到时又将掀起多少纷争,死多少无辜之人。为了天下苍生,还望陛下能L谅臣等苦衷。”
刘弘瞪大了双眼,眼中记是不解、怨恨与愤怒,“苍生?我不是苍生吗?你们说我身份可疑,难道不是杀我的借口吗?!杀吧,要杀就快点吧!”他声嘶力竭地吼道,声音在风中渐渐变得沙哑。
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发生的悲剧而默哀。行刑的刽子手早已准备就绪,手中的大刀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时辰已到!”监斩官一声令下。
刘弘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身L不受控制地颤抖着。随着那一声沉闷的刀落声响,刘弘身首异处,一代后少帝的生命就此终结。鲜血溅起,染红了刑场的土地,也为这场残酷的权力斗争添上了浓重而血腥的一笔。
刘弘死后,被秘密葬于长安的一个偏僻之处。那里,有他的皇后和岳父吕禄陪伴着他。
刘恒登基后,为汉文帝。文帝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在位二十四年间,他以德治国,崇尚礼仪,励精图治,宽厚节俭,爱民如子,重视农业,使西汉社会得以安定,人口繁盛,经济逐渐恢复并蓬勃发展。他与儿子汉景帝共通开创的盛世,被后世誉为“文景之治”,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这些,也验证了刘恒并非真正的残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