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徐达回答道,诚如刘大人所说,摄政之权是监国的权力,而监国是陛下自己封的,陛下怎么能说是臣等要逼宫
汤和补充道,是啊陛下,臣等冤枉啊!是陛下册封太子为监国,臣等是顺应天心啊,万万没有逼宫之意。
臣等附议!请陛下让太子行使监国之权!那群文官哗啦啦开口说道。
朱元璋被气得不轻,分朕的权
真正是其心可诛!
你自己让朱标监国,但又不给他对应的监国权力,你这不是拿人家当猴耍嘛
咋滴,身为皇帝,你玩不起
真就是想自己幕后既得利益,让朱标去背名声啊
朱元璋看向了朱标,太子,你的意思呢
朱标咽了咽口水,没有抬头都能感觉到朱元璋那充满愤怒的眼神。
儿臣没有处理政事的经验,还是需要跟在父皇身后学习的。
听到这话,不少人暗暗叹息,你丫的怎么就不敢上呢就那么怕被穿小鞋啊
不过嘛,朱标害怕老朱是正常的。
在未来的宋濂案,朱标给宋濂求情,都被老朱一句话给吓得投河自尽了。
十三年失朝
,帝召其子中书舍人璲,孙殿廷礼仪司序班
,慎,问之,对曰,不幸有旦夕之忧,惟陛下哀矜裁其罪!
帝微使人瞰之,无恙,大怒,下璲、慎狱
,诏御史,就诛濂,没其家。
先是濂尝授太子及诸王经,太子于是泣且谏曰,臣愚戆无他师,幸陛下哀矜裁其死。
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
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
朱标要是不那么害怕朱元璋,何至于做了二十几年的傀儡太子,十几年监国,连决策权都没摸到。
而听到朱标的回答,朱元璋怒火才小了不少,看向胡惟庸,胡相国,你身为左丞相,总领百官,你的意见呢
胡惟庸深呼一口气,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徐达他们能支持这事儿,说明这背后自己老师也是赞同意见的。
自己是该赞成,还是反对
自己在中书省根基不稳,右丞相没干多久就成了左丞相,这都是陛下提拔之功。
如果自己这时候跟朱元璋唱反调,那么自己这个左丞相恐怕会被一撸到底吧
要不先支持朱元璋,等自己在中书省根基稳固,再来回报老师吧。
想到这里,胡惟庸深呼一口气答道,启禀陛下,政务繁琐复杂,太子理当先学习,待学有所成,陛下再让太子正式摄政即可,若此时让太子监国,恐有误朝政!
朱元璋嗯了一声,相国所言甚是,那就依相国所言,待来日太子学有所成,咱再让太子摄政。
来日......呵呵,来日是什么时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吗
陛下圣明!胡惟庸高喊道。
朱元璋袖袍一甩,退朝!
说完,直接转身离开,接下来有啥事儿也不想听了。
妈的,今儿个竟然被逼宫了!
这其中真的没有太子的意思吗真不是让他监国,使他也增长起了野心吗
从国家发展来说,太子肯定是越优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