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 第197章 长途跋涉,混乱的北军!

这些城池虽然情有可原。
但是,大军的士气不能受到影响,顾衍命令沿途的这些城池,为他们提供粮草。
那些城池的官员们虽心有不愿,但面对顾衍的大军,也不敢怠慢。
他们纷纷打开粮仓,提供了大量的粮草牲畜。
以至于大军抵达河东郡的时候,大军的辎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顾衍大军进入河东郡之后,沿着汾河谷地前行。
汾河的水流奔腾不息,两岸的山峦起伏,景色壮美。
但大军无心欣赏,他们步伐匆匆,一心向着目的地前进。
一路抵达了临汾,他们继续向西南行进,中途穿越了非常险峻的中条山。
山路崎岖,怪石嶙峋,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
“大家小心脚下,莫要失足!”将领们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荡。
终于,队伍走出了中条山,继续前行,最终来到了黄河边的风陵渡。
风陵渡,黄河水滔滔不绝,波浪翻滚。
顾衍大军在风陵渡耽误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征调船只,用于渡过黄河。
“动作快点,莫要耽误了行程!”屯长们焦急地催促着。
士兵们忙碌地搬运着物资,准备渡河。
渡过黄河之后,大军一路向西,途中经过了有着天下的营帐,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满和失望。
“这就是朝廷的禁卫军?”顾衍喃喃自语。
由于皇甫嵩和董卓征讨西凉叛乱不胜,甚至节节败退。
消息传到宫中,汉灵帝刘宏闻之,顿时惶恐不安。
他在宫殿中来回踱步,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把压力一股脑地给到大将军何进。
何进接到皇帝的命令,不敢怠慢,匆忙命令屯卫兵中的北军,迅速前往长安城,进行防御,以防万一。
顾衍一开始是知道这个消息的。
然而,顾衍没有想到,北军竟然糜烂至此。
这可是拱卫京师的屯卫兵,也就是禁卫军。
本应是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顾衍冷冷地看了一眼北军混乱不堪的营寨,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
那营寨中,士兵们成群,有的在赌博,有的在喝酒,还有的在呼呼大睡,全然没有一点军人的样子。
“这哪里是军队,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顾衍摇了摇头说道。
吕布和张飞跟在顾衍身后,他们同样看到了北军的混乱。
吕布那高傲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冷哼一声:“什么狗屁禁卫军,不堪一击。”
张飞瞪大了眼睛,扯着嗓子喊道:“就这怂样,还能打仗?俺老张一个人就能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
顾衍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下令大军,在附近寻找位置安营扎寨。
士兵们接到命令,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搭建营帐、整理军备,与北军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各级屯长开始划分每个营、每个屯的区域。
士兵们手持工具,在地面上忙碌地标记着界限。
壕沟挖掘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泥土被不断翻出,壕沟逐渐成形。
每一条壕沟,既是营屯之间的分界线,也可以用来防止偷袭,防止敌军火攻。
“大家加把劲,这壕沟挖得越深越好!”屯长们的呼喊声在营地中回荡。
所以真正训练有素的大军,哪怕被敌军偷袭,也只会部分区域混乱,而不会全军一起混乱。
至于乌合之众的炸营,又是另外一回事。
划定的片区内,士兵们从辅兵那里取出帐篷,开始搭建。
他们动作熟练,配合默契,仿佛这一切已经演练了无数次。
“把帐篷搭稳了,别到时候被风一吹就倒!”一名老兵对新兵说道。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修建茅厕。
每个屯都有明确的分工,士兵们在指定地点忙碌着挖掘茅厕。
为了避免下雨积水,排水沟的挖掘也在同时进行。
辅兵们则纷纷到周边砍伐树木,一趟趟地搬运回来。
围绕整个军营,竖起一排排的幕墙栅栏。
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歇。
一直到全部完工之后,各个屯才开始搭起灶台,架起铁锅,准备煮食食物。
顾衍大军之前安营扎寨的时候,北军这边营内的士兵闲得无聊,就凑在营帐旁观看。
他们嘻嘻哈哈,指指点点,还嘲笑顾衍大军的严谨。
“哈哈,这又不是在边疆,用得着这么紧张吗?”一个北军士兵笑着说。
“就是,咱们这是在这长安城,哪来的敌人,真是小题大做!”另一个北军士兵附和道。
然而,当顾衍大军开始煮食食物的时候,阵阵肉香飘来,这些北军士兵又开始垂涎三尺。
“尔母婢!这些并州蛮子居然有肉吃,太不公平了!”一个北军士兵愤愤不平的说道。
“哎呀,真香啊,咱们这边都好久没闻到肉味了!”另一个北军士兵吸着鼻子,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顾衍大军的营地。
此刻,太阳缓缓西沉,余辉如金般洒落在顾衍大军的营地上,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营地内一片宁静祥和,士兵们各司其职,秩序井然,与北军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顾衍身披铠甲,英姿飒爽地在营地中巡视着。
他的目光犀利而专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确保一切都安排妥当。
看着整齐排列的营帐、训练有素的士兵以及充足的粮草储备,他心中稍感欣慰。