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光火石之际,宋知鸢敏锐出手。
金钗划破皮肤,在李婉晴脖颈留下刺目血痕。
但好在抢夺及时,未造成大祸。
将金钗扔掉,宋知鸢叹道:李姑娘,你气性怎么这般大。这投河刺颈的事,往后可别干了。
我话还未说完呢,你怎知没有其他办法
李婉晴摇头:为妾不行,平妻不可,如今已成死局,还能有什么办法!
非也。看似无解,实则有解。
宋知鸢笑起来,那笑容莫名让李婉晴与王氏罗向恒都有些心慌不安。
果然,下一瞬她便道:侯爷,若没有我,你应该早已娶李姑娘进门。
既然一切因我而起,不如也由我结束。知鸢在此恳请与侯爷解除婚约!
一句话,石破天惊。满场寂静,惊讶不已。
李婉晴瞪大眼睛,王氏不敢置信。
罗向恒更是面色大骇,急切出声:不可!
你我未曾拜堂,按照我朝礼制便是婚事未成,婚书可以取回,有何不可
罗向恒脸色难看:虽未拜堂,但花轿已经临门,怎能......
那又如何宋知鸢打断他,我们的婚事全因一场意外,本就不该存在。
既然是错误,就要及时更正,怎能因花轿临门便将错就错,致使祸果变大,无法收场
罗向恒咬牙:天下哪有花轿临门还退婚的,这让宋姑娘往后如何做人
古往今来确实没有花轿临门还主动退婚的,但有一二被退婚的,与此间情形不同,下场都极为凄惨。
因而这条路常人不会贸然去走。
无论王氏还是罗向恒,皆是仗着这点,料定宋知鸢只能认命,才敢肖想两全其美。
宋知鸢轻笑:古来没有,那我便做第一人!
侯爷,你入水救我已经对我有大恩。
我怎能让救命恩人陷入两难境地,又怎能让李姑娘因我遭受无妄之灾。
我的名声重要,李姑娘的名声就不重要李家太太的性命也不重要吗
祖父曾教我妻妾之别,更教我做人之道。他告诉我,人活于世,最重要是其心要正,要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他教我读书通达、识字明理;教我怜悯弱小、善心助人;教我胸怀坦荡、坚韧不屈......
却唯独不曾教我可以因一己之私毁人清誉、伤害无辜;更不曾教我可以胁迫恩人,背信弃义。
此乃恩将仇报之举。
宋知鸢言辞坚定,目光如炬。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更像一把尖刀,直刺罗向恒心扉。
他对李家所为,岂非正应了这八个字吗
罗向恒面色大变,身形摇晃,却仍旧咬着牙:可你当初落水,我......
宋知鸢及时打断他,落水非我所愿,被侯爷所救也属一时情急。彼时天气虽已转暖,到底存了几分寒意。
我穿的虽不如冬日厚实也有薄袄,侯爷又恪守礼节,多有君子之举。我们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何惧流言!
当日是父亲见侯府提亲颇有诚意,见我也到了婚嫁之龄,认为落水相救或许是月老牵线才点头应允。
若早知......
宋知鸢叹息一声,接着道:罢了,这些不必再提。总归这世间女子名节虽重,为人道义更重。
人活在世,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能陷侯爷于不义,更不能让李姑娘为我受累。
祖父这辈子声名清正,如梅傲雪,到死赢来的都是满堂赞誉。
我若这么做,岂非给他抹黑
武者有气节,文人有风骨。知鸢自幼受祖父教养长大,自然也想承继他老人家的遗风。
日后九泉之下相见,也能堂堂正正站到他面前,告诉他,知鸢立身自正,无愧于心,没有辜负他的教导。
好一番激昂之言,语调平缓却气势如虹,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字一句,宛如击打在众人心间的战鼓洪钟,振聋发聩。
众人齐齐看向宋知鸢,惊讶中带着几分赞叹与欣赏。
说得好!宋姑娘虽为女子,却也让我们瞧见了铮铮铁骨,不愧是宋太傅的孙女。
好一个坦坦荡荡,何惧流言。宋姑娘放心,我等非不明黑白之辈。若他日有不明原委者借此攻讦宋姑娘,我等愿为宋姑娘澄清!
侯爷,你就答应吧。宋姑娘都能有此等大义风度,你何苦纠缠。干脆点,总好过大家都煎熬。
众人呼声渐高,侯府被架上去,哪容得了罗向恒说不呢
他张着嘴,仿佛失声般,发不出一个字来。
宋知鸢可不想跟他继续磨叽:我愿成全侯爷与李姑娘,也请侯爷成全我心中道义,成全我宋家风骨!
罗向恒心头一颤。
这话一出,再不答应岂不成了逼宋知鸢舍弃道义,碾碎宋知鸢的风骨
以大夏朝文人墨客对风骨的追求,这么做无异于被千夫所指。
宋知鸢嘴角勾笑,直接拿起喜扇塞到李婉晴手里。
李姑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若出事,让李太太怎么办往后别再干傻事了。多想想你母亲。
此番叫你因我受累,是我之过,如今我将侯爷还给李姑娘了。
李姑娘可以与侯爷尽快完婚,将这个好消息告知李家太太。知鸢盼她吉人天相,早日康复。
说完,宋知鸢潇洒转身,吩咐随行陪嫁之人:回府!
此前就悄悄让胡伯去租附近车马行的马车,如今早已等候在侧。
眼见宋知鸢上车,事情完全脱离掌控,李婉晴面色大白,偷觑着王氏与罗向恒阴沉的面色,身体摇摇欲坠。
她咬牙心一横,闭上眼晕死过去。
李姑娘,李姑娘怎么了!
快,大夫呢,快让大夫瞧瞧。
......
人群再度纷乱。
宋知鸢勾唇,露出讥笑。
驾!
胡伯当机立断,鞭子一挥,马车迅速驶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